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拍卖房屋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律师回答

1、房屋原所有权人的身份背景
大家都知道,司法拍卖房屋基本是由于债务人无法履行到期债务,而被债权人起诉,查封抵押房产,最终被法院强制执行拍卖,当前大部分是由于投资失败。资金链断裂或者沾染高利贷跑路所引起,如果房主是循规蹈矩做生意投资失败,人品可靠还好,但如果原房主是因为放高炮或者黑社会背景临时跑路,那么你通过法院拍下了他的房屋,如果碰到不讲理的流氓,日后回到你家找你闹事、算账,那你可就麻烦了。一般情况下法院是不会很明确告诉你原房主的身份背景及房屋被强制拍卖的具体原因,而且法院也不会24小时守在你家里保护你,那么如果碰到这种流氓分子,真的是鸡犬不宁了。
2、户口问题,房屋虽然被你拍下了,但是原房主的户口却无法迁出。
3、长期租赁的法律风险
根据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如果租赁在前、抵押在后的,拍卖成交后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有些恶意逃废债务的,会把租赁合同签的很长,甚至10年、20年。那么你如果拍卖了这种附带租赁合同的房屋,买下了之后由于承租人的存在,自身还是没法搬进去住。更有甚者,有的一开始说没有租赁,等你拍卖后,突然又冒出了租赁合同或者突然有人在里面居住而不肯腾退,那你就麻烦了。
4、补缴相关税费的风险
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屋契税肯定都是要买受人缴的,还有就是水电费、物业费及其他费用如果拖欠了很久,也是需要拍卖后买受人自行承担的,这块费用还是要考虑的。
一、买卖不破租赁四种例外是什么
1、动产租赁的限制适用
从买卖不破租赁原则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各国立法规定来看,该原则应当不适用于动产租赁。
2、在不动产抵押权之上设定的租赁关系的限制适用
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的,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对受让人不具有约束力。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时,如果抵押人未书面告知该财产已抵押的,抵押人对出租抵押物造成承租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抵押人已书面告知承租人该财产已抵押的,抵押权实现造成承租人的损失,由承租人自己承担。即在抵押权之上设定的租赁关系限制适用该原则。
3、在人民法院查封的不动产之上设定的租赁关系的限制适用
查封是指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将作为执行对象的财产加贴封条予以封存,禁止被执行人转移或处分的措施,体现了国家公权对私权的干预和救济。其本质上是一种公法行为。查封包括财产保全过程中的查封和强制执行过程中的查封。由于查封的目的是为了债权人实现债权,不动产被查封后,其所有人或使用权人丧失了对不动产的处分权。因此,被查封的财产,债务人或其他人擅自处分的,该处分行为无效。
执行债务人擅自处分被查封的房产的行为无效。从另一方面来说,查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债权,承租人明知租赁物有可能被变卖,却仍然与出租人订立租赁合同,由此带来的风险只能由他自己承受。
4、破产财产处理过程中的限制适用
破产企业的房屋建筑作为破产财产,必然要进行拍卖或变卖,所有权肯定会发生变化;以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也属于破产财产,其权属同样会发生变化。在破产案件中,对于破产企业以其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或者土地对外签订的租赁合同在破产宣告时尚未履行完毕的,在破产财产处理过程中,一般应限制适用“买卖不破租赁”原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司法拍卖房屋有哪些法律风险

1、房屋原所有权人的身份背景大家都知道,司法拍卖房屋基本是由于债务人无法履行到期债务,而被债权人起诉,查封抵押房产,最终被法院强制执行拍卖,当前大部分是由于投资失败。资金链断裂或者沾染高利贷跑路所引起,如果房主是循规蹈...查看全文

司法拍卖房屋的法律风险?

律师分析: 1、会出现户口风险,房屋虽然被当事人拍下了,但是原房主的户口却无法迁出,导致当事人无法落户。 2、长期租赁的法律风险,些恶意逃废债务的,会把租赁合同签的很长。 3、出现补缴相关税费的风险。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司法拍卖房屋的法律风险

法律解析: 1、会出现户口风险,房屋虽然被当事人拍下了,但是原房主的户口却无法迁出,导致当事人无法落户。 2、长期租赁的法律风险,些恶意逃废债务的,会把租赁合同签的很长。 3、出现补缴相关税费的风险。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司法拍卖的房产过户有哪些风险

1、房屋质量瑕疵的维修责任只能由购买者承担。由于法院拍卖的房屋,拍卖公司在拍卖时强调现房现状拍卖,而对于现状,仅能依据购买者现场短暂的观察,可能出现未发现的房屋质量瑕疵。案例:通过拍卖得来的房屋虽然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但是,由于房...查看全文

