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144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律师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公民应当按照现行法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履行法律义务,公民有义务学习相关法律。那么民法典第144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以下由为您一一解答,希望能帮助您解决问题。

一、民法典第144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4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智力发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障碍,不能认清自己的行为后果。如果让其实施行为,则可能既不利于行为人自身利益的保护,也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这种情况下的民事主体实施行为的范围受到限制,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和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0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1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成年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与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4条规定,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注意事项
      1、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与子女生活方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可以责令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2、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监护人明确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监护人不明确的,法律规定由顺序在前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3、对于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由于监督责任已转移到幼儿园、学校、医院,如果这些单位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以上就是整理的民法典第144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4条主要表达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相关规定,既然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即该民事行为无法律效力。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第144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144条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不公平等情况下被撤销。然而,撤销权会在一定条件下消失,如超过规定的时间限制或明确放弃撤销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44条

根据《民法典》第144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三种情况:一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二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三是由于智力或精神健康原因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需要注意的是,醉酒导致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情况不属于无...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47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重大误解是可撤销行为的一种。重大误解是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法定撤销事由,除了重大误解之外法定撤销事由还有:欺诈、显失公平等。...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法律分析: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的内容是:_x000D_ 1、禁止包办、买卖婚姻等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以及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_x000D_ 2、禁止家庭暴力;_x000D_ 3、禁止重婚、与他人同居。法...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580条规定的内容

一、民法典第580条规定的内容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499条规定内容

现在已经对商业公寓产权50年后要交多少钱,已经有明确的说法了。有相关规定内容。补的费用不会超过5位数,最低不得低于15.6元/平米,就是32方的房子只需补交499元。...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72条的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依据本条规定,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无权代理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88条的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受损害或应当知道受损害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延长。诉讼时效起算时,保险人应在30天内核定赔偿或给...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217条的内容是什么

法律解析: 规定的是好意同乘的责任承担问题,发生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的情况下,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 非...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217条的内容是什么?

律师分析: 规定的是好意同乘的责任承担问题,发生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的情况下,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 非...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3条的内容是什么?

_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民法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开篇对自然人和法人进行了详细规定和阐述。我国民...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88条的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十条是什么内容

民法典第十条规定了处理民事纠纷的原则,依法处理,无法适用法律的情况下可适用习惯,但不能违背公序良俗。解决机制包括自力救济(自决与和解)、社会救济(调解与仲裁)以及公力救济(诉讼与行政裁决)。自力救济是指当事人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查看全文

《民法典》137条的规定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137条规定了对话方式和非对话方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以及数据电文形式的特殊情况。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需送达给对方才生效,如要约、通知等;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无需送达即生效,如遗嘱、抛弃动产等。对话方式采取了解主义,即相...查看全文

民法典1042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法律分析:《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的内容具体如下:我国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第八条内容是什么?

第八条民法典:民事主体应遵守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包括社会利益与道德观念。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应用,具有灵活性,可处理各种新问题。当无禁止性法律规定时,法院可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行为无效。法...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的是什么内容

法律分析:《民法典》(自2023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价值 这一条文最重要的法律价值,就是保护善意救助者不受民事责任追究。为鼓励公民对不负救助义务...查看全文

刑诉法144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88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了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同时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下,按照其规定执行。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该规定适用于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但其他...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