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劳资纠纷?

律师回答

一、和解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劳动争议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也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协议达成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或诉讼。二、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的调解:(一)劳动争议发生后的调解(二)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的调解(三)劳动争议诉讼过程中的调解三、仲裁不愿调解、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或者一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四、诉讼。

劳资纠纷解决途径

劳资纠纷解决途径具体如下:一、和解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劳动争议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也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协议达成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或诉讼。二、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的调解:(一)劳动争议发生后的调解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不能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二)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的调解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由仲裁庭或仲裁员主持,对劳动争议案件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三)劳动争议诉讼过程中的调解劳动争议诉诸诉讼的,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可以依自愿、合法原则,进行庭前调解、当庭调解、庭后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三、仲裁不愿调解、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或者一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四、诉讼诉讼程序时处理劳动争议的最后一道程序。

劳资纠纷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劳资纠纷怎么处理

作为劳动者,在面临劳资纠纷时,应当做到:首先,劳动者在劳资纠纷当中应当保持理性,坚持以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不可诉诸于非法手段;其次,劳动者应当积极主动地搜集证据,尤其注意搜集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及工资发放的证据,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社保缴费清单、员工花名册、工作证、考勤记录表等等;工资发放的证据包括银行流水、工资发放表、工资条等等;最后,搜集完这些证据后,劳动者可以向劳动部门反应此事,寻求劳动部门的帮助;如未能解决问题,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多人劳资纠纷如何向劳动仲裁申请

1、申请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该案件。  根据《劳动法》的有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当受理。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必须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诉人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被申诉人的情况;申诉请求和事实根据;委托代理人的资格及代理权限;申斥日期等。  2、审查受理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查:申诉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该劳动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分管辖;申诉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符合要求;申诉时间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等。对申诉材料不齐备或有关情况不明确的仲裁申请书,应告知申诉人予补充。  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填写《立案审批表》,仲裁委员会或其办事机构负责人应在7日内审批并作出决定。决定立案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内通知申诉人,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诉人,并告知其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决定不立案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送达申诉人。

劳资纠纷应急预案是如何规定的

首先,企业应当主动、全面地核查问题,包括全面统计可能涉及劳资纠纷的员工,梳理员工的请求,判断员工的请求是否合理合法,企业是否可以独自处理,如企业独自处理需要支付多少成本等等。其次,发现问题并汇总后,应当及时上报公司管理层,由管理层决定处理方案,待处理方案形成后,公司内部应当成立专门部门负责方案执行。待方案形成后,公司应当积极与劳动者沟通协商,争取在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爆发前将事情处理好。最后,企业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应当同时向劳动部门反应此事,争取劳动部门尽早介入,在政府介入下解决问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解决劳资纠纷

法律分析:1、劳资纠纷可以通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处理; 2、劳资纠纷可以通过工会处理; 3、劳资纠纷,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或者当地劳动监察执法大队反映,通过公权力介入处理; 4、劳资纠纷可以通过调解处理; 5、劳资...查看全文

社区工作者如何解决劳资纠纷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调解,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的调解:(一)劳动争议发生后的调解;(二)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的调解;(三)劳动争议诉讼过程中的调解。仲...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劳动工资纠纷?

劳动工资纠纷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涉外的劳资纠纷

涉外劳务派遣纠纷怎么解决      由于出国劳务派遣纠纷不同于国内一般的劳动纠纷,其涉及主体多元化以及纠纷的复杂性和跨国性,因此一旦产生纠纷,可以按以下途径进行...查看全文

如何向劳动仲裁申请解决多人劳资纠纷?

1、申请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该案件。  根据《劳动法》的有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劳动纠纷

法律分析:解决劳动纠纷包括自行解决和法律途径解决两种。其中自行解决一般就是双方协商。而法律途径就包括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及对仲裁结果不服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查看全文

请教:工资纠纷如何解决?

劳动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要求支付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要求双倍工资,解除劳动关系可要求经济补偿金,不服仲裁结果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投资合同纠纷

投资合同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处理。协商是最佳方式,调解可向有关机构申请,仲裁可根据合同条款或达成协议,诉讼是最后手段。...查看全文

投资合同纠纷如何解决

合同纠纷有四种解决方法: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如果无法协商,可以请求调解机构;如不愿调解,可申请仲裁;如果没有仲裁条款,可以起诉到法院。...查看全文

合伙投资纠纷如何解决?

合同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协商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其中协商和解是最佳方式。当事人可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寻求调解机构、仲裁机构或法院的帮助。涉外合同纠纷可能会引用外国法律。如果需要合同拟定帮助,可购买模板或请律师代写,...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融资合同纠纷?

融资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由合同的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由他人调解来解决;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调解或者作出相应的判决;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融资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融资合同纠纷解决方式主要分为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社...查看全文

投资合同纠纷如何解决?

一、投资合同纠纷如何解决?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后,解决纠纷的途径主要有:双方通过协商和解、由第三方进行调解,通过仲裁解决、通过诉讼解决。1、协商协商和第三人进行调解,这两种方式是不用选择的,...查看全文

工资合同纠纷如何解决

劳动者遇到欠薪问题,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和补偿金,如不服可向法院起诉。有欠条的可直接起诉要求支付工资。...查看全文

资工合同纠纷如何解决

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解决。协商和调解适用于互相迁就的情况,仲裁和诉讼适用于互相冲突的情况,诉讼是最后的解决方式。...查看全文

资金合同纠纷如何解决

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当事人应友好协商,如不能协商一致,可寻求有关机构调解。若协商无法解决,可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仲裁失败,可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查看全文

工人工资纠纷如何解决?

如果您拖欠薪资,您可以前往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公司不发放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和赔偿金。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不发工资从而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查看全文

劳务欠薪纠纷如何解决

劳动者遇到用工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通过投诉、劳动仲裁、请求经济赔偿等方式维权。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可以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解决劳动争议,也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调解。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属于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行政部...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劳动合同纠纷

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或者向劳动部门投诉。如果无法协商一致也没有达成调解协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到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劳动协议纠纷?

律师解答: 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或者向劳动部门投诉。如果无法协商一致也没有达成调解协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到法院起诉。 【法律...查看全文

工地劳动纠纷如何解决?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