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中原告的权益与义务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民事诉讼法原告的权利和义务。原告有提起诉讼、委托代理人、使用本民族语言、申请保全措施、请求先行给付、撤销或变更诉讼请求、调解和解案等权利。还有查阅庭审材料、提供新证据、与被告辩论、发表最后意见等权利。同时,原告有义务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不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利益、遵守法庭纪律秩序、履行法院判决和调解确定的义务。
民事诉讼法原告的权利:
1、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有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的权利;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有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回避的权利。
2、有向法院申请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权利;在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以及追索劳动报酬或其他需要先行给付的案件诉讼中,有请求法院裁定先行给付的权利;有撤销或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有请求调解或与被告人达成协议,自行和解结案的权利。
3、经法院许可,可以查阅本案的庭审材料,请求自费复制本案的庭审材料和法律文书(涉及国家机密或公民隐私的材料除外)。
4、在法庭上可提出新证据;经法庭许可可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可要求重新进行鉴定、调查或者勘验。
5、在法庭上有权与被告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辩论;法庭辩论结束后,有发表最后意见的权利。
6、有权阅读法庭笔录,如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载确有遗漏或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
义务:
1、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利益。
2、有遵守法庭纪律秩序,服从法庭指挥的义务。
3、对生效的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所确定的义务,必须履行。
延伸阅读
原告在民事诉讼中的权益保护与法律责任
在民事诉讼中,原告作为诉讼的起诉方,享有一定的权益保护。首先,原告有权获得法院的审理和裁决,以解决争议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次,原告有权要求被告履行合同、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同时,原告也有义务提供充分的证据、遵守诉讼程序、诚实守信等。法律对原告权益的保护并不是绝对的,原告应当合理行使权益,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滥用权力。在民事诉讼中,原告的权益与法律责任是相互关联的,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综合考虑双方的权益与责任,作出公正的判决。
结语:原告在民事诉讼中享有一系列权益保护,包括提起诉讼、委托代理人、使用本民族语言、申请保全措施等权利。同时,原告也有义务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法庭纪律秩序。在诉讼过程中,原告应提供充分证据,与被告进行辩论,并遵守法院判决书的义务。然而,原告权益的保护并非绝对,应合理行使权益,不得滥用权力。法院将在公正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双方权益与责任,作出合理判决。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中原告的权益与义务

原告权利与义务: 原告有权提起诉讼、变更或撤回诉讼请求、申请先予执行、减免案件费用,胜诉后申请执行。同时,原告有义务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并执行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原告权利与义务?

律师分析: 权利: 1、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有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的权利;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有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回避的权利。 2、有向法院申请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权利;在追索赡养...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原告权利与义务

法律解析: 权利: 1、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有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的权利;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有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回避的权利。 2、有向法院申请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权利;在追索赡养...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原告权益保障

起诉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审判的行为。起诉需要明确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并属于受诉法院管辖范围。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可以是民事诉讼中的原告或刑事诉讼中的自诉人。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状,对方基本登记信...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中被告的权益与义务

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确认的原则及情况分析。包括行政复议案件、委托行政、上级机关批准、派出机构、多个行政机关共同作出行政行为、内部机构以及不作为案件中的被告确认等情况。...查看全文

居间人的权益与义务概述

《民法典》规定,居间人享有请求支付报酬和偿还居间活动费用的权利。居间合同成立后,委托人应按约定支付报酬,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根据居间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居间人还有权要求委托人偿还居间活动费用,无论是垫付的必要费用还是未促成合...查看全文

客运合同中旅客的权益与义务概述

客运合同中旅客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按时到达目的地、携带免费行李、携带儿童、接受必要服务、变更乘坐运输工具等权利,以及支付票价和运费、接受行李检查、赔偿损坏运输工具等义务。客运合同可分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形式,可以自愿或非自愿变...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中的诉讼内容概述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公开审理,除非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开庭审理前三日通知双方当事人。庭审包括调查、辩论、评议和宣判等阶段。提出回避申请需说明理由,若未提出或被驳回,庭审将继续。...查看全文

两个原告在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

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诉讼标的相同或类似,可以合并审理的情况。共同诉讼中,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有效;对于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无效。...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与被告原则

本文主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119和121条规定,对于错误对象的起诉,原告可以提出撤回申请;对于错误被告的诉讼请求,法院最终可以驳回,即被告不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原告的权利义务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权利:1、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有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的权利;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有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回避的权利。2、有向法院申请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权利;在追...查看全文

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与义务概述

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与义务及其保障。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相同权利,包括从父姓或母姓、生活费、受教育费、继承遗产等。在父母无监护能力时,非婚生子女有监护权或被监护权。生父母有义务承担民事责任和赡养义务。国家应保护非婚生子女免受侵犯和...查看全文

刑事自诉人的权利与义务概述

刑事自诉人权利与义务:权利包括提起控诉、撤回自诉、和解、附带民事诉讼、参与调查和辩论、委托代理人、上诉;义务包括承担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参与诉讼活动。《刑事诉讼法》规定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民事义务和责任的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民事义务与责任,民事主体应根据法律或当事人约定履行义务并承担责任。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以及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等分类。权利还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主权利和从权利,以及既得权和期待权。...查看全文

自诉人的权利与义务概述

自诉人在刑事自诉案件中的主要诉讼权利和义务。自诉人有权提起自诉、委托代理人、和解或撤回自诉、参与调解等。自诉人也有权申请调查取证、上诉或申诉。自诉人的主要诉讼义务包括承担举证责任、不得捏造事实或伪造证据、按时出庭并遵守法庭纪律。...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权益与义务概述

评定人应全面、客观地检验记录受伤人员情况,正确作出评定结论,保守案件秘密,回答相关问题,并遵守法律法规。评定人有权了解案情、询问当事人问题,进行身体检查和特殊仪器检查,但也有权拒绝评定。...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原则概述

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侦查、检察、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严格遵守法律程序、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依靠群众、审判公开、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等。这些原则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行为准则,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在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查看全文

法定告知义务概述

如实告知义务是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必须如实告知保险人重要事项的要求,以确保保险人全面了解风险状况并决定是否承保。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通知、说明义务。...查看全文

租赁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概述

租赁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包括出租人要求按期支付租金、按约定使用租赁物并维修保养,承租人要求交付租赁物、使用租赁物并按约定支付租金,妥善保管租赁物。...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原告和被告的法律权利

原告和被告在诉讼中享有不同的权利,包括提起诉讼、提出、撤销、变更和放弃诉讼请求、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案件受理费等权利。被告则可以提起答辩和反诉、承认和反驳原告诉讼请求、对案件提出管辖异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