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拖欠购房款项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

律师回答
摘要:购房人迟延付款的后果及解除购房合同的条件。购房人迟延付款需满足债务存在、履行可能、履行期已届满、可归责于购房人、无正当理由等要件。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三个月仍未履行,请求解除合同的可获支持,但另有约定除外。法律未规定或无约定时,催告后解除权合理期限为三个月,未催告则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解除权消灭。买方逾期付款可有机会终止或解除购房合同,但需催促并保存相关证据以达到解除合同的条件。
购房人迟延付款有什么后果?
购房人迟延付款,是指购房人在履行期限到来时,能够履行而没有按期履行付款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
(一)须有债务存在;
(二)履行须为可能;
(三)须债务履行期已届满;
(四)须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未履行;
(五)须无法律上的正当理由。
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应当在解除权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买方逾期付款可以解除购房合同吗
房屋买卖合同签订之后,任一方不得随便终止或解除合同。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房价的上涨速度很快,房主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的情况非常普遍,有些房主甚至主动要求以双倍返还定金为代价,终止或解除房屋买卖协议。
这种情况下,法院在审理时,首先审查协议是否具备继续履行条件,以及守约方是否愿意继续履行协议。如果买房是守约方,而且坚持继续履行协议,而且协议也具备履行条件,法院通常会判决合同继续履行。但是并不是说房主就很难解除买卖合同了,在有些条件下,特别是买方逾期付款的情况下,房主还是有机会终止或解除协议的。
如果遇到买方逾期付款等违约情形,要及时催促,必要时上诉至法院,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尤其是文字和录音证据,以便在诉讼中达到解除合同的条件。
延伸阅读
结语:购房人迟延付款会导致一系列后果。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买受人在催告后三个月内仍未支付购房款,卖方有权请求解除合同。然而,如果双方另有约定,则需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或未经催告,解除权应在解除权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否则解除权将消失。因此,买方逾期付款可能导致卖方解除购房合同,但具体情况需根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决定。在遇到违约情形时,及时催促并保存相关证据,必要时可上诉至法院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购房者逾期付款会面临哪些风险?

房地产交易中未按期付款的违约责任规定:现售房地产需支付违约金,并承担赔偿责任;预售房地产需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第577条和578条,未履行合同义务或不符合约定的一方应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若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查看全文

购房者延迟支付购房尾款会面临哪些风险?

购房尾款晚交是否有违约金要根据购房合同来看,如果合同没有要求交付违约金,则无需支付。但如果合同规定了具体限期和违约金金额,则需按合同履行。法律规定,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仍需履行债务。...查看全文

购房者拖欠购房款项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购房人迟延付款的后果及责任承担:购房人迟延付款构成违约,需承担相应责任。对于现售房,购房人需支付违约金和赔偿责任;对于预售房,金额超过50%的应支付延期付款违约金,不足50%的可要求支付违约金。若购房人超过90天仍未付款,卖方可解...查看全文

购买期房可能面临哪些风险?

购买期房存在延期交房、质量问题和配套设施等风险,选择信誉好的开发商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权益是规避风险的建议,同时需注意开发商宣传与实际交房情况的差距以及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查看全文

购买期房可能会面临烂尾风险

购房者遇到期房烂尾事件,需保留合同资料,与开发商、银行、保险公司进行交涉。如烂尾只是暂时的,需继续偿还房贷。若烂尾情况长期存在,可与银行协商终止购房合同和房贷合同,因无现房可取得,继续还贷无意义。...查看全文

购买期房将面临哪些风险

购买期房对消费者而言,可能面临的风险有延期交房问题,商品房的质量问题,小区的配套问题等。这些风险有些是由于开发商自身的经营造成的,有些是由于开发商自身无法克服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从期房变成现房的过程中,内外因素的变化,尤...查看全文

购房者拒绝收房可能会面临哪些后果?

