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员侵权,不能起诉雇员,起诉雇主

律师回答

雇佣关系主体之间产生劳动纠纷,有三条路径可以去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是可以自行协商解决纠纷;二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三是可以提起仲裁。这三种途径部分先后,可以随意选择。如果雇员在工作期间遭受人身损害,雇主要承担无过错责任,即雇主应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一、雇员放弃追责肇事者的权利与雇主有关吗?雇员放弃追责肇事者的权利同样及于雇主。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之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二、雇佣关系中人身损害赔偿。1、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2、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3、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4、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5、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6、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帮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赔偿权利人请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7、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8、帮工人因第三人侵权遭受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不能确定或者没有赔偿能力的,可以由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9、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三、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规定(一)佣关系中的赔偿问题我国在《民法典》第一编总则未将雇佣关系中的损害赔偿纳入特殊侵权行为范畴,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5条的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佣的人员在进行雇佣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把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纳入“特殊侵权”部分。由此可见,我国已把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民事责任归入特殊侵权行为责任。(二)《民法典》第七编侵权责任“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虽然规定提供劳务的雇员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的雇主承担侵权责任,但并没有否定雇主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雇员的追偿权。(三)《民法典》第七编侵权责任并没有否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雇主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对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雇员行使追偿权的相关规定。因此,雇员致人损害时,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再向有过错的雇员追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雇主起诉雇员赔偿到哪起诉?

一、雇佣侵权责任纠纷受诉法院是哪个?      雇佣侵权责任纠纷受诉法院是侵权行为及人民法院。在雇佣活动中,产生侵权行为,造成...查看全文

雇员同时起诉雇主和保险企业?

法律解析: 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也就是说第三人和雇主都有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雇员同时起诉雇主和保险公司?

律师分析: 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也就是说第三人和雇主都有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雇员受伤起诉雇主有没有时效

法律分析:一、雇员受伤起诉雇主有没有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查看全文

雇员交通事故获赔后起诉雇主?

律师分析: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雇员同时起诉雇主和保险企业?

律师解答: 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也就是说第三人和雇主都有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雇员交通事故获赔后起诉雇主

法律分析: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查看全文

雇员交通事故获赔后起诉雇主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本文关联的相关法...查看全文

雇员侵权雇主追偿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受损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而“重大过失”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责任人在法律行为能力范围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或...查看全文

雇主与雇员权利义务

长期合同满10年无法随意解除,除非劳动者违反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与其他单位同时建立劳动关系、法律规定导致合同无效或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雇主责任与雇员权益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如果在给私人老板打工的过程中受伤,应该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工伤认定,并要求老板按照工伤进行赔偿。如果用人单位不承认与员工存在劳动关系,而员工又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则可以按照雇佣关系中人身损害赔偿的要求...查看全文

雇员侵权雇主需承担哪些责任?

雇主应当与雇员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雇主应与雇员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同...查看全文

雇佣与侵权能一并起诉吗

法律分析:雇员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侵权行为造成人身伤害的,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雇主承担责任的,可以向第三人追偿。所以雇员不能同时要求雇主与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 【个人劳务关系中...查看全文

雇主有权向雇员追偿吗

法律分析: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查看全文

雇员对外侵权雇主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雇主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查看全文

雇员对外侵权雇主承担什么责任

雇主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查看全文

2024雇员与雇主连带侵权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一、2023雇员与雇主连带侵权如何赔偿雇主与雇员共同承担侵权责任的,要依据双方责任的比例进行赔偿,雇主承担了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查看全文

雇主如何解除雇员

合法解雇员工需遵循程序,不得违反法律。通知员工并报告工会组织是必要步骤。性别、种族、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不得成为解雇的原因,应遵循平等原则。...查看全文

雇主不给雇员发工资怎么维权

法律分析:一、雇主不给雇员发工资怎么维权1、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2、还可依据劳动...查看全文

雇主欠雇员工资如何维权?

私人包工头欠钱不还,可通过协商、申请支付令或起诉解决。根据《民事诉讼法》,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债务人未清偿可申请强制执行。另外,根据《民法典》,起诉时效期限为三年,自权利受损害之日起计算。起诉条件包括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原告、...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