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变

律师回答
摘要: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通过收集相关证据来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如工资支付凭证、证件、招聘记录等。法律规定,事实劳动关系享有与签订劳动合同相同的权益和义务。立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法院起诉等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一、事实劳动关系的形式有哪些
1、应签订而未签订劳动合同;
2、以口头问答代替书面合同;
3、以其他合同代替劳动合同,如在租赁合同,承包合同,兼并合同中规定职工的安置条件和待遇问题;
4、劳动合同期满后,未终止或未签订手续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5、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欠缺或部分内容违法,导致合同无效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二、事实劳动关系如何判定
1、如果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没有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的,就要注意收集以下证据了: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争议处理和工伤认定工作中经常被用到的概念,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条第一次在立法中使用了“事实劳动关系”这一概念,但《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把事实劳动关系推到了最前沿,使劳动保障部门无法也不容回避这一问题。《条例》第18条、第61条规定: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这进一步明确了事实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这表明对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前签订过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后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继续享有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并应履行原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3、其实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相比,只是欠缺了有效的书面合同这一形式要件,但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目前,立法认定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但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享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一切权利,并应履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一切义务。从立法沿革来看,法律上赋予“事实劳动关系”合法地位,更多的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劳动保障权益受到用人单位侵害时,同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一样,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等途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结语:事实劳动关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未签订劳动合同、口头问答代替书面合同、以其他合同代替劳动合同等。判定事实劳动关系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身份证明等。事实劳动关系在劳动争议处理和工伤认定中起到重要作用。尽管事实劳动关系缺乏书面合同,但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立法上赋予事实劳动关系合法地位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社会稳定。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工会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二条工会会同用人单位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单位的财产;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参加职业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推进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劳动保护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第六十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罪预备形态的特征及其条件

犯罪预备形态的条件有两种情况:准备实施犯罪工具和物品的行为,以及为达到犯罪目的所创造条件的行为。但如果行为人只表露犯罪意图而没有进行犯罪准备活动,不属于犯罪预备。...查看全文

职能、权力、关系及其演变

董事会和监事会在公司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董事会负责经营决策和管理,代表公司进行业务活动;监事会则负责对董事会和经理的活动进行监督,但在公司的业务决策和管理方面一般没有参与权,也无权代表公司。...查看全文

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及其演变

劳动争议仲裁与监察的区别在于执法主体、法律行为、工作职责、法律地位、法律后果和执法手段等方面。劳动监察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行政执法,而劳动仲裁由特定机构进行准司法性质的裁决。两者旨在保护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权益,...查看全文

探讨劳动关系的演变

劳务派遣与合同工的区别及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纠纷由双方解决;派遣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纠纷由三方解决。根据《劳动合同法》第66条,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工作岗位的定义。...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特征

法律分析:劳动关系的特征如下:_x000D_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_x000D_ (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特征?

律师分析: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才能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关系,没有劳动过程便不可能形成劳动关系。(...查看全文

土地征收的法律框架及其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了土地征收的条件和补偿机制,以确保征收符合公共利益,避免滥用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条件,包括军事、外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扶贫搬迁等公共利益需要。征收...查看全文

事实劳动关系的特征

法律分析:事实劳动关系的特征:_x000D_ 1、特殊性。事实劳动关系与非法劳动关系有着主体、内容、保护手段等方面的本质区别_x000D_ 2、合法性。事实劳动关系依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属于有效的劳动关系;_x000D_ 3、...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四个特征?

律师分析: 1、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2、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必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3、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4、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行成的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条...查看全文

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特征及其认定

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征及认定方法。刑法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顺序性、相对性、规律性和复杂性。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需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以及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步骤包括评估每个条件对结果的原因力大小、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以...查看全文

法律关系的变动是哪几种形态

法律分析: 法律关系的变动包含了以下几种形态:主体变更;客体变更以及内容变更等。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_...查看全文

法律关系的变动是多少种形态?

法律关系的变更包括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和内容变更,主体变更指主体数量或身份的改变,客体变更指权利义务指向的事物的变化,而内容变更则是指权利义务的增加或减少。...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什么特征

法律分析:劳动关系的特征:_x000D_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_x000D_ (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提供...查看全文

事实劳动关系的相关特征

法律分析:事实劳动关系的相关特征:_x000D_ 1、特殊性,事实劳动关系与非法劳动关系有着主体、内容、保护手段等方面的本质区别;_x000D_ 2、合法性,事实劳动关系依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属于有效的劳动关系;_x000D_...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特征是哪些

法律分析: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具有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相结合的双重属性;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关系具有排他性;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律师分析: 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与劳动有直接关系;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劳动关系主体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地位平等;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法律分析:劳动关系的特征有这些:_x000D_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关系具有排他性;_x000D_ 2、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_x000D_ 3、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或服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同时,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有哪些特征?

律师分析: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关系具有排他性,劳动关系只能产生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者与其他主体之间发生的关系不能称之为劳动关系,同时,作为自然人的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任何劳动者都不能同时...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侯义民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交通事故、交通事故

已服务119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