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之间的差异及比较

律师回答
摘要:仲裁与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在于前提、选择权、审理方式、管辖和庭审组成。仲裁需要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而诉讼不需要协商。仲裁由当事人选择仲裁员,而诉讼由法院决定审判人员。仲裁实行一审终局制,而诉讼可经过多个阶段。仲裁是协议管辖,诉讼是强制管辖。仲裁庭组成方式可由当事人约定,诉讼不能选择审判庭组成方式。仲裁一般不公开审理,诉讼实行公开审理。
1、前提不同。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关。而民事诉讼不需要双方协商,只要一方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
2、选择权不同。是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员。而民事诉讼的审判人员由人民法院决定。
3、仲裁实行一审终局制。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实再次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诉、上诉。而民事诉讼可经过一审、二审和再审三个阶段。
4、管辖不同。仲裁是协议管辖,而法院诉讼是强制管辖。仲裁以当事人双方自愿为原则,必须有双方事前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仲裁机构才能依法受理,并在此种情况下,法院无权受理此案件;而法院诉讼不必得到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或者双方达成诉讼协议,只要一方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法院就可以依法受理争议案件。仲裁不实行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而法院诉讼实行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当事人双方有权选择任一合法成立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不同的仲裁机构之间无任何隶属关系;而诉讼只能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当事人无权选择法院。
5、仲裁庭和法院审判庭的组成方式不同。仲裁可由当事人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自主选定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员,而法院诉讼当事人不能选择审判庭的组成方式和审判员。
6、审理不同。除特殊情形外,诉讼实行公开审理,而仲裁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一般实行不公开审理。
延伸阅读
结语:仲裁与民事诉讼在前提、选择权、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仲裁依赖于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实行一审终局制,具有协议管辖特点,注重保护商业秘密;而民事诉讼无需双方协商,可经过多个阶段,实行强制管辖,审理过程公开。双方在仲裁庭和法院审判庭的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使得仲裁与民事诉讼在解决争议方面各具优势,当事人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
法律依据
《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仲裁法》第三条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两者之间的差异及特点

共益债务是为了保障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和顺利进行破产程序而产生的债务。与破产债权不同,破产债权是基于破产宣告的财产请求权,通过破产程序来清偿。共益债务是为了确保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查看全文

三者刑罚差异及比较

拘役、拘留和管制是我国刑法中的不同刑罚种类。拘役是剥夺犯罪人自由并进行劳动改造,期限为1个月至6个月。拘留是限制对象的自由,可以由警察机关行使权力,期限为1日至15日。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期限为3个月至2年。拘...查看全文

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关键点

刑事诉讼分为刑事自诉和刑事公诉两种,自诉是指被侵害的公民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公诉案件是由检察院提起的刑事诉讼。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但公安局或检察院不予追诉的案件。...查看全文

两者之间的差异"

公司与企业的区别在于,公司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按股东责任分为不同类型;而企业是从事经济活动、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按财产组织方式可分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查看全文

两者之间的法律概念及特点比较

物权与债权的区别在于它们反映不同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利益。物权体现静态的财产支配关系,而债权反映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此外,物权的变动采用法定主义和公示主义,而债权的变动则不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物权是权利人对特定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查看全文

两者之间的法律差异及解析

我国法律规定,余罪与漏罪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法院在判决宣告后,若发现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还有其他未判决的罪行,法院将对新发现的罪行进行判决,并根据法律规定执行相应的刑罚。未判决的罪行称为漏罪。...查看全文

两者之间的法律差异及理解

授权和委托的区别在于受权和授权的语义不同,前者是接受他人赋予的权力,后者是将权力委托给他人执行。法律上认定委托和授权的区别在于其性质、概念和原则不同,委托合同中委托人行使全部职责,被委托方不承担法律责任。特别授权代理与一般授权代理...查看全文

两者之间的法律差异及影响

注销和吊销是行政处罚中的两种不同方式,其主要区别在于概念、主体资格和责任承担方面。注销是合法退出市场的方式,经过清算程序后,企业主体资格消灭,股东一般不需承担责任。而吊销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企业主体依然存在,但被剥夺经营资格,需承...查看全文

比较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两者之间的差异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在于目的、处理手段、诉讼形式、诉讼主体、举证责任和适用法律等方面。刑事诉讼以惩罚为目的,采取公诉形式,被告不负举证责任;而民事诉讼以赔偿为主要处理手段,采取自诉形式,双方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适用的法律也...查看全文

两者之间的法律效力比较

民事调解书与离婚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并非离婚证。调解书是法院根据自愿和合法原则,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离婚证是合法解除夫妻关系的法律文书。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答辩和开庭审理阶段,最...查看全文

两者之间的法律差异

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在于主体限定、行为要件和犯罪对象。职务侵占罪适用于非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侵占行为,犯罪对象为单位的财物。而侵占罪适用于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侵占行为,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查看全文

浅析两者之间的差异

分包与转包在责任承担、法律允许性和非法行为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分包中承包人与分包人连带责任,而转包中转包人与转承包人不连带责任。分包是法律允许的,而转包行为则被法律禁止。非法转包是指承包单位违反合同约定,直接将全部工程转包出去。...查看全文

详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办理房产证的主旨: 本文介绍了办理房产证的具体步骤和所需材料。包括确定开发商已进行初始登记、填写申请表并获得开发商签字盖章、准备测绘图表、收集相关文件、缴纳公共维修基金和契税、提交申请材料以及按规定时间领取房产证。建议业主们咨询开...查看全文

两者之间的关键差异

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是审判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前者通过审查证据和审问被告人来查明案情的真相,后者则是双方对事实和法律进行辩论的过程,以揭示案件中的问题。...查看全文

揭示两者之间的差异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在不同阶段签订的两种书面协议,具有不同的主体和法律依据,就业协议在毕业前签订,而劳动合同需等到毕业后签订。...查看全文

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

公司兼并与收购的主要区别在于:兼并会使参与合并的企业失去原法人资格,而收购中被收购企业作为经济实体仍然存在;并购方在完成并购时需清偿债务,而收购仅掌握部分所有权和经营决策权;合并对债权人有保护程序和义务,而收购则不同。...查看全文

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不动产权证和房产证的区别在于名称、内容和发证机关不同。房产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权证,内容包括房屋所有权人、共有情况、房屋坐落等。而不动产权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内容增加了镭射区、不动产单元号、适用期限等。发证机关也不...查看全文

深入剖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及特点

子公司与分公司的区别在于:1)设立手续不同,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设立程序与一般公司相同,而分公司只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设立时只需办理简单注册手续;2)子公司必须独立核算,具备完善的财务体系,而分公司可以由总公司一并核算;3)风...查看全文

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与董事会职权范围的划分清晰,前者行使所有者权利,后者行使管理者职权。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权力无限,董事会权力有限,可被扩大或缩小。公司章程可特别解决职权问题。《公司法》规定的制度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董事会独立负责经...查看全文

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辨认

变造和伪造的区别:变造是在真实基础上改,伪造是造假。变造是对失效的东西进行非法改换,伪造是编造、捏造以假乱真。在法律上,变造是擅自修改真实依据,伪造是假冒制造。在会计上,变造是涂改、挖补改变真实内容,伪造是做假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