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后诉讼的相关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对于以破产企业为债务人的经济纠纷案件,人民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已审结但未执行的案件中止执行,债权人需向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申报债权;尚未审结且无连带责任人的案件终结诉讼,债权人需向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申报债权;尚未审结且有连带责任人的案件中止诉讼,债权人需向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申报债权,待破产程序终结后恢复审理。
可以对破产企业进行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以破产企业为债务人的其他经济纠纷案件,根据下列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已经审结但未执行的,应当中止执行,由债权人凭生效的法律文书向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申报债权;
(2)尚未审结且另无连带责任人的,应当终结诉讼,由债权人向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申报债权;
(3)尚未审结且另有连带责任人的,应当中止诉讼,由债权人向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申报债权。待破产程序终结后,恢复审理。
延伸阅读
企业破产后能否对债权人提起诉讼?
在企业宣告破产后,其是否能对债权人提起诉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破产程序的目的是通过清算企业的资产来偿还债务,因此,通常情况下,破产程序会暂停或限制企业对债权人提起诉讼的权利。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企业可能仍然有权提起诉讼。例如,如果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之前对企业造成了不当行为或损害,企业可能会寻求追究债权人的责任。此外,如果企业的破产程序是重组而不是清算,企业可能仍有权利对债权人提起诉讼以重新安排债务。因此,具体情况会根据破产程序的性质、债权人的权益和相关法律的规定而有所不同。企业在考虑对债权人提起诉讼之前,应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的法律建议。
结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破产企业可以对债权人提起诉讼,但具体情况会根据破产程序的性质、债权人的权益和相关法律的规定而有所不同。破产程序的目的是通过清算企业的资产来偿还债务,通常情况下会限制企业对债权人提起诉讼的权利。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如债权人的不当行为或损害,企业可能会寻求追究债权人的责任。此外,如果企业的破产程序是重组而不是清算,企业可能仍有权利对债权人提起诉讼以重新安排债务。在考虑对债权人提起诉讼之前,建议企业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的法律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章 破产清算 第二节 变价和分配 第一百一十二条 变价出售破产财产应当通过拍卖进行。但是,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的除外。
破产企业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变价出售。企业变价出售时,可以将其中的无形资产和其他财产单独变价出售。
按照国家规定不能拍卖或者限制转让的财产,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章 债务人财产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006修订):第十章 破产清算 第二节 变价和分配 第一百一十二条 变价出售破产财产应当通过拍卖进行。但是,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的除外。
破产企业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变价出售。企业变价出售时,可以将其中的无形资产和其他财产单独变价出售。
按照国家规定不能拍卖或者限制转让的财产,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处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个人独资企业破产的相关法律问题

个人独资企业可以申请破产,但无限责任公司不能破产,只有有限责任公司可以申请破产。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情形包括投资人决定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投资人死亡且无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继承,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查看全文

结束诉讼后的相关问题

和解协议的签订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其有效性取决于当事人的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和是否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如果和解协议存在显失公平情形,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在本案中,原告在未进行伤残鉴定的情况下与被告达成和解协议,且伤残等级较高...查看全文

企业破产罪及其相关法律问题解析?

虚假破产罪定罪及量刑: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债务或其他方式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损害债权人或他人利益的,可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查看全文

离婚后诉讼分割财产的相关问题

离婚后,若发现一方有转移或隐匿共同财产行为,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分割共同财产。同时,若发现未分割的财产,另一方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法院会考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一方的权益。...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破产企业债权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分析:应对破产企业债权相关法律问题的方法是,搜索相关的法律法规,咨询法律人士,以及由债权人、债务人积极沟通协商。债权人应当及时申报债权,其未到期的债权也视为到期,并且需要提供有关证据。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家庭诉讼相关问题

大多数家庭纠纷并不是通过公权力的介入来解决的。家庭纠纷可以起诉,但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家庭纠纷一般多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协商或起诉解决。如果家庭纠纷涉及违法但不构成犯罪,则公安有权依照法律程序和权限对违法者进行行政处罚。如果家庭...查看全文

企业破产的赔偿问题

公司倒闭不需要赔偿,但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公司倒闭后不发工资,可通过投诉、申请支付令或劳动仲裁解决。此外,公司倒闭了欠的税款也需要交,欠税不能被倒闭所消除,需追缴并优先偿还。...查看全文

股东破产申请的相关问题

股东不能申请破产,但可以申请解散公司,然后再清算。在解散公司诉讼中,股东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但必须以公司为被告,若原告将其他股东作为被告一并提起诉讼,法院应告知原告将其变更为第三人。其他股东或利害关系人可以以共同原告或第三...查看全文

企业破产后债务的偿还问题

企业破产后,成立清算组进行财产清理和债务处理,清算组有权参与民事诉讼。若清算后发现财产无法清偿债务,可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破产后,按法定顺序偿还债权人,包括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税款和普通破产债权。...查看全文

企业破产后债务偿还问题

破产清算组职权及清偿顺序:清算组负责清理公司财产、通知债权人、处理未了结业务、清缴税款等职责。若财产不足清偿债务,应向法院申请破产宣告。破产后需按法定顺序清偿债务,首先是职工工资和社保费用,其次是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查看全文

企业破产后员工社保问题

企业破产倒闭后,员工的社保问题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破产财产中应优先偿还员工所欠的社保;二是根据员工工作方向的不同,有三种处理方法:转移至外地就业、找社保代理公司代缴或自行办理缴纳(仅限本地户籍人员)。...查看全文

企业破产后外债处理问题

破产公司的外债清偿顺序为:破产费用、共益债务和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债权人应及时了解分配情况并采取相应法律行动,债务人应履行破产程序并尽力清偿债务。...查看全文

产后陪假的相关问题

根据《计划生育条例》,陪产假的起算时间一般是妻子分娩的那天起算。男方的陪产假一般为15天,具体天数因各省份规定而有所不同。对于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女职工来说,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生育奖励假还可享受30天,...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撤诉相关问题

按照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撤诉可退一半诉讼费。但若原告在立案时按简易程序交纳一半费用,撤诉后无法退还。例如,10万元请求标的额案,按普通程序应缴2300元费用,撤诉可退1150元。若法院按简易程序收1150元费用,原告撤诉后...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财产分割相关问题

离婚诉讼不一定要进行财产分割,只有在双方对财产分割存在争议时才会处理。 离婚诉讼只在夫妻对财产分割有争议时才处理财产分割。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如协议不成,法院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离婚时夫妻共...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财产保全的相关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当事人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提供明确的被保全财产信息。如果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供明确信息但提供了具体财产线索,法院可以依法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注意提供担保、预防财产损失、保全限于争议财产...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的相关问题

民事诉讼不能提起刑事诉讼,但刑事诉讼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打架斗殴成立正当防卫需满足条件:出于正当动机、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制止不法侵害、针对不法侵害者、不超过必要限度。...查看全文

债务诉讼时效的相关问题

债务诉讼时效为三年,最长时效为二十年;借条起诉输官司的原因包括未写还款期限、债务人不清楚、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应在诉讼时效内起诉,否则将丧失胜诉权。...查看全文

解散公司诉讼的相关问题

解散公司诉讼需注意:持有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请求解散公司,但必须满足法定条件;仅在公司经营困难且无他解决途径时,股东方可要求解散以避免重大损失;股东诉讼需将公司作为被告。...查看全文

离婚后上诉的相关问题

离婚后可起诉财产分割争议和孩子抚养权,法院会受理。根据《民法典》,隐藏、转移、损毁共同财产的一方在分割时可能被少分或不分。对此行为的发现,另一方可再次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财产。...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