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144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第144条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不公平等情况下被撤销。然而,撤销权会在一定条件下消失,如超过规定的时间限制或明确放弃撤销权。
一、民法典第144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智力发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障碍,不能认清自己的行为后果。如果让其实施行为,则可能既不利于行为人自身利益的保护,也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这种情况下的民事主体实施行为的范围受到限制,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哪些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撤销?
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5、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撤销权消失的情形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延伸阅读
结语:民法典第144条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无效性。该条款的目的是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并防止损害他人的利益。此外,根据法律,基于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或显失公平等情形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被撤销。然而,撤销权也有消失的情形,如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或明确放弃撤销权。以上是对相关条款的简要解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一百三十八条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章 一般规定 第三百二十九条 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第144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公民应当按照现行法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履行法律义务,公民有义务学习相关法律。那么民法典第144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以下由为您一一解答,希望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查看全文

刑诉法144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88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了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同时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下,按照其规定执行。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该规定适用于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但其他...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44条

根据《民法典》第144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三种情况:一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二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三是由于智力或精神健康原因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需要注意的是,醉酒导致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情况不属于无...查看全文

民法典191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法律分析:第一百九十一条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规定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查看全文

民法典46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四十六条: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一)下落不明满四年;(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请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时间的...查看全文

民法典47条具体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四十七条:对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死亡,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失踪,符合本法规定的宣告死亡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宣告死亡。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那么,民法典47条具...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72条的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依据本条规定,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无权代理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88条的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3条的内容是什么?

_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民法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开篇对自然人和法人进行了详细规定和阐述。我国民...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88条的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受损害或应当知道受损害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延长。诉讼时效起算时,保险人应在30天内核定赔偿或给...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217条的内容是什么

法律解析: 规定的是好意同乘的责任承担问题,发生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的情况下,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 非...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217条的内容是什么?

律师分析: 规定的是好意同乘的责任承担问题,发生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的情况下,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 非...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02条都有哪些具体内容?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对于各种民事法律行为做了具体规定,相比于《民法通则》对于各项民事行为的规定更加具体,使得很多的民事行为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通过解读《民法典》第102条我们可以知道非法人组织的内容和特征,明确了...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十条是什么内容

民法典第十条规定了处理民事纠纷的原则,依法处理,无法适用法律的情况下可适用习惯,但不能违背公序良俗。解决机制包括自力救济(自决与和解)、社会救济(调解与仲裁)以及公力救济(诉讼与行政裁决)。自力救济是指当事人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查看全文

刑法第300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刑法对于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迷信破坏国家法律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设定了相应的刑罚。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查看全文

刑法第251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中国刑法第251条规定了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罪行,并明确了相应的刑罚。该罪行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严重行为。中国法律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和合法权益,禁止对任何民族...查看全文

刑法第111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刑法第111条对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解释了该罪行的定义和刑罚,一般情况下判处5-10年有期徒刑,情节轻微者可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恶劣者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刑法第206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伪造或出售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刑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2-20万元罚金;数量较大或有严重情节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数量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50万元...查看全文

刑法第82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根据《刑罚》第82条的规定,犯罪分子的假释程序应依照《刑罚》第七十九条的规定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