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劳动关系认定书可否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依据?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认定书可证明事故发生时员工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但不能证明现在是否仍有劳动关系。若单位无解除证明,可认定存在劳动关系。用工关系可分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劳动法未规定劳动关系认定,但《通知》被视为认定标准。工伤认定书可证明劳务联系,但现劳动关系需劳动关系认定书。
有了劳动关系认定书是可以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依据,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就必须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工伤认定书可以证明在发生事故时员工和单位是存在劳动关系的。但是不能证明现在员工和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单位不能提供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那么可以认定为劳动关系存在。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用工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1.受《公务员法》调整的机关单位与公务员之间的聘任关系;
2.受人事方面法律、法规调整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人事关系(或称为聘用合同关系);
3.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调整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4.受《民法总则》《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普通民事法律调整的提供劳务者与接受劳务者之间的劳务关系(或称为劳务合同关系)。
在这四类用工关系中,前两类是最好认定的,只要根据受聘方是否为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来判断即可。而后两类在实务中不易区分,也不好认定。
关于劳动关系如何认定的问题,《劳动法》并没有作出规定。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5年5月25日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就事实劳动关系如何认定作出了规定,此后司法实务中遂将《通知》第一条规定的内容视为构成劳动关系的实质要件,并作为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由于2008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仍然未就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作出规定,故而该认定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通知》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劳动关系认定书按照相关条例是可以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依据的。这对于很多在申请工伤的员工来说,劳动关系的认定书可以证明他与用人单位的劳务联系。只不过工伤认定书只能证明当时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务关系,现在是否还是劳动关系就需要劳动关系认定书了。
延伸阅读
结语:劳动关系认定书是认定劳动关系的依据,工伤认定书可以证明员工与单位在事故发生时存在劳动关系。然而,它无法证明当前员工与单位是否仍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单位无法提供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可以认定劳动关系仍存在。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用工关系可分为公务员聘任关系、事业单位人事关系、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前两者较容易认定,而后两者在实务中较难区分和认定。劳动关系的认定依据主要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通知》。劳动关系认定书可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依据,但仅能证明当时的劳务关系,现在是否仍存在劳动关系需要劳动关系认定书来确定。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务合同能否作为劳动关系认定的依据?

劳务合同不等同于劳动关系,劳务合同应为一般雇佣关系,不享受社会保险福利。劳动关系需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未签订但存在劳动关系,则应在一个月内补办。...查看全文

劳务关系是否认定为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一、劳务关系是否认定为劳动关系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2、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依据

劳动关系的认定主要依据《劳动合同法》和《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但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通过以下凭证进行认定: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用记录、考勤记录、用人单位向...查看全文

认定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律师分析: 确认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下列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律师分析: 确认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下列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查看全文

认定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确认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查看全文

确认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依据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及鉴定方法。劳动关系是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订立书面合同。劳务关系是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或特定劳动服务,应根据约定支付劳务报酬。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劳务关系...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认定依据与规范

劳动关系的认定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标准:(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查看全文

认定劳动关系的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认定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认定劳动关系的客观依据:劳动合同;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用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认定的依据是什么?

判断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双方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2、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3、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 解除劳动关系法律依据是什么样的 合同解除方式有三种,即员...查看全文

雇佣关系能否认定为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雇佣关系不能认定为劳动关系。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佣人提供劳务,雇佣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能作为劳动关系证据

工伤认定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工伤认定书作为劳动行政部门工伤认定行为的载体,在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后,若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对该认定书提起行...查看全文

认定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认定劳动关系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_x000D_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主体资格符合法律规定; _x000D_ 2、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_x000D_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属...查看全文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依据?

法律解析: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在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职工或用人单位之间实际存在的劳动关系。在我国,虽然劳动法律法规要求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还有很多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只有事实劳动关系而没有书面合同。对...查看全文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依据?

法律解析: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在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职工或用人单位之间实际存在的劳动关系。在我国,虽然劳动法律法规要求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还有很多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只有事实劳动关系而没有书面合同。对...查看全文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依据

律师分析: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在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职工或用人单位之间实际存在的劳动关系。在我国,虽然劳动法律法规要求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还有很多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只有事实劳动关系而没有书面合同。对...查看全文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依据?

律师解答: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在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职工或用人单位之间实际存在的劳动关系。在我国,虽然劳动法律法规要求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还有很多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只有事实劳动关系而没有书面合同。对...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认定

法律解析: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依据】: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1)用人单位...查看全文

社保能作为认定劳动关系证据吗

法律分析:社保能够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证据,除社保缴费记录外,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也可以作为劳动关系的证据。法律依据:《《关于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