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变参照公务员管理后单位人员应该怎样安排

律师回答

各地的机构都在不停地优化改革当中,有些单位发展壮大,有些单位被撤销合并,这样单位的人员也就面临着调整,一般是按照“人随事走,编随人走”的原则进行调整。那么,以前是参公事业人员,随职能连人带编划转到机关,会如何安置呢?
第一、维持现有身份不变,在机关工作。
      机关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拥有行政编制,是公务员;而参公事业编制人员虽然是事业编制,但同样受《公务员法》管理,讲授几乎与公务员同等的待遇。参公事业编制人员,随职能划转到机关之后,一般仍然保留参公人员身份,在机关工作。同样可以与公务员一样,竞争机关的各种领导岗位,也同样可以晋升职级,享受相应的待遇。只不过,这样机关就属于混编混岗状态,有机会会优先安排参公人员退休,或者在有了行政编制空缺之后,转成行政编制,成为公务员,彻底解决混编混岗的问题。

第二、维持现有身份不变,到机关下属事业单位工作。
      很多机关都有下属事业单位,一般来说机关的编制是非常有限的,而下属事业单位的编制相对来说充足一些。如果参公单位撤并之后,参公人员随职能划转到机关,很有可能被安置到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如果下属的事业单位仍然是参公单位,那么身份会保持不变,各种待遇和发展也和以前基本相同。但如果下属事业单位不参公,是普通事业单位,那么参公人员到这样的事业单位之后,人员身份、待遇等仍然保持不变,但后续的发展存在困难。
      因为参公人员是与公务员一样,可以提拔职务或者晋升职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晋升与公务员是不同的。参公人员到普通事业单位之后,面临后续无法发展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除非转入机关成为公务员,或者转到事业单位,成为普通事业编制人员。但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转成普通事业编制人员,因此可能只能维持现有的职务职级到退休。

第三、转成行政编制,到机关工作。
      虽然概率比较小,但是也有一部分参公人员随职能划转到行政机关之后,转成行政编制,成为公务员。这样当然是最好的,也是所有发展人员最希望的。但由于很多机关的行政编制是不足的,只有受到重视、新设立的行政机关才可能有空余的行政编制,划转到这样的机关,才有可能从参公人员转成真正的公务员。

      目前,我们单位就存在着混编混岗的情况,所以面临着改革。我们单位存在着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两种编制,但没有参公人员。行政编制非常少,现有公务员人数已经大大超过行政编制数。事业编制相对多一些,现有事业编制人员少于事业编制数。我们单位的性质是行政机关,设有6个正科级内设机构,但没有明确是行政属性还是事业属性,所以单位人员无论是行政编还是事业编,都可以竞争内设机构的领导岗位,十分混乱。
      目前单位改革的方向,就是重新设置内设机构,并新增设下属事业单位。把单位的所有行政编制人员(除单位领导外)安置到内设机构,而把所有的事业编制人员安置到下属事业单位,实现编制和岗位对应的清晰状态。目前单位机构改革的焦点就是,单位设置的内设机构和下属事业单位的数量。如果内设机构和下属事业单位的数量和超过原有的6个,那么单位人员将更有发展;反之,单位中层干部的岗位将变少,很多中层干部将面临有职无岗的状态 ,发展将受到限制。但无论如何,原有的待遇都将得到保留。

      综上所述,如果进行机构改革,随职能划转到机关的参公人员,最有可能就是维持现有的身份、待遇不变,进入到机关或者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工作,发展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也有少部分可能转成行政编制,成为公务员,发展前景变得更好。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单位参公后人员都能参公吗

很肯定的告诉你,不可能了。不仅参公事业单位的工人身份不能参公,行政单位的聘用制干部(工人身份)也不能参公。行政或者事业单位中混编混岗人员,或者是调动程序不合规定的人员,也不能过渡为公务员。  &nbs...查看全文

单位裁员后应该照顾哪些员工?

单位裁员后应该照顾的员工如下:(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员工。 公司裁员应该如何补偿员工 公司裁员应该按...查看全文

单位应该安排工人体检吗

一、公司应该定期安排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吗 国家没有强制规定企业需要为员工定期体检。 《劳动法》第三条和第七十六条都明确规定,劳动者享受福利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但是,由于福利具有较大的用...查看全文

参公单位有公务员编制吗

参公单位有一部分人员是公务员编制,不过数量较少。虽然说绝大多数参公单位人员都是事业编,但是在待遇等方面和公务员都是一样的,都是按照公务员法来执行的,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详情如下:  &n...查看全文

单位主管人员不知道单位犯罪,应该追责吗

单位犯罪是要对单位判处罚金并且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进行追责的,刑法对于单位犯罪主要还是采用两罚制的。所谓的两罚制就是既判处罚金,又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而这里的相关人员主要就是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主管人员以及其他和单位犯罪行为有...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参照公务法管理人员能提拔任命行政职务吗?

亲亲,很高兴为您解答:事业单位参照公务法管理人员能提拔任命行政职务吗?答:亲,可以,但是要有一定条件。若办公人员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录取的是参公岗位或任参公职务前是公务员的,可以直接到机关任职。若是事业单位人员,且有领导职务,可以通过...查看全文

单位裁员后应该照顾的员工有什么?

律师分析: 单位裁员后应该照顾的员工如下:(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员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单位裁员后应该照顾的员工有什么

法律解析: 单位裁员后应该照顾的员工如下:(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员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单位裁员后应该照顾的员工有哪些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裁员后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优先留用下列人员: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查看全文

单位裁员后应该照顾的员工有什么

法律解析: 单位裁员后应该照顾的员工如下:(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员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如何管理劳务人员

劳务型公司可通过劳务协议向用人单位输出劳务人员,明确劳务期限、收入、费用承担和管理责任。劳务型公司需与劳务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直接招用劳务工需签订劳务使用合同,并办理招工登记备案手续,否则将受到处罚。...查看全文

安全员证怎么变更单位

如果要当安全员的话,也需要考取执业证的,但是有时候会遇到企业变更的情况。那么,安全员证执业变更怎么办理呢?在此,律师为大家整理了安全员证执业企业变更怎么办理相关方面的法律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安全员证执...查看全文

公务员去参公单位划得来不

公务员去参公单位划得来不?      本人在农业局工作,行政编制,公务员身份,工作较轻闲,但是单位小,上升空间不大,现在有个机会可以去市人社局,但是编制变成了参...查看全文

参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区别

法律分析:上海事业单位工资主要有四部分构成,即: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和其他工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编制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查看全文

公务员调整到参公单位身份会改变吗

公务员到事业单位任职,身份也不会改变为事业编制。具体如下:      1、公务员不因工作调动而改变身份。    ...查看全文

判缓刑人员单位应该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企业判缓刑人员的处置一般是由企业自己决定,没有相关文件规定。如果在合同或者是企业章程里有规定,可以按规定来。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者受到刑事处罚的: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职务自然撤销,安排不叙职的工作。...查看全文

单位对失信人员应该怎么处理

对公司法失信人员的处罚措施包括:曝光、限制投资项目审批、限制产权转移手续、限制工程项目审批、限制招投标、限制贷款和信用卡办理、限制工商登记,以及限制发行公司债券。...查看全文

判缓刑人员单位应该怎么处理

判缓刑劳动法怎么处理 职工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到刑事处罚后,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

“参公管理”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除工勤以外的管理人员称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参公管理是指事业单位事业...查看全文

单位劝退员工应该怎样赔偿?

一、公司“劝退”员工,实则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逃避责任的一种形式。劳动者遇到劝退情况时,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两种情况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1、解除合同经济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