离职工资的计算原则

律师回答
摘要:工资支付与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规定: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拖欠、克扣,不得延长工作时间,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督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情况,对违规行为可责令支付工资并赔偿经济补偿。
一、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
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如果用人单位工作拖欠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综上所述,正常离职有工资怎么算,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单位不得拖欠,克扣工人工资,不得延长工作时间,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督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情况,低于拖欠工资的,应当责令支付,并赔偿经济补偿。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应按法定节假日支付,不剔除法定节假日。工资计算公式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局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对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可责令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综上所述,单位应按时支付工资,不得拖欠、克扣工资,且应遵守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离职工资的计算规则

离职最后一个月工资按实际出勤天数和加班时间计算;员工提前离职需注意违约金、工作交接和离职证明;正式员工离职需提前一个月向部门领导提出书面辞职申请,经批准后进行工作交接。...查看全文

离职职工工资计算规则

劳动合同试用期的约定和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同,试用期的限制也不同。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二个月或六个月,具体取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试用期辞职时,一般不扣除工资,但如造成财产损失则会...查看全文

职工病假期间工资的计算原则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工龄不同支付疾病休假工资,从60%到100%不等。而若休假超过6个月,则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按工龄不同支付,从40%到60%不等。病...查看全文

离职员工工资计算规则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劳动者因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可要求其赔偿,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控制旷工的方法包括纪律处分、正面强化和综合方法。离职是离开现有职位,原因可能是个人原...查看全文

工资核算规则:离职当月工资计算

离职当月工资计算及结算流程。离职当月工资需按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后乘以实际出勤天数,并考虑补助、社保和公积金等因素。员工离职后,用人单位应出具离职证明,并结清工资、押金和经济补偿等款项。...查看全文

离职后加班费的计算原则

离职后的加班费应按照规定计算,最少为一倍工资,不低于正常工时下的工资。国家规定的加班费一般为工资的150%,双休日为200%,国定假日为300%。加班费是对劳动者额外劳动的合理报酬,也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手段。用人单位应按规定支付加...查看全文

工伤工资的计算原则是什么?

本文讲述了工伤工资的计算方式、工伤期间是否能解除劳动合同以及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给工资的应对措施。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期间职工的工资应由原单位按月发放,其工资福利待遇应与受伤前保持一致。同时,用人单位不能在工伤期间解...查看全文

公务员工龄工资的计算原则

公务员工龄工资计算及福利待遇概述:基本工资按职级确定,工龄工资每年增加60元,奖励工资每月300元,补助包括车补、取暖补助、出勤补助、山区补助和地区差别补助。新参加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根据学历确定。退休公务员生活费为退休前工资的80%...查看全文

离职不满月工资计算规则

工资计算公式、离职工资支付规定、社保补缴、合同签订、违法解除合同赔偿、加班工资支付、工资克扣、工伤申请、维权途径、小时工资计算方法、节假日加班费计算。...查看全文

周末加班工资的计算原则

周末加班工资根据劳动法规定,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但不安排补休,需支付不低于150%至200%的工资报酬。计算方法为日工资乘以200%。节假日加班工资按不低于150%至300%的标准支付。计件工资者按150%、200%、...查看全文

试用期内工资的计算原则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单位违法需支付拖欠工资25%的补偿金。离职需提前通知单位,办理离职手续。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期限不同而有限制。即使在试用期,员工权益依然受法律保护,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查看全文

误工费的计算原则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支付给受害人的因伤害导致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误工费的计算基于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按实际减少的收...查看全文

深圳市加班工资的计算原则

《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了员工加班工资的支付标准,包括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工作、在休息日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等情况下的加班工资支付要求。根据条例,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至...查看全文

工资计算原则与法律规定

日工资计算方法有两种: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计算和按平均日历天数计算。根据劳动法规定和劳保部通知,月工作日为20.83天或30天,日工资为月标准工资除以月工作日。在第一种方法中,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入缺勤天数;而在第二种方法中,...查看全文

工资在劳动仲裁中的计算原则

劳动仲裁时工资计算及确定标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应支付工资;劳动关系终止时不需支付。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不受仲裁时效限制。工资标准确定需提供银行流水、税务记录和任职级别证明。...查看全文

法定节日加班工资的计算原则

法定节日加班工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不得以调休等方式代替。周末加班工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8小时外加点加班应支付不低于150%的工资。...查看全文

误工费用的计算原则

交通事故中误工时间的计算和交通事故误工费的计算标准。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确定,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或相似行业平均工资计算;无法证明收入情况的,可按...查看全文

工资计算规则是否适用于员工离职

员工被辞退工资按平时工资计算,无劳动合同被辞退的,工资基数为平时工资的二倍。辞退员工补偿按工作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用人单位违反法规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查看全文

工资计算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本文讲述了工资的计算方法和包括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和绩效工资等组成部分。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如果老板长时间不发工资的处理方式,包括劳动监察投诉、劳动仲裁和起诉等途径。最后,实际到手工资需要扣除个人所得税后才是职工实际工资。...查看全文

离职工资的计算方式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如果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无法工作,或者无法胜任工作经过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