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劳动仲裁,临时工怎么办?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第四十七条,涉及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等争议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用人单位若证明裁决存在错误、无管辖权、违反程序、伪造证据、隐瞒证据或仲裁员行为不端,可在三十日内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被裁定撤销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可在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相关知识: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第四十七条规定,某些劳动争议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包括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争议,以及与劳动标准相关的争议。如果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存在错误、无管辖权、违反程序、根据伪造证据、对方隐瞒证据或仲裁员存在不当行为等情形,用人单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三十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如果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七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代表人制度】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遭遇劳动仲裁不公,职工怎么办?

劳动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撤销裁决的条件包括错误适用法律、法规、无管辖权、违反程序、伪造证据、隐瞒证据和仲裁员违法行为。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及被申请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纠纷,怎么办?

劳动仲裁胜诉但公司无法支付赔偿金时,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用公司其他财物进行拍卖抵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纠纷、辞退与离职争议、工时与福利问题等,申请人在处决阶段应积极调查被处决者的财产线索...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劳动关系输了怎么办?

劳动仲裁输了怎么办?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不服仲裁裁决可在15天内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确认劳动关系可凭工资支付记录、社保缴纳记录、身份证明等证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如用人单...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调解失败,怎么办?

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和拖欠工资。申请办法: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提交申请书、证据和工商登记信息。仲裁委立案后,进行举证、答辩、调解和裁决,60天内结案。不服裁决可起诉法院。劳动法规定工资应按月支付...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公司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劳动仲裁胜诉后单位不执行怎么办?劳动者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仲裁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争议。如果用人单位不按仲裁结果执行,劳动者可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维权。...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公司没钱,要怎么办?

这篇文章讲述了劳动仲裁胜诉后的救济措施。如果双方未在15天内起诉到法院,裁决书将生效。生效后的裁决书如果公司没钱支付,劳动者可以拿着裁决书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公司支付金额。...查看全文

临时工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一、临时工没签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1、申请书。申请书一式三份,递交仲裁委两份,申请人留存一份,被申请人为共同当事人时,申请书一式四份,递交仲裁委三份,申请人留存一份。 申请书用蓝黑或者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均须本人签名并落有申请...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时的应对策略

劳动仲裁是省钱高效的维权方式,生效裁决书可申请强制执行。不服劳动仲裁可提起一审,上诉至二审。单位不支付可申请强制执行,拒不履行判决可追究刑责。适用劳动仲裁的情形包括劳动关系、合同、离职、工资等争议。劳动仲裁收费标准为受理费和处理费...查看全文

遭遇工伤,如何寻求劳动仲裁?

工伤劳动仲裁的主旨是:工伤劳动仲裁的流程包括递交申请书及证据、仲裁受理决定、答辩书提交和公开进行。申请劳动仲裁需在时效范围内,并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申请书中需包括劳动者和单位的基本情况、仲裁请求事项和所依据的事实与...查看全文

遭遇员工劳动仲裁,如何应对?

劳动仲裁答辩状的主旨是指导用人单位如何正确撰写劳动争议仲裁答辩书。答辩书应包括首部、前言、主体和结尾及附项几个部分。在主体部分,要针对申诉人提出的问题逐个回答,恰当运用逻辑推理和提供相关证据。结尾部分应包含致谢和落款,附项可列明相...查看全文

临时工遭遇工资问题怎么办

讨要工资的方法包括协商、调解、仲裁、投诉、仲裁和诉讼等。对于临时工拖欠工资不给的情况,可以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若无法解决,可以申请调解、仲裁或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对仲裁裁决不服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及其他方法。在申请仲裁或诉讼...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对方拖欠工资未给付,怎么办?

劳动争议调解后,调解书经双方签字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书的义务,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结果,由...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如何维权?

劳动仲裁生效后,公司未按时支付劳动者的款项,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执行。如法院超过六个月未执行,可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法院有权根据情况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但不能超过被执行人应履行的义务范围。...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时如何应对?

该段内容介绍了劳动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且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特定情形时也可以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同时,该段还列举了劳动纠纷处理方法,包括协商解决、调解、仲裁处理和诉讼解决。...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时如何维权

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需在15日内提出。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条件包括主体不适格、无直接利害关系、不属于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不属于管辖范围、申请超时、申请书不符要求。劳动仲裁一般45日出结果,可延期最多15日。...查看全文

遭遇劳动仲裁公司不出庭困境,怎么办?

劳动仲裁公司不出庭的处理:申请人拒不到庭或未经同意中途退庭可视为撤回申请;被申请人拒不到庭或未经同意中途退庭可缺席裁决。被申请人不出庭视为放弃质证、辩论权利,但仍需履行裁决书义务。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事人应按时履行调解书...查看全文

遭遇工资拖欠,请关注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索要工资的流程包括申请劳动仲裁、提交材料、立案、举证期、开庭审理、调解或裁决,整个过程需在60天内完成。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身份证明、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等。劳动者在一年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查看全文

临时工受劳动仲裁保护么

临时工如果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受劳动仲裁保护,如果双方建立的是劳务关系,产生争议的,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解决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开庭临时有事怎么办

劳动仲裁开庭当天没去成怎么办劳动仲裁的当事人不去开庭的,如果是原告, 无正当理由 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如果是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裁决。当事人如果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查看全文

临时工劳动仲裁有用吗

临时工如果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受劳动仲裁保护,如果双方建立的是劳务关系,产生争议的,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解决争议。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