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探讨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有联系,超过仲裁时效即丧失胜诉权。因此,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需在规定期限内申请仲裁并提起诉讼,以确保权益得到保护。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根据上述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进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决书;②当事人对劳动争议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的关系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的法律制度。仲裁时效是指具有诉讼权利能力的当事人,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而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对仲裁前置的诉讼案件,究竟应适用哪个法定期间?我国《仲裁法》则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法》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没有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就适用该规定的行使权利的法定期间。因此,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是有联系的,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寓于仲裁时效之中。
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仲裁时效即丧失胜诉权
就劳动争议案件而言,只要当事人申请了仲裁,仲裁裁决书送达后15天内向法院起诉,法院就应当立案受理,不应当通知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如果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了仲裁时效,仲裁委裁定不予受理,而法院以其未超过诉讼时效受理,并对其实体进行了裁决,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2条对仲裁时效为60天的规定就失去了意义,劳动争议仲裁也就形同虚设。所以,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了仲裁时效即丧失了胜诉权。
延伸阅读
结语: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是不可或缺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3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的前提是仲裁委员会作出了裁决书,当事人不服并在规定期限内起诉。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有着密切关联,根据《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超过仲裁时效即丧失了胜诉权。劳动争议案件的顺利进行需要遵守时效规定,确保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调解与仲裁的关系探讨

调解达成协议后一般不进行仲裁程序,但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若在调解期限内未达成协议,当事人可申请仲裁;若达成协议后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申请仲裁;若涉及拖欠劳动报酬等事项,劳动者可凭调解协议书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与诉讼的关系

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强制前置程序,只有在经过仲裁,或者仲裁机构出具了不予受理等文书后,才可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关于劳动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我为您详细解答。一、劳动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是什么...查看全文

探讨劳动关系确认诉讼的仲裁时效适用问题

不同观点:劳动关系确认之诉是否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一方认为应适用仲裁时效,以防止权利人滥用权利;另一方认为不适用仲裁时效,因劳动关系确认仅涉及事实认定,不涉及具体权益纠纷,且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的时效概念不同。...查看全文

探讨劳动关系仲裁的时效性

劳动关系仲裁有时效限制,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1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确认劳动关系的劳动诉讼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费记录、工作证、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和劳动者证言等。用人单位应...查看全文

社保缴纳问题与劳动仲裁的关系探讨

社保缴纳问题可申请劳动仲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成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与合同成立关系探讨

合同不成立产生纠纷,适用诉讼时效。当事人可通过和解、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如不行,可仲裁或起诉。某些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合同不能成立需主体适格、意思一致、合同标的、法定形式。合同不成立可通过诉讼、调解、和解解决纠纷。...查看全文

仲裁和诉讼的关系

仲裁和民事诉讼都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 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或者争议发生之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方做出裁决,争议双方有义务执行该裁决,从而解决争议的法律制度。 民事诉讼,就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查看全文

劳务关系的劳动仲裁问题探讨

劳动仲裁范围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涉及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内容、经济纠纷等各类劳动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查看全文

关系的探讨与实践

档案和党组织关系可以分开转,也可以一起转,具体程序因地而异。如果选择分开转,可以转回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党组织。若档案和党组织关系不一致,党组织材料需从档案中取出,由自己转入的党组织办理手续。若一起转,党组织材料可与档案一起寄送。...查看全文

仲裁与诉讼、调解的关系是怎样的

法律解析: 仲裁与诉讼有如下关系:1.仲裁与诉讼之间是或裁或审的关系。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选择由仲裁机构仲裁的,人民法院则失去了对该双方当事人争议案件的管辖权,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查看全文

仲裁与诉讼、调解的关系是怎样的?

律师分析: 仲裁与诉讼有如下关系:1.仲裁与诉讼之间是或裁或审的关系。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选择由仲裁机构仲裁的,人民法院则失去了对该双方当事人争议案件的管辖权,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查看全文

诉讼与仲裁的区别与联系

诉讼和仲裁的区别及法律规定。仲裁适用于合同和财产权益纠纷,需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诉讼适用于公民、法人和组织之间的民事诉讼,需满足特定条件。...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规定与合同成立关系探讨

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合同不成立时不存在诉讼时效。但是,如果在合同不成立后产生了纠纷,那么就适用诉讼时效。换句话说,诉讼时效仅在合同纠纷产生后才起作用。因此,当事人应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确保合同...查看全文

探讨劳动关系确认的仲裁时效限制

劳动关系仲裁有时效限制,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申请仲裁不受时效期间限制。确认劳动关系需满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仲裁与诉讼有何关系?

劳动纠纷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是劳动争议诉讼应当严格执行仲裁前置制度,人民法院在运用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在某些环节上,应当以劳动争议程序规范在诉讼阶段的特殊规定,来影响和改变某些民事诉讼程序原有的规范。 劳动争议的仲...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中的反诉探讨

劳动仲裁中可以提起反诉。劳动仲裁反诉是指在已开始的劳动仲裁或诉讼程序中,被诉人向申诉人或被告向原告提出的一种独立的反请求,目的是抵销或吞并对方的仲裁或诉讼请求。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的技巧包括了解案情、确定管辖权、撰写申请书、准备证据并...查看全文

劳动者维权途径仲裁与诉讼的关系

法律分析:联系: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强制前置程序,只有在经过仲裁,或者仲裁机构出具了不予受理等文书后,才可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1、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动争议当事人须...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与纠纷的关系

没有合同不一定算买卖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的前提是必须有合同。买卖合同纠纷的原因包括商品质量条款未约定或约定不明,商品交接及货款支付未约定或约定不明,违反诚信原则,以及未考察主体资格或偿债能力。...查看全文

克数与罪刑关系的探讨

根据具体情况,贩毒几克判死刑需综合考虑。最高刑罚为死刑,鸦片不少于1千克、海洛因和甲基苯丙胺不少于50克、其他毒品达到“数量大”的程度。判死刑并非贩毒数量达标即判,还需考虑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等因素。...查看全文

探讨遗弃与死亡的关系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无法独立生活的人,拒绝承担扶养义务且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一经定罪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遗弃行为导致过失致人死亡应以遗弃罪论处,因遗弃行为的主观方面属故意,而过失致人死亡属过失。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