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责任与规避策略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逃逸不在责任免除范围内,交通强制保险会理赔,商业险不理赔。交通逃逸是指肇事后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包括离开现场、不履行处理义务等。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包括重大交通安全、违反法规导致严重事故、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等。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行为人若对严重后果持故意态度,则属于其他犯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判定交通逃逸还能报保险。
交通强制保险会理赔,因为肇事逃逸不在约定的责任免除的范围之内。商业险不会理赔。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一种行为。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几种情况,都会被被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
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
1、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指刑法上所保护的重大交通运输安全。因为只有交通肇事并产生重大后果的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仅仅是交通肇事而没有造成重大后果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样也不是刑法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体。交通肇事罪中所指的只要是发生在航空,铁路运输以外的陆路交通运输和水陆交通运输中的重大交通事故,对特定主体在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营中发生重大交通责任事故,应按照刑法有关条款定罪;
2、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必须存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也是交通肇事的原因。在交通肇事罪中,违规的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2)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必须造成重大事故,导致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违章行为与发生的严重后果之间应该也必须具备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才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虽有违章行为的存在,但无严重后果,或发生了严重后果,但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违章行为所引起的,都不够成交通肇事罪;
3、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
4、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既成立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成立过于自信的过失。交通肇事罪所强调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于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至于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规定的注意义务,则既可能是明知故犯,也可以是过失,不影响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持一种故意的心理态度,那么该行为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以及其他相关犯罪论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延伸阅读
结语:交通逃逸行为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包括:在重大交通事故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伤、死亡或严重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主观方面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若行为人对事故后果持故意态度,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强制保险会理赔,商业险不会理赔。因此,交通逃逸行为仍可报保险。
法律依据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责任归属与规避策略

挂名法人代表应对涉嫌诈骗罪负责,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者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者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履行职责,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查看全文

法律风险与规避策略

无名合同是指法律上没有明确名称的合同,但只要不违法、不违背公共利益,它们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对于无名合同的订立和纠纷,可以参照类似的有名合同规定处理,或根据民法基本原则处理。...查看全文

清算责任及规避策略

公司解散清算中的法律责任:清算组成员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损失需赔偿。未通知或公告债权人者,公司登记机关可罚款1-10万元。隐匿财产、虚假记载或未清偿债务前分配财产者,公司登记机关可罚款5-10%财产金额,主管人员可罚款1-10万元。...查看全文

避免风险与规避责任

雇主不承担责任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和受害人故意。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和军事行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不可抗力的情况下,雇主不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故意行为也不让雇主承担责任。不可抗力是一项...查看全文

单方终止合同后,责任归属与规避策略

单方终止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是赔偿对方损失或违约金。损失赔偿应相当于违约所导致的损失和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预见到的可能损失。...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与交通事故:责任归属与规避策略

运输合同中承运人负责交通事故,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承运人有留置、提存和收费权利,应按时、按地、安全完成运输义务;货物运输合同特征为复杂主体、特殊客体、法定权利义务和标准格式。...查看全文

了解这些条款风险与规避策略

劳动合同中,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仅适用于服务期和竞业限制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除非劳动者违反服务期或竞业限制约定。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或未履行服务期的部分费用。...查看全文

挂名法人公司难题:责任归属与规避策略

挂名法人代表需承担公司的民事、刑事责任,包括违约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如果实际控制人操纵公司进行违法行为,挂名法人代表也需承担相应责任。约定不参与经营和管理的声明对外无效。此外,挂名法人代表可能面临司法、行政机关的强制措施,如...查看全文

债券投资的风险评估与规避策略

债券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通胀风险、流动风险、提前赎回风险等。证券法规定了股票、公司债券等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政府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适用本法。证券衍生品种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查看全文

家庭责任与规避风险

《民法典》规定:子女一般不需承担父母债务,但继承遗产时需承担债务。继承人按实际遗产价值清偿被继承人的税款和债务,超额部分可自愿偿还。放弃继承的继承人可不负责清偿被继承人的税款和债务。...查看全文

工伤免责协议: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风险规避策略

工伤免责协议无效,用人单位不能免除工伤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和民法典,签订免责协议属于违法行为。工伤的认定包括从事日常工作、重大利益相关工作、职业病、意外伤害、公益活动等情形。其他情况可根据法律法规确定。...查看全文

责任归属与应对策略

饮酒人自负损失,但酒友需承担赔偿责任。四种情况下,酒友应负责: 1、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 2、强迫性劝酒; 3、未劝阻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 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查看全文

避免刑事责任的策略有哪些?

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主要包括定罪判刑、定罪免刑、消灭处理和转移处理。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和没收财产。刑事责任具有强制性、严厉性、专属性和准据性的法律特征。总...查看全文

租赁合同违约金的法律风险与规避策略

租赁合同中的违约金应根据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协商约定,守约方可向法院请求增减违约金;融资租赁合同与普通租赁合同的区别在于租赁物选择权、租金构成、维修责任和交付义务;若租房合同未约定违约金,解除合同需提前通知或支付一个月租金作为违约金...查看全文

技术开发合同中风险的承担与规避策略

技术开发合同中的风险责任原则是根据《民法典》第八百五十八条第1款规定的。根据该规定,技术开发的风险无需满足“无法预见、无法防止”的条件。当事人可以预见并努力克服技术困难,但仍导致开发失败或部分失败。在风险责任方面,首先看当事人是否...查看全文

规避高违约金策略

根据法律规定,当违约金过高超过实际损失时,当事人有权向法院请求减少违约金,并且法院通常会支持这样的请求。合同中的违约金应以实际损失为基准进行约定和履行。...查看全文

避免竞业限制:策略与建议

竞业限制协议的主旨是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同时,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尊重。劳动者在签约时应谨慎,并确保协议中明确约定经济补偿、限制期限、业务范围等内容。合理规避竞业限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但必须遵守契约精神。职场中的人与用人单位都...查看全文

清算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与规避策略

公司解散清算中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涉及清算组妨碍清算的侵权赔偿责任以及股东或发起人出资不足的补充连带责任。行政责任指清算组在承担民事责任外,仍可能承担独立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则规定了对清算人员隐匿财...查看全文

避免民间借贷风险的策略

在民间借贷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借贷双方务必签订借款合同,不能因为情面而忽略合同的重要性。其次,对利息的约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年利率不得超过24%。此外,借款合同应明确记录借款金额、用途、还款期限以及利息等细节。最后,若...查看全文

避免买卖合同风险的策略

买卖合同中的免责事由包括不可抗力、特别规定或约定以及对方过错。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和政府行为。特别规定或约定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来免除违约责任。对方过错指因对方的过错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