购房者延迟收房将承担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以及相关费用,而开发商不承担延期交房的违约责任。购房者有正当理由拒收房屋时,开发商应承担延期交付的违约责任。建议购房者在验房时严格把关,如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若购房者延迟收房无正当理由,开...查看全文

购房者要规避哪些购房风险

购房者应避免相信宣传资料上的广告以及销售人员所做出的口头承诺。房地产开发公司超过合同约定的期限没有给购房者交房房屋,应承担违约责任。房地产开发商超过合同约定的期限没有给购房者办理房地产权证书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购房者不可仅以房屋...查看全文

管理层收购会面临哪些风险?

并购中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违反法律规定和反收购风险。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双方隐瞒不利因素,导致并购后产生不利后果。违反法律规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信息披露、强制收购、程序合法性和一致行动等方面的不合规,导致并购失败。反收购风险则...查看全文

深入解破个人购房到底会面临哪些风险

个人购房可以看作是个人投资房地产的一种方式,个人购房所面临的风险,也就是投资房地产所面临的风险。所谓风险,从房地产投资的角度来讲,是指投资的实际收益与期望的或要求的收益偏差。当实际收益超出预期之益时,我们就称投资有增加收益的潜力;...查看全文

购房者需要支付哪些购房款项?

购买新房子需要支付的税费包括契税和房产税。契税和房产税是房屋权发生变更时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和每年需要缴纳的税款。契税是对房地产产权的变动征收的一种专门的税种,而房产税则是对所有拥有房产的人征收的税款。在购房过程中,购房者...查看全文

购房者拖欠购房款项的违约责任是什么?

买方逾期支付房款时,卖方有权要求继续付款,支付利息或逾期付款违约金,并可以解除合同;如果买方使用银行贷款支付部分房款,但银行未能足额放贷,买方仍需承担逾期付款的责任。...查看全文

购房可能会遭遇哪些法律风险

购房可能会面临的法律风险包括开发商故意隐瞒无开发资格或无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事实,导致对外销售的房屋为非法建筑或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房屋;开发商恶意搭售商品房,特别是在房价价位高时,通过在合同中设定不允许购房人在实际面积超过约定面积一...查看全文

欠债被起诉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

欠债被起诉后果:法院判决后债务人应履行还款义务,否则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民事判决必须履行,拒绝履行可申请执行。迟延履行金钱义务需加倍支付利息,其他义务需支付迟延履行金。...查看全文

逾期交房能给购房者带来哪些风险?

逾期交房可解除合同,但解除权有效期一年。购房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办理手续。购房者可根据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如无约定或违法情形,按相关法律处理。购房者可追究开发商违约责任,违约金按租金标准确定。催告后给予开发商三个月合理期限,期满仍不...查看全文

购房者逾期付款可能承担的风险

《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十七条确定了商品房买卖合同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的标准。逾期付款的违约金按未付购房款总额计算,参照中国人民银行逾期贷款利息标准。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违约金按逾期期间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查看全文

断供的购房者将面临哪些后果

法律分析:断供的购房者将面临的后果有:断供一天不会计入不良还款记录;断供1-3个月银行可以通过短信、电话、信函进行,同时面临逾期罚息;断供3个月以上银行有权依据实际情况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拍卖房产。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丢失购房合同会对购房产生哪些风险?

购房合同丢失并不会带来重大风险,可以进行补办,效力与原合同相同。一般合同为一式两份,一方丢失可与对方商议补写,或通过转账、聊天记录等证据证明购房行为。合同效力确定后即生效,丢失不影响权利义务关系。...查看全文

企业未购买五险一金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社保登记违法行为,社保部门可责令改正,限期内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将面临罚款,罚款金额为应缴社保费的一倍至三倍,并对相关负责人员处以500元至3000元的罚款。...查看全文

哪些房屋不能购买,怎么化解购房风险

本文介绍了购房者在购房时需要了解的限制条件以及如何化解购房风险。购房者在购房时需要关注开发商的合法性、房屋产权状况、物业管理情况以及购房合同的具体内容。同时,可以请教律师或了解相关知识,以降低购房风险。...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