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卫是犯罪还是过失犯罪?

律师回答

构成假想防卫是过失犯罪。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并且已经造成危害结果的,这样的防卫是过失犯罪。
一、过失犯罪不是都要有危害结果吗
过失犯罪是一定要有危害结果发生的,如果过失行为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就不会构成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二、间接犯罪什么意思
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三、防卫把人捅死了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防卫把人捅死是否有罪分情况而定:
1、如果是一般防卫,因为防卫行为而杀人,构成防卫过当的,那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通常会减轻或免除处罚;
2、如果是特殊防卫,也就是针对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等行为做出的防卫,那么不存在防卫过当,即使杀死人,也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一般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的行为,也包括一些侵害人身财产、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对于精神病人所为的侵害行为,一般认为可实施正当防卫。但是并非针对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例如贪污罪、渎职罪等不具有紧迫性和攻击性的犯罪,一般不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不法侵害应是由人实施的,对于动物的加害动作予以反击,原则上系紧急避险而非正当防卫。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如果防卫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那么就构成假想防卫。假想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如果其主观上存在过失,且刑法上对此行为规定了过失罪的,那么就构成犯罪,否则就是意外事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假想防卫是故意犯罪还是算过失犯罪呢

假想防卫属过失犯罪,不应以故意犯罪处理。《刑法》第14条规定,故意犯罪需明知行为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不能等同于假想防卫的故意。...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是过失犯罪吗

假想防卫是过失犯罪,假想防卫存在着过失。假想防卫不限于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的情形,还包括正当防卫过程中的防卫打击错误。而过失犯罪有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两种。【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是过失犯罪吗

法律分析:假想防卫是过失犯罪,假想防卫存在着过失。假想防卫不限于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的情形,还包括正当防卫过程中的防卫打击错误。而过失犯罪有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两种。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

假想防卫过失和意外的认定如下:1、假想防卫是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是否是过失犯罪

假想防卫指因认识上的错误而实施了防卫行为,造成损害的行为。有过失的可处过失犯罪,无过失的可视为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如因不能预见原因造成危害,也不负刑事责任。行为人应注意避免错误及危害结果的发生。需要注意,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处罚过失...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是故意还是算过失犯罪

假想防卫过失和意外的认定如下: 1、假想防卫是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 2...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假想防卫是过失犯罪,假想防卫不限于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的情形,还包括正当防卫过程中的防卫打击错误。假想防卫的法律性质取决事实认识错误,因此其罪责形式应按事实错误处理,且应按抽象的事实认识错原理的确定。 假想防卫是故意...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

防卫过当被视为一种过失犯罪,即在过失心理支配下实施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构成犯罪。犯罪过失指的是行为人在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情况下,由于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该危害的心理态度。而防卫...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

防卫过当被视为一种过失犯罪,即在过失心理支配下实施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构成犯罪。犯罪过失指的是行为人在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情况下,由于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该危害的心理态度。而防卫...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是否构成犯罪

假想防卫可以构成过失犯罪。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一、正当防卫的条件是?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起因条件。...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是否构成犯罪

假想防卫可能构成犯罪。依据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犯罪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是否构成犯罪

假想防卫可以构成过失犯罪。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1、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假想防卫主观上是出...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是否构成犯罪

法律分析:假想防卫可以构成过失犯罪。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是否构成犯罪

法律解析: 假想防卫可以构成过失犯罪。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是过失犯罪吗

法律分析: 防卫过当不一定属于过失犯罪,从司法实践来看,防卫过当行为触犯的罪名主要有(间接)故意杀人罪、过失致死罪、(间接)故意伤害罪和过失重伤罪。为了表明防卫过当的情况,在制作判决书时,应当注明因防卫过当而构成某种犯罪。 法律依...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是过失犯罪吗?

法律分析: 防卫过当不一定是过失犯罪。对防卫过当应根据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罪名。从司法实践来看,防卫过当行为触犯的罪名主要有(间接)故意杀人罪、过失致死罪、(间接)故意伤害罪和过失重伤罪。为了表明...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的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

法律分析:假想防卫过失和意外的认定如下: 1、假想防卫是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 ...查看全文

假想防卫:故意还是过失?

假想防卫:不构成故意犯罪,可构成过失犯罪。假想防卫的故意不等同于犯罪故意,因为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性质不明知。然而,假想防卫可能存在过失,导致损害或严重后果。在多数情况下,行为人应当注意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错误和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查看全文

过失防卫是否算作犯罪?

防卫过当属于过失犯罪,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应当预见可能发生社会危害的结果,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而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了过失犯罪的条件和责任。...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罪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法律分析:防卫过当属于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