司法拍卖房子的风险

司法拍卖房子的风险包括资金风险、质量问题和延期交房风险;对于法院拍卖的房子住户不搬,应依法起诉并强制执行;司法拍卖房子的程序包括查封房屋产权、评估房屋价值、确定拍卖保留价和委托拍卖公司进行拍卖。...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法律风险有哪些?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合同违反法律规定、当事人意思不真实、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根据民法典,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满足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的条件。恶意串通损害...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开发商一房二卖的犯罪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出卖者并非房屋的实际产权人,却与他人签订合同并收取购房款;其次,出卖人伪造了房屋权属凭证,与他人签订合同并收取购房款;第三,出卖者已将房屋实际出售并过户给他人,却又与他人签订合同并收...查看全文

购买法院拍卖的房产的风险有哪些

法律解析: 1、房屋质量瑕疵的维修责任只能由购买者承担。由于法院拍卖的房屋,拍卖公司在拍卖时强调现房现状拍卖,而对于现状,仅能依据购买者现场短暂的观察,可能出现未发现的房屋质量瑕疵。案例:通过拍卖得来的房屋虽然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查看全文

购买法院拍卖的房产的风险有哪些?

律师分析: 1、房屋质量瑕疵的维修责任只能由购买者承担。由于法院拍卖的房屋,拍卖公司在拍卖时强调现房现状拍卖,而对于现状,仅能依据购买者现场短暂的观察,可能出现未发现的房屋质量瑕疵。案例:通过拍卖得来的房屋虽然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查看全文

购买法院拍卖的房产的风险有哪些?

1、房屋所有权证的办理难以确定因为开发商在楼盘开发时需要在规划、住建、国土等政府主管部门拿到相应的审批文件,而法院在执行相关案件时很难准确、及时地提供与房产证办理的信息,因此就会导致拍卖房屋的所有权证书办理会出现问题。...查看全文

房屋买方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法律解析: 1.卖方未按约交房。二手房交易中,卖方一般会利用其优势市场地位在合同中约定买方支付了大部分房款后才交付房屋给买方占有使用,但也有卖方在刚达成交易就丧失诚信,拒绝交付房屋。从笔者执业经验来看,总体而言因交易合意刚刚达成,...查看全文

房屋买方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法律分析:房屋买方的法律风险有:_x000D_ 1.产权不清晰,导致合同效力出现问题引发房产纠纷;_x000D_ 2.交易时间长,房价变动可能性大、存在一房多买的可能、国家政策变化产生新的税费;_x000D_ 3.手续不全...查看全文

房屋买方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律师分析: 1.卖方未按约交房。二手房交易中,卖方一般会利用其优势市场地位在合同中约定买方支付了大部分房款后才交付房屋给买方占有使用,但也有卖方在刚达成交易就丧失诚信,拒绝交付房屋。从笔者执业经验来看,总体而言因交易合意刚刚达成,...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房屋买卖阴阳合同存在法律风险,包括无效合同、偷税漏税等问题。阴阳合同是指在二手房买卖中签订的不同价格的合同,其中阳合同用于登记,阴合同作为真实成交价格。阴阳合同是违规行为,旨在逃避税收等责任,但也存在法律风险。...查看全文

二手房买卖法律风险有哪些

法律分析:二手房买卖法律风险有产权与产权人是否符合一致、买卖双方身份是否属实、房屋能否进行正常过户、是否具有一房多卖的风险、是否价格过低存在虚假交易的风险、买卖合同中关于交易和违约的约定是否明确等等。法律依...查看全文

二手房买卖法律风险有哪些

法律分析: 关于二手房买卖存在的法律风险有: 1、产权与产权人是否符合一致。 2、买卖双方身份是否属实。 3、房屋能否进行正常过户。 4、是否具有一房多卖的风险。 5、是否价格过低存在虚假交易的风险。 6、买卖合同中关于交易和违约...查看全文

买卖二手房有哪些法律风险?

二手房买卖应防范的法律风险: 一、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 二、房屋的交付时间、权属变更登记时间不确定。 三、房屋质量难以保证。 四、可能存在一房二卖的情形。 上海买卖二手房法律风险 卖方存在下列法律风险: 1.银行贷款时限违约风险。...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价款约定不明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法律分析:房屋买卖价款约定不明的法律风险有:房屋不具备正当交易的条件;购买人要求提前过户、尾款延后支付出卖人资金链断裂;交易双方未实行资金监管导致出卖人无法取得全部房款、购买人无法取得房屋所有权;出卖人恶意搭售。...查看全文

司法拍卖房屋过户税费有哪些

1、契税 住宅类房屋标准按房款总价的3%或1.5%或1%交纳,每套交纳具体的比例需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购房者的购房时间、购房单价、购房面积、是否第1次购房等因素来确定;非住宅类房屋按房款总价的3%交纳。 2、营业税 2年以上房屋不再...查看全文

法院拍卖房子有风险吗

法院拍卖房子有风险吗?有风险。1、要竞价,如有人出价比你更高的,买不到。2、价格不可控,最终成交价不可控,是以价高者得的。3、所有过户税费与风险要买受人承担,不可要求卖方承担他的税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