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仲裁法律适用的现状

律师回答
摘要:我国涉外仲裁中的程序和实体法律适用:涉外仲裁机构根据仲裁协议和仲裁申请,适用程序性和实体性法律规范来审理争议案件。根据规定,当事人同意仲裁即视为同意按照仲裁规则进行,但另有约定且仲裁委员会同意的从其约定。涉外仲裁机构确定争议的实体权力义务关系,判定适用的法律规范,不适用仲裁地的冲突规则。
(一)我国涉外仲裁中的程序法律适用:
我国涉外仲裁中的程序法律适用,是指我国涉外仲裁机构根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以及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对争议案件进行审理时所适用的程序性法律规范。
根据规定:“凡当事人同意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均视为同意按照本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且仲裁委员会同意的,从其约定。”
(二)我国涉外仲裁中的实体法律适用:
我国涉外仲裁中的实体法律适用,是指涉外仲裁机构依据当事人的仲裁审理涉外争议案件时,确定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实体权力义务关系,判定争议是非曲直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涉外仲裁机构没有义务适用仲裁地的冲突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五条
延伸阅读
涉外仲裁法律适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涉外仲裁法律适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在涉外仲裁中,法律适用的选择对于争端解决的结果至关重要。目前的现状是,涉外仲裁的法律适用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影响因素包括国际公约、国内法律、当事人选择的法律适用、仲裁庭的决定等。国际公约对法律适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解释和适用的困难。国内法律的规定也会对涉外仲裁的法律适用产生影响。当事人的选择权是一项重要因素,他们可以通过合同条款或协议选择适用的法律。最后,仲裁庭的决定也会对法律适用产生影响,其决策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综上所述,涉外仲裁法律适用的现状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和相关法律规定。
结语:涉外仲裁中的法律适用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同意按照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但另有约定且仲裁委员会同意的,可以从其约定。涉外仲裁的法律适用受到国际公约、国内法律、当事人选择和仲裁庭决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选择适用法律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和相关法律规定。因此,涉外仲裁法律适用的现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七章 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 第六十五条 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的仲裁,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七章 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 第七十三条 涉外仲裁规则可以由中国国际商会依照本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七章 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 第六十七条 涉外仲裁委员会可以从具有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专门知识的外籍人士中聘任仲裁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涉外仲裁的法律适用

(一)我国涉外仲裁中的程序法律适用我国涉外仲裁中的程序法律适用,是指我国涉外仲裁机构根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以及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对争议案件进行审理时所适用的程序性法律规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规定:“凡当事...查看全文

涉外仲裁法律适用

法律分析: 凡当事人同意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均视为同意按照本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且仲裁委员会同意的,从其约定。仲裁庭在选择适用法时,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2、与合同最密切联系的原则;3...查看全文

我国涉外离婚法律适用现状

涉外离婚法律适用及规定: 我国涉外离婚可通过协议或诉讼办理。协议离婚可选择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诉讼离婚适用法院地法律。涉外离婚法律依据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对于中国公民与外国公民的离婚...查看全文

涉外仲裁中的法律适用是怎样的?

律师分析: 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的,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查看全文

涉外仲裁的定义、法律依据和适用范围

涉外仲裁是指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涉外仲裁机构依法对当事人之间的争执居中决断的制度。涉外仲裁的原则包括协议原则、公平原则、独立裁决原则、保密审理原则和参照国际惯例原则。涉外仲裁主要用于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查看全文

涉外仲裁中的实体法律适用原则有哪些

法律解析: 涉外仲裁中的实体法律适用原则如下:1、当事人选择仲裁实体法原则。2、依冲突规则或者密切联系确定实体法的原则。3、适用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原则。 【法律依据】: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查看全文

涉外仲裁中的实体法律适用原则有哪些?

律师分析: 涉外仲裁中的实体法律适用原则如下:1、当事人选择仲裁实体法原则。2、依冲突规则或者密切联系确定实体法的原则。3、适用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原则。 【法律依据】: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查看全文

涉外仲裁中的实体法律适用原则有哪些

法律分析:涉外仲裁中的实体法律适用原则如下:1、当事人选择仲裁实体法原则。2、依冲突规则或者密切联系确定实体法的原则。3、适用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原则。法律依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第...查看全文

涉外仲裁适用于哪些纠纷?

律师分析: 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的,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查看全文

涉外仲裁适用于哪些纠纷

法律分析: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的,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查看全文

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

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原则是什么 (一)物之所在地法原则 物之所在地法是指作为物权法律关系客体的物的所在地法律,该原则最早只在不动产物权方面适用,那时的动产物权多依当事人属人法。从本质上来看,适用物之所在地法是物权本身的性质所提出的要...查看全文

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

法律分析: 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为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查看全文

涉外继承的适用法律

继承涉外问题需注意,法定继承应适用被继承人经常居所地法律,不动产继承应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遗嘱继承应符合遗嘱人所在国法律,遗嘱可被认定有效。...查看全文

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

涉外婚姻:1、“结婚条件”,适用当事人共同居住地法律;没有共同居住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地法律;没有共同国籍,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或者国籍国缔结婚姻的,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2、“结婚手续”,符合婚姻缔结地法律...查看全文

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

一、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涉外合同诉讼适用的法律如下:1.买卖合同,适用合同订立时卖方住所地法;如果合同是在买方住所地谈判并订立的,或者合同明确规定卖方须在买方住所地履行交货义务的,适用买方住所地法。...查看全文

涉外仲裁怎样适用冲突规范

(一)我国涉外仲裁中的程序法律适用我国涉外仲裁中的程序法律适用,是指我国涉外仲裁机构根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以及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对争议案件进行审理时所适用的程序性法律规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规定:“凡当事...查看全文

仲裁适用什么法律

一、仲裁适用范围有哪些 1、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包括国内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组织: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有权处分的:三是仲裁范围必须是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合同纠纷是捐经济活动中,...查看全文

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 一、我国涉外一般侵权的法律适用 1、侵权行为地法原则、当事人共同属人法原则和双重可诉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查看全文

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

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 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原则 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原则主要包括侵权行为地法原则、法院地法原则及重叠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和法院地法原则三种。 1、侵权行为地法原则 侵权行为地法原则,指侵权行为是否成立以及侵权责任...查看全文

涉外继承适用的法律标准?

律师解答: (1)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2)中华人民共和国订有条约、协定的,按条约、协定办理。处理涉外遗嘱继承,我国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适用规定,实践中多参照一般民事行为和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