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48小时的抢救是否算工伤?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者抢救超过48小时后不算工伤,但超过48小时抢救死亡属非因公死亡。亲属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非因公死亡期间的待遇。工伤包括工作时间和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以及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工伤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
要看情况的,如果劳动者抢救超过48小时后就不算工伤的,但是如果超过48个小时抢救死亡的,属于非因公死亡,劳动者的亲属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非因公死亡期间的待遇。法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工伤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延伸阅读
超过48小时的抢救是否会影响工伤认定?
超过48小时的抢救对工伤认定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因工作原因造成的身体损害。对于超过48小时的抢救情况,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抢救的时效性与工伤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评估,如果抢救是因为工作导致的伤害,超过48小时的抢救可能会弱化因果关系的证明。其次,抢救的时长可能反映出伤势的严重程度,对于工伤认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最后,具体的工伤认定标准可能因地区和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因此,超过48小时的抢救情况会对工伤认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具体结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进行评估和判断。
结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管理条例》第十五条明确了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发生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情况,应被视同工伤。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情况也应被视同工伤。然而,超过48小时的抢救对工伤认定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具体的工伤认定结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进行评估和判断。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抢救时间超过48小时算工伤吗

法律分析: 抢救时间超过48小时不算工伤。依据相关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所以在抢救时间超过48小时的,不应该算作为工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职...查看全文

抢救时间超过48小时算工伤吗

法律分析: 职工的抢救时间超过48小时,而抢救无效死亡的,一般不算工伤。依据相关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所以在抢救时间超过48小时的,不应该算作为工伤。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工伤抢救超过48小时算不算工亡

超过48小时死亡的,就不能算工伤了。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内,突然发生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待遇。因此必须是在48小时以内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能算工伤,超过48小时了,不属于工伤,不...查看全文

工伤抢救超过48小时算不算工亡?

律师分析: 超过48小时死亡的,就不能算工伤了。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内,突然发生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待遇。因此必须是在48小时以内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能算工伤,超过48小时了,不...查看全文

抢救超48小时算不算工伤

法律解析: 抢救超过48小时死亡的,不能视同工伤。员工受伤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算为工伤,但48小时之后,坚持继续实施抢救所花费用,不算在工伤赔偿之内。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查看全文

抢救超48小时算不算工伤?

律师分析: 抢救超过48小时死亡的,不能视同工伤。员工受伤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算为工伤,但48小时之后,坚持继续实施抢救所花费用,不算在工伤赔偿之内。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查看全文

抢救超过48小时算什么

一、抢救时间超过48小时算工伤吗 1、抢救超48小时的疾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发生的,认定为工伤。下班之后发生并在48小时之内死亡的,即使疾病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工作原因,亦不能认定为工伤。 2、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查看全文

48小时抢救无效算工伤

法律分析: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查看全文

48小时抢救无效算工伤?

律师分析: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事主体的...查看全文

超过48小时不算工伤

超过48小时不能算工伤。工伤和视同工伤有不同属性。工伤是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伤害,视同工伤则不具备这一特点。视同工伤的情况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参与抢险救灾等活动受伤,以及军队伤残复发。...查看全文

抢救48小时后死亡算不算工伤

一、抢救超48小时算不算工伤 1、抢救超48小时死亡的,一般不算工伤。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认定为工伤。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查看全文

发生疾病抢救48小时不算工伤?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 应重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关于“视同工伤”的规定,取消48个小时的时间规定。同时,...查看全文

发生事故后被抢救48小时是否算作工伤?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前提条件是该疾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发生,若是下班之后发生并在48小时之内死亡的,即使疾病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工作原因,原则上亦不能认定为工伤。反之,如果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发生的...查看全文

工作时间超过48小时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工伤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从事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患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受伤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等情形。同时,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经抢...查看全文

工伤超过48小时死亡还算工伤吗

超过48小时是否属于工伤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是因工作的原因而发生的工伤不管是多久就可以按工伤处理,但如果不是因工伤而发生的疾病,只要超过了四十八小时不能认定为工伤。 一、超过48小时不属于工伤吗? 其实要根据实际...查看全文

为什么超过48小时不算工伤

超过48小时是不能算工伤的。 48小时视同工伤,是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作出的规定,而不是对工伤作出的规定。 工伤与视同工伤二者的属性是不同的。工伤的根本特点在于三工:工作时间内、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其核心点是伤害由工...查看全文

为啥超过48小时死亡不算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司法解释: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算工伤。认定工伤需考虑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及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起算时间为医疗机构初次诊断时间。死亡工伤认定按《工伤保险条例》第三章规定,包括工作时间内事故伤害、预备性或...查看全文

无救治可能下因坚持抢救超48小时死亡,可否认定“视同工伤”?

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海淀法院”)获悉,近日,该院审结一起关于“视同工伤”认定的行政案件。      该案中,郭女士生前系某公司职工。某日早上8...查看全文

工伤超过48小时死亡怎么办?

律师分析: 如果是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伤,抢救超48小时无效死亡的,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为工伤,进而按工伤待遇享受工亡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查看全文

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工伤认定标准是什么

法律解析: 对“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为工伤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定: 1、死者是否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 2、是否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48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