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工伤赔偿:必须经过劳动仲裁吗?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赔偿需要先进行劳动仲裁,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保险待遇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必须先走劳动仲裁程序。受伤员工或其亲属可向属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需提供相关材料。根据《工伤认定办法》,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可延长。若需要省级社保部门认定的,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市级社保部门提出申请。
一、工伤赔偿是否必须劳动仲裁
工伤赔偿需要先劳动仲裁。
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发生争议,是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是前置程序。工伤不仲载不可以直接起诉,工伤需要依法进行工伤认定,根据工伤鉴定的等级对照《工伤保险条例》要求赔偿,需要走完劳动仲裁后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二、受伤后如何申报工伤
用人单位员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员工本人或亲属可向属地参保或企业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须携以下材料:
1、员工和用人单位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
2、《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
3、员工本人身份证和工作证(或工卡);
4、员工或用人单位伤(亡)事故情况材料(如实叙述事故发生经过);
5、有关旁证材料(如目击证人书面证明材料现场记录、照片、口供记录等);
6、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常住地址证明材料等(属交通事故的);
7、工伤认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8、受伤员工委托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属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工伤认定办法》第四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按照前款规定应当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根据属地原则应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延伸阅读
结语:工伤赔偿需要先劳动仲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必须按照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受伤后,员工或其亲属应向属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申请书、身份证等。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需要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则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2016修正):第三章 煤炭生产与煤矿安全 第三十七条 煤矿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鼓励企业为井下作业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赔偿必须先经劳动仲裁申请吗

工伤赔偿不必先通过劳动仲裁申请,劳动者可直接申请工伤认定。赔偿包括医疗费、工资补偿、伤残补助金等,具体金额根据情况确定。工伤劳动仲裁通常需要一年时间,但有中断和中止的情况。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申请。...查看全文

2023年:工伤赔偿是否需要经过劳动仲裁?

工伤赔偿需先劳动仲裁,工伤认定需提供相关材料。工伤争议属劳动争议,须依法劳动仲裁后方可提起民事诉讼。受伤员工或亲属可向劳动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供劳动合同、工伤申请书、身份证等材料。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若...查看全文

2023年工伤赔偿:是否需要经过劳动仲裁?

工伤赔偿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发生争议,需要按照劳动争议的程序处理。受伤员工或其亲属可向属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需提供相关材料。根据《工伤认定办法》,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查看全文

工伤赔偿必须仲裁吗

工伤赔偿可以选择仲裁,如果因为工伤赔偿而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当事人申请仲裁时,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查看全文

工伤赔偿必须仲裁吗

工伤赔偿不必要经过仲裁。如果因工伤赔偿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当事人需书面提交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的人数提交副本。...查看全文

工伤索赔是否必须经过仲裁

法律分析: 工伤不仲载不可以直接起诉。工伤需要依法进行工伤认定,根据工伤鉴定的等级对照《工伤保险条例》要求赔偿,需要走完劳动仲裁后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查看全文

2024工伤赔偿是否必须劳动仲裁

工伤赔偿需要先劳动仲裁。 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发生争议,是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是前置程序。工伤不仲载不可以直接起诉,工伤需要依法进行工伤认定,根据工伤鉴定的等级对照《工伤保险条例》要求赔偿,需要走完劳动仲裁后不服的可以依...查看全文

2023年劳动仲裁的必经程序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纠纷应先到劳动仲裁申请立案,开庭。如果不服裁决,才可以向人民法院上诉。最高院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劳动争议纠纷包括履行劳动合同纠纷、无书面合同纠纷和退休后的社保...查看全文

工伤必须先劳动仲裁吗

工伤纠纷必须先仲裁吗 工伤纠纷必须先仲裁。工伤问题属于劳动关系中的一种劳动争议情形,因此需要仲裁前置。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吗

法律分析:劳动纠纷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才能进行诉讼程序。当劳动仲裁委员会已经作出裁决并送达了裁决书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吗?

律师分析: 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单位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必经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单位单位调解委员会解决,也可...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吗

法律解析: 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单位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必经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单位单位调解委员会解决,也可...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吗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单位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必经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单位单位调解委员会解决...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吗?

法律解析: 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单位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必经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单位单位调解委员会解决,也可...查看全文

工伤赔偿必须先仲裁吗

法律分析:一、工伤赔偿必须先仲裁吗工伤赔偿需要先劳动仲裁。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发生争议,是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是前置程序。工伤不仲载不可以直接起诉,工伤需要依法进行工伤认定,根据工伤鉴定的等级对照...查看全文

2023劳动合同仲裁是不是必须经过的程序

劳动合同争议必须经过仲裁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仲裁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步骤。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应在...查看全文

必须经过仲裁吗?

劳动争议应先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裁决后方可起诉法院。仲裁申请需递交仲裁协议、申请书及副本。仲裁庭组成后通知当事人,开庭进行或根据材料裁决。仲裁庭可先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应及时作出裁决。...查看全文

工伤在法院起诉之前必须经过劳动仲裁吗

劳动纠纷必须要经过仲裁吗 劳动纠纷必须要经过仲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于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15天起诉到法院。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先进行劳动仲裁是属于该类案件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必...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必须经过仲裁程序吗

法律分析:劳动纠纷必须经过仲裁程序的,对劳动仲裁委员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查看全文

超过三年未交劳动合同必须要经过劳动仲裁吗

劳动纠纷必须要经过仲裁吗 劳动纠纷必须要经过仲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于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15天起诉到法院。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先进行劳动仲裁是属于该类案件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