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与程序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发现涉嫌刑事犯罪,应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再审理相关的民事责任;如果刑事犯罪事实会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应中止审理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如果正在审理的民事案件发现涉嫌犯罪,应中止审理移送刑事机关,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
先刑后民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应当在侦查机关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实查清后,由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或者由法院在审理刑事犯罪的同时,附带审理民事责任部分。在此之前不应当单独就其中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判决。民事案件中发现刑事犯罪,而且该刑事犯罪事实会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效力、责任承担的,应当中止审理,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刑事案件中由民事纠纷的,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审判之后对民事赔偿进行审理,也可以结束后另外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正在审理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发现涉嫌犯罪,且该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确认的事实将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效力、责任承担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
延伸阅读
法律依据与程序的详细解析
法律依据与程序的详细解析是指对于特定法律案件或法律问题,通过对相关法律依据和程序的全面分析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规定。在实践中,法律依据是指法律条文、法律文件、判例等,它们为法律适用提供了明确的依据。而程序则是指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一系列步骤和规定,包括起诉、审理、调解等程序。通过对法律依据和程序的详细解析,可以确保法律适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这对于律师、法官、法律从业者以及公民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语:先刑后民原则是在民事诉讼中,当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应先由法院审理刑事犯罪,再审理涉及的民事责任。如果刑事案件涉及的事实会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和责任承担,应中止审理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法律依据与程序的详细解析对于理解和应用法律规定至关重要,确保法律适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这对律师、法官、法律从业者和公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件应当分开审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利息法律依据概述

《民法典》规定利息的法律依据,包括借贷合同中明确约定利息、借款合同未明确约定利息的处理、禁止高利放贷等。根据当地或交易方式、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视为没有利息。...查看全文

处理程序与法律依据

婚外遇报警警察一般不会处理,但可向法院起诉离婚并要求赔偿。离婚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只有婚外情中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才构成重婚罪,可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法律依据、程序与影响

本文讲述了合同终止和非继续性合同适用情形以及与法律效力的关系。同时,还区分了合同终止和解除权的权利归属以及合同终止和法律效果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合同的解除与终止的区别以及协议终止和解除的区别。...查看全文

法律依据与程序差异

拘留与逮捕是刑事强制措施,拘留由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剥夺人身自由,逮捕需经检察院或法院决定。拘留需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并满足紧急情形;逮捕需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可能判刑、其他措施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拘留期限14-37日,逮捕期限为...查看全文

法律依据与程序解说

刑事拘留和逮捕在实质条件上无区别,但程序上有所不同。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紧急情况下临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而逮捕是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而采取的暂时剥夺人身自由的措施。拘留只需公安局长批准,逮捕需检...查看全文

法律诉讼程序概述

公司欠款起诉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债权人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提供副本。如果书写起诉状困难,可口头起诉并由法院记录。起诉状应包括原告和被告的个人或组织信息,诉讼请求及其依据,以及证据和证人信息。...查看全文

工伤法律程序概述

工伤司法程序包括起诉、开庭审理和宣判。起诉是递交诉状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开庭审理包括宣布开庭、核查身份、告知权利义务、调查、举证质证、辩论和调解。...查看全文

离婚法律程序概述

本文首先介绍了离婚申请的程序,包括原告递交起诉状和证据,法院审查和受理案件等。其次,提及了离婚申请再审的规定,即在六个月内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情况下,不予受理。最后,阐述了离婚的准予条件,如重婚、家庭暴力等情形。...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律依据概述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该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在雇佣劳动者之日起立即与其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关系已经建立,但未能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应在劳动者开始工作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合同签订。...查看全文

离婚方法与程序概述

离婚方式包括协议离婚和起诉离婚。协议离婚需满足双方具有合夫妻关系、已订立离婚协议、经过三十天离婚冷静期、亲自领取离婚证等条件。起诉离婚需满足婚姻关系合法有效、当事人自愿、夫妻感情破裂等条件。离婚时调查对方收入可通过律师介绍信、法院...查看全文

通信法律依据条款的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七条、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了传讯的法律依据,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及时到案,传讯地点为指定地点或住处,持续时间不超过十二小时。...查看全文

定义、法律依据与程序差异

逮捕与刑拘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条件,逮捕需要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以防止社会危险;而拘留主要用于现行犯,如有毁灭证据、逃跑、自杀等危险,或正在实施犯罪行为。...查看全文

程序、法律依据与实践案例

抚养权变更是指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或一方起诉要求变更的情况。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变更孩子的抚养权,都需要法院的认可。抚养权变更与小孩姓名变更没有直接联系,只是为了避免以后的家庭纠纷。...查看全文

法律援助申请程序概述

法律援助申请条件与材料要求:当事人符合条件可向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需提供身份证明、经济困难证明及相关案件材料。申请适用于国家赔偿、社会保险、抚恤金、劳动报酬等事项,以及因见义勇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申请表需书面填写,代理申请人还需...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法律程序概述

起诉诽谤罪的程序及刑罚规定。包括准备诉状、立案、缴纳费用,法院移送审理,等待开庭通知。根据刑法,诽谤他人可能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外,只告知处理。通过网络实施的诽谤行为,受害人...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法律程序概述

劳动仲裁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申请人提交书面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后通知被申请人。开庭前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做缺席裁决。仲裁庭先...查看全文

醉驾案件法律程序概述

醉驾不起诉后的结案流程:1、检察院发出不起诉决定书;2、解除扣押财物;3、移交交管部门处理。根据刑事诉讼法,如无犯罪事实或轻微犯罪,检察院可作出不起诉决定。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对需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者,检察院提出检察意见...查看全文

离婚手续与程序概述

离婚需签订协议或提起诉讼。协议离婚需签订书面协议,经冷静期后办理离婚登记;诉讼离婚需向法院提起诉讼,经调解无效后法院判决离婚。离婚协议应包括子女抚养、财产等事项。不愿离婚方可在30天内撤回登记申请。婚姻登记机关核实协商一致后发放离...查看全文

假释程序与条件概述

根据原判刑期的一半或以上,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态度,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被假释。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的法律程序概述

“离婚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答辩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涉及证据审查、权益确认和判决等。离婚诉讼相对复杂,需要耗费时间,但不满足条件将无法解除婚姻。”...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张明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民间借贷、民间借贷

已服务167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