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伤赔偿政策调整:如何应对?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赔偿不给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以及工伤处理的流程。工伤赔偿不给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也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权益。法律依据为《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处理流程包括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工伤认定由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劳动能力鉴定可申请再次鉴定,无法提供劳动关系证明需先确定劳动关系。劳动仲裁无法解决纠纷可提起民事诉讼。
一、工伤赔偿不给怎么办
1、工伤赔偿不给的,可以按以下情形处理:
(1)、如果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工伤赔偿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二、工伤处理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工伤处理流程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维权所需要的法律程序。
1、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是对所发生的事故伤害是否算工伤的确定。只能由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来确定,一般为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局,其他机关无权作出是否为工伤的认定。
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提交劳动关系证明,无法提供的,需要先通过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确定劳动关系。
2、劳动能力鉴定;
对于存在伤残的,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进而确定工伤赔偿项目和赔偿标准。
注:对首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接到鉴定结论次日起15日内,可以向省、自治区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再次鉴定。
3、劳动仲裁;
对于不能协商解决上述工伤待遇纠纷的,工伤职工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过开庭审理,作出裁决。
4、民事诉讼;
对于不服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次日起15日内,提起民事诉讼,对起诉的工伤保险待遇,由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
延伸阅读
结语:工伤赔偿不给,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二是申请劳动仲裁保护自己的权益。相关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工伤处理流程包括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等环节。工伤维权需遵循法律程序,确保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第三十二条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四章工伤保险第四十二条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工伤认定第十九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2023年工伤赔偿标准调整

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在一、受伤赔偿标准和二、法律规定方面的内容。在确定伤情等级后,需明确赔偿项目,如医疗费用、误工费用、营养费用、护理费用等。至于打人者是否构成犯罪,可由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在法律方面,《民法典》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查看全文

2023年员工补偿标准及政策调整

工厂倒闭员工补偿标准及处理方式:员工根据工作年限获得经济补偿,工资高于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支付,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对于被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通过管理人列出清单并公示后索要,如有异议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医保政策调整,个人如何应对?

无单位个人可通过以下方式购买医保:1、灵活就业人员可前往当地社保局购买;2、挂靠单位需自费,但现在难以找到挂靠单位;3、委托第三方代缴,需支付额外服务费;4、根据户籍选择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居民社保,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银行卡和户口簿...查看全文

针对旧伤复发,如何调整工伤待遇政策?

工伤保险待遇是为职工因工受伤或死亡提供的补偿和保障,包括医疗康复、伤残和死亡赔偿等,具体待遇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而定,适用范围包括企业及其劳动者、事业单位和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非独立法人企业。...查看全文

2023年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调整

职工工伤医疗费用包括医疗费、康复费、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护理费等,同时还包括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伤残津贴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查看全文

2023年学区房政策调整

教育部最新文件要求实行多校划片,将热点学校分散至每个片区,以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择校问题。多校划片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多个学校中选择报名,超过计划招生数的学生将通过摇号方式分配名额。这一举措旨在降低学区房价格,但具体落地还需根据各地招...查看全文

2023年结婚年龄政策调整

目前领结婚证最小年龄男方为22周岁,女方为20周岁。领结婚证需要提供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和婚姻状况证明。对于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还需要持有户籍证明、护照或身份证件、外国人居留证、婚姻状况证明等文件。...查看全文

2023年退休年龄政策调整

退休年龄新规定:干部男60周岁、女55周岁,工人男60周岁、女5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可退休。特殊工种、残疾人员可提前退休。自谋职业者男60周岁、女55周岁,缴费满15年可领取养老金。破产国企职工可提前5年退休。目前尚无新规定,...查看全文

2023年北京市落户政策将如何调整?

北京户籍政策放宽,纳税超过300万元的工商业主可迁户口,外地配偶年满45岁、婚龄10年以上方可迁入。工人单调进京政策放宽,子女或配偶可办北京户口。工作落户分为考公务员、进大型央企、应聘进京指标单位、考取解决北京户口的大学生村官和社...查看全文

2023年女工人退休年龄政策调整

本文介绍了女性工人的退休年龄以及法律依据。女性工人的退休年龄为年满50周岁或55周岁,具体条件由单位规定。而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年满50周岁,特殊行业工作的女性则可以年满45周岁。教师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岁。参加基...查看全文

2023年二胎休假政策调整

本文介绍了孕妇产假的相关规定。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和计划生育条例,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男方陪产假一般为十五日至二十五日,晚育产假...查看全文

2023年三胎生育政策调整

2022年生育三胎新政策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子女,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符合条件的可以再生育子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夫妻户籍所在地规定不一致按有利原则适用。...查看全文

2023年男女职工退休年龄政策调整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退休年龄根据不同条件而定。男性需满60岁,女性需满50岁,并且累计工龄满10年;从事特殊工作的男性需满55岁,女性需满45岁,且累计工龄满10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性需满50岁,...查看全文

工厂破产:2023年员工补偿标准及政策调整

工厂倒闭员工补偿标准:按工龄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经济补偿金基数为劳动者在终止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查看全文

2023年居住证续期政策有何调整?

《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居住证由县级公安机关签发,每年签注1次。居住证持有人需在居住地每满1年之前1个月内办理签注手续。逾期未办理将中止使用功能,补办后使用功能恢复。居住证持有人的居住年限从补办签注手续之日起连续计算。...查看全文

2023年节假日三薪政策有何调整?

法定节假日不给三薪是违法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需支付300%加班费,未支付可申请劳动仲裁。全民放假节日共11天,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根据《劳动法》第44条,安排延长工作时间需支付不低于150...查看全文

2023年后的陪产假政策有何调整?

陪产假在我国法律中并未明确规定,具体实施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定。某些地区有陪产假,而某些地区则没有。即使在没有陪产假的地方,如果特殊情况下需要照顾妻子或满足医院要求,可以向单位申请困难补助或照顾。...查看全文

2023年计划生育政策会有何调整?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允许生育三孩,配套政策包括奖励优惠、帮扶保障、完善生育制度和保障女性合法权益,以改善人口结构、应对老龄化和保持人力资源优势。...查看全文

工伤休假政策调整

工伤休假时间规定旨在保障工伤患者权益,根据伤情轻重和情况特殊确定,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可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2个月,以确保患者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这体现了我国对工伤患者的关怀和支持。...查看全文

2023年普通工伤赔偿标准调整情况

普通的工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交通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护理费和伤残补助金。医疗费需符合工伤保险相关标准,交通食宿费由地方政府规定,康复治疗费需经专家评定,辅助器具费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停工留薪期一般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