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劳动法规定的后果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克扣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劳动者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要求限期支付工资并请求加付赔偿金。也可申请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工资必须按时足额支付,不得克扣或拖欠。劳动者还可根据情况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如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费等。但劳动者需主动维权,劳动监察部门不会主动介入。
一、克扣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吗?
克扣的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当按月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不得无故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
2、以未及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若仍想维持劳动关系的,可以只请求支付工资。
《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二、劳动者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有很多经营特别不规范的私营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非法克扣员工工资的行为,不过,如果因员工违反劳动纪律,扣除工资是对员工的正常惩罚,这样的话就并不违法。公司毫无正当的理由就扣员工的工资是法律上坚决不允许的,但工资被扣后自身不主动维权的,劳动监察部门也不会主动介入。
延伸阅读
结语:克扣工资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得无故克扣。劳动者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要求限期支付并可请求加付赔偿金。也可申请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和补偿金。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条例》,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拖欠。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费、违反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等。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采取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劳动者无需事先告知即可解除合同。违法克扣工资行为需劳动者主动维权,劳动监察部门将不主动介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 【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六条 【订立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违反劳动规定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解除需提前通知单位,根据试用期约定提前三天或无试用期提前三十天。违法解除合同可能导致赔偿,但单位难证损失。若不需要解除证明,影响就业可能较小。即使不去上班,仍需通知单位,否则劳动合同仍在履行中,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劳动关系。...查看全文

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法律后果

恶意讨薪不被明确为罪名,但可根据具体情节以敲诈勒索或寻衅滋事罪追究法律责任。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恶意讨薪可能触犯该法,被行政拘留,严重情节还可能触犯刑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行为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违反税法规定的后果是什么?

偷税逃税是违法行为,严重者属于犯罪。纳税是所有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不履行将面临刑事处罚。根据刑法,采取欺骗手段逃避缴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者,...查看全文

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未提供给劳动者的处罚措施及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劳动合同未给员工一份属于违法行为,需改正并赔偿损害。劳动合同应由双方协商一致,并在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各执一份。员工应在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需支付双...查看全文

违反劳动法有什么后果?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查看全文

我国宪法规定的违反后果是什么?

《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违反宪法的后果是直接违宪规范的宪法责任,即法律意义上的责任。立法机关制定的相关法律与宪法相违背时,立法机关要承担直接违宪所带来的宪法责任,一般以普通法律责任形式表现。宪法监...查看全文

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一般是指当劳动者具有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单方面与其解约,并且无需支付补偿金;如果因劳动者违法解约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还要...查看全文

违反裁定书规定的后果是什么?

裁定书生效后,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权利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期限为2年,从履行期限最后一日起计算。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6条和第239条。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包括申请、法院受理、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查看全文

违反法律规定的后果

违法行为将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具体视情况而定。民事责任包括合同和侵权责任,形式有财产和非财产责任,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精神损害赔偿等。行政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刑事责任则根据刑法规定,包括罚款、拘留、有...查看全文

违反合同定金规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合同定金违约赔偿标准及《民法典》对违约责任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当事人可约定违约金或定金条款,违约方应支付违约金或超过定金的损失赔偿。若约定的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法院可增加或减少违约金。《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至...查看全文

违反受贿罪规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受贿罪的处罚标准: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商业受贿罪的立案标准:数额较大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及违反规定的后果

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后果:用人单位未在用工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报酬不明确时,按规定标准执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应支付劳动者二倍工资;违反规定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支付劳动者二倍工资。...查看全文

违反劳动协议法37条会是什么后果?

律师解答: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后果,如果企业与员工签订了服务期协议,或者禁业限制协议,并且劳动者有违约行为的,企业可以根据相关协议追求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其次,如果员工自动离职确实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劳动者主张赔...查看全文

违反劳动合同法37条会是什么后果

法律解析: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后果,如果企业与员工签订了服务期协议,或者禁业限制协议,并且劳动者有违约行为的,企业可以根据相关协议追求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其次,如果员工自动离职确实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劳动者主张赔...查看全文

违反劳动合同法37条会是什么后果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后果,如果企业与员工签订了服务期协议,或者禁业限制协议,并且劳动者有违约行为的,企业可以根据相关协议追求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其次,如果员工自动离职确实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劳动者主张赔偿。...查看全文

违反劳动合同法37条会是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劳动者自动离职的后果,如果企业与员工签订了服务期协议,或者禁业限制协议,并且劳动者有违约行为的,企业可以根据相关协议追求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其次,如果员工自动离职确实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劳动者...查看全文

违反劳动合同法37条会是什么后果?

律师分析: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后果,如果企业与员工签订了服务期协议,或者禁业限制协议,并且劳动者有违约行为的,企业可以根据相关协议追求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其次,如果员工自动离职确实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劳动者主张赔...查看全文

劳动者违反约定解除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律师分析: 劳动者违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查看全文

劳动者违反约定解除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法律分析:劳动者违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查看全文

劳动者违反约定解除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劳动者违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