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如何一并审查?

律师回答

对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可以从两条路径展开:

一是“整体审查”,从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权限、程序出发,将规范性文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审查。

二是“具体审查”,针对被诉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具体条款进行审查。

如何审查一审行政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案件被告法院如何审查

法院审理行政诉讼:

一是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

二是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三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组成三人以上单数的合议庭,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

四是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行政诉讼中对有关文件如何审查

人民法院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一并审查时,可以从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是否超越权限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作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等方面进行。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原则

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意思是,主体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实施行为主体,主体是否有法律规定的授权。

其次,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比如,只有公安机关才有逮捕的权利,其他主体虽然也是法律授权的主体,可是没有法律授予的权限。

最后,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这包括了依据的内容,依据的内涵和外延是否都完全符合。

行政机关如何审查行政诉讼是否成立?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认为行政机关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违法违纪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监察机关、该行政机关或者其上一级行政机关;认为有犯罪行为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检察机关。

人民法院对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将被告拒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的情况予以公告,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行政诉讼如何一并审查

法律分析:一并审查的审查标准《行诉解释》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对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可以从两条路径展开:一是“整体审查”,从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权限、程序出发,将规范性文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审查。二是“具体审查”,针...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一并审查?

律师分析: 一并审查的审查标准 《行诉解释》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对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可以从两条路径展开:一是“整体审查”,从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权限、程序出发,将规范性文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审查。二是“具体审查”,针对被诉行政行...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一并审查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中的一并审查指法院对行政行为同时进行整体审查和具体审查。整体审查指从是否超越权限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出发进行审查,具体审查指从作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等方面进行审查。法律依据:_x...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审查行政机关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对行政机关违法违纪、犯罪行为采取移送监察、公安、检察机关的措施;对被告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的情况,可公告并建议处分相关责任人。...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审查行政机关

法律分析: 行政诉讼中,法院可以通过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方式来审查行政机关。如果法院发现行政机关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违法违纪的,则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监察机关、该行政机关或者其上一级行政机关;如果认为有犯...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审查行政机关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中关于审查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监察机关、该行政机关或者其上一级行政机关;认为有犯罪行为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检察机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附带审查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中附带审查:_x000D_ 1、启动主体只能是受依据该规范性文件作出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且已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原告;_x000D_ 2、应当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提出,有正当理由方可在法...查看全文

如何审查行政诉讼证据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的证据应当在原告的起诉状或被告的答辩状的清单中列出,提交至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对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进行审查,从而确认其证据的效力。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审查事实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审查事实应当以事实和证据为根据。法庭对双方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证据经审查属实的,可以作为法定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使用,从而形成证据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查看全文

法院对行政诉讼如何审查

法律分析:法院会对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合法性审查,会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主体资格、适用的程序、适用的法律依据等方面进行审查,来判断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审查其合理性?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条,人民法院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原则,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为例外。1、从合法性审查原则的适用主体上说,其主体是人民法院,具体由内设的行政审判庭承办。行政审判的组织形式无独任制,只有合议制一种形式...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案件法院如何审查?

律师分析: 一是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二是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案件法院如何审查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案件法院的审查:在行政诉讼中,法官是通过审查行政机关提供的事实证据来判定行政机关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即在审查方式上,法院对案件事实不直接查清,而是通过事实证据间接的审查。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一审不服如何上诉

法律分析:当事人对于行政诉讼一审不服的,可以在一审法院所作出的判决尚未发生效力之时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诉必须在判决书送达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_x...查看全文

如何提出行政诉讼并上诉?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规定并案?

行政诉讼申请并案的规定是: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且经当事人同意的,可申请并案,属于共同诉讼。 行政诉讼如何申请并案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申请并案?

律师分析: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且经当事人同意的,可申请并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一...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申请并案

法律解析: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且经当事人同意的,可申请并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一...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审理?

律师分析: 1、首先,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2、人民法院组织双方提交相关证据并进行质证;3、人民法院组织双方进行答辩;4、人民法院通过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审理,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如何二审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中,应由法院组成合议庭来进行二审,并且法院需要开庭进行审理;但是经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法院需要依法对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