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区别与联系

律师回答
摘要: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区别在于,绝对权的义务人不特定,而相对权的义务人是特定的少数人;绝对权具有排他性,可以针对任何第三人提出主张与提起诉讼,而相对权只能针对特定人产生效力;绝对权大多是公开的,受到侵权法的保护,而相对权是不公开的,债权人一般不能向第三人主张侵权责任;绝对权的救济方法首先考虑恢复原状,然后是赔偿损失,而相对权的侵害通常采用损害赔偿的补救方式。
依民事权利的效力所及义务人的范围为标准而划分。
绝对权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人,故又称对世权。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利等支配权均属绝对权。相对权的义务人是特定的少数人。相对权的效力仅仅及于特定的义务人,故又称对人权。债权就是典型的相对权。
两者的区别:
1.绝对权的义务人不特定;相对权的义务人特定。
2.绝对权的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不对应,权利人享有权利但无义务,义务人负有义务但不因此而享有权利;在相对权的法律关系中,双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性。
3.绝对权具有排他性,在遭受侵害时可以针对任何第三人提出主张与提起诉讼;但相对权只能是针对特定人产生效力的权利。
4.绝对权大多是公开的,故适用权利公示原则,并应当受到侵权法的保护;相对权都是一种不公开的权利,仅在特定当事人之间具有约束力,故不具有公示性,所以债权人一般不得向第三人主张侵权责任。
5.绝对权受到侵害,其救济方法首先要考虑恢复原状,而后才是赔偿损失的应用;而对相对权的侵害通常采用损害赔偿的补救方式。
延伸阅读
绝对权与相对权的法律界限:解析权力的界定与限制
绝对权与相对权是法律领域中的重要概念。绝对权指的是权力的绝对性和无限制性,即权力的行使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约。相对权则是指权力的相对性和受限性,即权力的行使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制约。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权力的范围和限制程度。在法律界限的解析中,需要明确权力的界定和限制,以保障公平、正义和法治原则的实现。通过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权力的行使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遵循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的平衡,以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权力的界定与限制方面,法律的明确规定、法律制度的健全性以及司法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权力的界定与限制,我们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并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结语:绝对权与相对权是法律领域中的重要概念,用以界定权力的范围和限制。绝对权所涉及的义务人不特定,而相对权则限定于特定的义务人。绝对权具有排他性,可对任何第三人主张权利,而相对权只对特定人产生效力。此外,绝对权通常是公开的,受到侵害时可采取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的救济方式;而相对权是一种不公开的权利,侵害时通常采用损害赔偿补救。在法律界限的明确规定和司法实践中,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得以保障,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利,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章 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18修正):第二章 设 立 第二十条 公共图书馆可以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文献信息专藏或者专题活动。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以捐赠者的姓名、名称命名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馆舍或者其他设施。
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遵循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二百二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之一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定义及区别

绝对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权利人可向任何人主张权利,不需要借助义务人的行为。人格权、知识产权、继承权、所有权和其他物权都属于绝对权。...查看全文

相对权与绝对权的概念及区别

绝对权和相对权在法律中的定义和区别。绝对权是指无需行动即可实现、可对抗不特定人的权利,如人格权、物权;相对权是指需要行动才能实现、只能对抗特定人的权利,如债权。...查看全文

绝对权与相对权的法律概念及区别

绝对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权利人可向任何人主张权利,不须借助义务人的行为就可实现其权利。绝对权包括人格权、知识产权、继承权、所有权等。...查看全文

地役权与相邻权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分析:(一)两者权利性质不同。相邻权是根据法律直接规定而确定,是所有权的延伸。地役权则是依当事人之间的设立地役权合同而发生,属他物权范畴。(二)两者适用的范围不同。相邻权适用的范围既包括土地毗邻关系,又包括建筑物毗...查看全文

地役权与相邻权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具体来说,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相邻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查看全文

绝对诉权与相对诉权

诉权是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权利,包含实体诉权和程序诉权。实体诉权是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而程序诉权是提起诉讼的条件。二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使权利人胜诉。...查看全文

地役权和相邻权的区别与联系

相邻权与地役权的区别 1.概念不同>地役权:是指在他人的土地之上设立的以供自己的土地便利使用的他物权。 相邻权: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一方行使使用权或所有权时,享有要求另一方提供便利或接受限制的权利。 2....查看全文

物权与债权的联系与区别

物权与债权的关系 在财产权体系中,物权与债权的关系最为密切。物权规范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关系,债权则规范财产的流转关系。而在财产关系的运作过程中,物权是债权的起点和最终归属,债权则是人们获得和实现物权的桥梁与手段。明确二者的关系,有利...查看全文

物权与债权的区别与联系

物权与债权都是属于民事权利,属于民法上的内容,但是民法上又分为很多部门法,包括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侵权责任法等等,而物权就是涉及到物权法上的法律规定,债权就是涉及到合同法上的法律规定,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那么...查看全文

物权与债权的联系与区别

物权与债权的联系:在财产权体系中,物权与债权的关系最为密切。物权规范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关系,债权则规范财产的流转关系。物权与债权的区别:1、行使权利的条件不同。债权为请求权,债权人只有通过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才能实现自己的...查看全文

地役权与相邻权的联系与分别

联系 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具体来说,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相邻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查看全文

亲权与监护权的区别与联系?

亲权和监护权属于不同性质的身份权,亲权是法律规定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身份权,而监护权虽然也是身份权,但不属于亲属法,是民事主体制度的一部分。...查看全文

著作权与版权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的著作权与版权在法律上是同义词,但两者的概念和重点不同。版权强调作品的复制权,旨在保护作者的经济利益;而著作权更注重保护作者的人身权利和精神反映。大陆法系更加限制著作权的转让,注重保护作者的人身权利。有些大陆法系国家甚至不允许...查看全文

亲权与监护权的区别与联系?

亲权和监护权是不同的身份权,亲权属于亲属法身份权,确定父母与未成年子女身份,而监护权不属于亲属法身份权,是民法民事主体制度的组成部分。...查看全文

亲权与监护权的区别与联系?

律师分析: 性质不同。 亲权确定的是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身份权,属于亲属法上的身份权,规定在婚姻家庭法中。 监护权在我国立法体例上属身份权,但不是亲属法上的身份权,而是亲属法外的身份权,是我国民法民事主体制度的组成部分。 【法律依...查看全文

绝对豁免与相对豁免区别

“限制豁免主义”主张把国家行为依其性质或目的分为主权行为(亦称统治权行为、公法行为或非商业行为)和非主权行为(亦称管理权行为、私法行为或商业行为);把国家财产分为用于政府事务的财产和用于商业目的的财产。对于国家的主权行为和用于政府...查看全文

物权与知识产权的区别与联系

物权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财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物权和知识产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nb...查看全文

抚养权与监护权的区别与联系

父母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和监护权都应得到法律保障,不能忽视监护权。抚养权是父母对子女的人身权利,而监护权是一种责任,由抚养孩子的一方承担。监护权更强调国家对个人的强制性和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利益的服从性,而抚养权是基于血亲关系而产生的...查看全文

留置权与抵押权的区别与联系

留置权与抵押权的区别及留置权在优先受偿中的地位。留置权与抵押权都是担保物权,但设立条件、标的物范围、债权关系、权利实现和消灭原因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且被留置时,留置权人优先受偿。留置权是法...查看全文

监护权与抚养权的区别与联系

监护权和抚养权的区别与重要性。监护权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督和保护,而抚养权是父母对子女的人身权利。监护权强调国家对个人的强制性,而抚养权保障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照顾。两者在法理上有所区分,但监护权更强调公法上的义务属性。...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