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删除公司资料可以起诉吗

律师回答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员工离职时不交接工作、不归还公司物品和资料等,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单位可以要求员工承担赔偿责任。
      而实践中,还有一些劳动者离职,对单位心存怨念,不仅拒绝交接工作,还将自己掌握资料文件删除,对单位经营造成影响。
      此类情形属于然是因劳动纠纷引起,但实际上已经不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用人单位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情节严重的,劳动者还可能被拘留甚至判刑。

      许某2018年8月,到某公司面试设计师,面试时许某向公司展示了自己比较满意的几幅作品,面试官很满意让她第二天到公司上班。
      许某第二天到公司报到,向经理提交了一份设计作品,本来自己觉得这幅作品还不错,但是却遭到了经理的无情嘲讽,说她这样的东西也能叫设计,还怀疑她面试的作品是抄来的。
      90后的许某哪儿能受这样的委屈,跟经理大吵一架后就辞职回家了。
      回家后的许某感觉还是不解气,登陆了公司的网店后台,把公司网店的主页内容、产品和图片更改删除。
      许某的这番操作给公司运营带来了严重影响,公司花了3万元修复网店后将许某诉至法院。
      最终法院认定许某的行为已经触犯《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判决许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实际的工作中,很多新入职的员工都遭遇过老员工的嘲讽或欺压,然而如果员工受委屈后,以这样不理智的行为来泄愤,最后也只有自食恶果。

与公司存在劳动争议,员工删除文件法院判赔9200元
      邱某是某公司营业部业务经理,2016年11月,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向她支付了经济补偿,离职时邱某进行了工作交接,但未交接电脑密码和其中的资料。
      之后公司多次通过微信、电话等要求邱某移交电脑内的资料文件,都被其拒绝。
      沟通未果,公司向邱女士发出律师函,要求解锁电脑移交资料,而因为最后半个月工资公司没有支付,邱某申请了劳动仲裁。
      收到仲裁通知后,公司提出反请求,要求邱某交付电脑密码和文件资料或者承担破解密码和修复文件的维修费用。
      最终,仲裁委裁决公司支付邱某劳动报酬,因为维修费用尚未发生,公司提出的反请求未被支持。
      之后,公司委托专业公司破解电脑密码和文件恢复,为此花费9200元,然后起诉至法院要求邱某承担此费用。
      法院认为,工作交接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虽然邱某离职时交接了工作物品,但公司事后发现其设置了密码,在多次要求告知后仍被拒绝,并且在离职前邱某删除了电脑中的资料,给公司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
      公司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解锁及恢复硬盘数据,所产生的维修费用应当由邱某承担,虽然邱某主张破解密码和修复文件花不了9200元,但未能提供充分证据予以反驳,故法院不予采纳。
      最终法院判决:邱某支付公司维修费用9200元。

      由此可见,员工离职即使双方存在劳动争议,员工仍需要交接工作,拒不交接或恶意删除文件资料,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可以要求赔偿。
      至于员工删除文件给单位造成损失的数额,单位应当举证。
      而如果是员工在职过程中删除了公司的文件,在不存在主观恶意的情况下,单位不能要求员工承担全部的损失赔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员工删除公司资料可以报警吗

员工私自带走公司资料,如果是公开资料可能属于侵占公司财产,报警后警方可能要求员工交出相关资料,但不会对员工实施实际处罚;如果是重要的商业秘密资料,则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处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查看全文

员工删除公司资料违法吗

员工删除公司资料是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对公司影响较小。然而,如果这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后果将非常严重,属于违反《刑法》。如果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员工将承担刑事责任,公司有权解除其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公司职员辞工前删除公司资料是否违法

有些员工非常自私,虽然出现了辞职的情况,但是为了报复公司也会将公司的一些重要资料删除。那么业务离职删除资料违法吗?相信大家在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就不会在擅自将资料删除了,下面我们请给我们详细介绍下。  ...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后删除客户资料违法吗

法律分析:客户资料可能是公司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涉及到单位未来的可期待利益,员工离职后删除客户数据就等于侵犯公司合法权益,是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查看全文

删除电脑资料员工可以劳动仲裁吗

删除公司电脑文件,属于商业秘密的,违法,不影响公司的,不违法。删除公司电脑文件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构成犯罪的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离职员工公司还可以起诉追偿员工吗

员工离职后,发现在职时犯了错误,造成经济损失的,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是因为劳动者的原因给其造成一定损失的,用人单位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赔偿的。关于员工离职后公司还能要求员工赔偿损失吗的问题,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查看全文

离职公司不发工资可以起诉吗

劳动者要先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才可以再去法院起诉,否则直接起诉法院不予立案。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查看全文

员工在离职过程中把公司资料删除了、给公司带来了损失、这样情况下可以不发工资吗

员工自动离职,公司不得拒绝发工资。劳动者有权获得相应劳动报酬,可与用人单位协商离职手续并领取工资。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劳动法》第50、51条,工资应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拖欠;《劳动合同法》第...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后多久可以起诉公司?

劳动者辞职后,可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申请劳动仲裁需携带相关材料至劳动争议仲裁委,立案后进行举证、答辩、调解和裁决等程序。如对裁决不服,劳动者可起诉至法院。可远程指导劳动者撰写法律文书,并在申请期间继续工作。...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把电脑里的文件删除了,给公司造成损失,可以去法院起诉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员工离职时不交接工作、不归还公司物品和资料等,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单位可以要求员工承担赔偿责任。      而实践中,还有一些劳...查看全文

公司可以起诉员工吗

当公司和劳动者之间产生一定的争议的情况下公司可以起诉员工,法院在处理这类型的案件和处理一般的民事纠纷一样,主要是适用于一审程序来进行处理。同样的,需要双方提供相应的证据。...查看全文

离职员工起诉公司,在职员工提供证据可以么

公司辞退员工和公司打官司时候,公司现员工是可以帮公司出庭作证的,但是一般该证言是不会被采纳的,因为该公司和员工之间有利害关系。劳动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提供证人证言的,应当写明以下要点:(一)写明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查看全文

离职强制删除客户资料合法吗?

律师分析: 客户资料可能是公司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涉及到单位未来的可期待利益,员工离职后删除客户数据就等于侵犯公司合法权益,是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查看全文

离职强制删除客户资料合法吗?

法律解析: 客户资料可能是公司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涉及到单位未来的可期待利益,员工离职后删除客户数据就等于侵犯公司合法权益,是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查看全文

员工自动离职,公司可以扣工资吗

法律分析:员工自动离职,若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公司可以扣工资,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法律依...查看全文

员工自动离职,公司可以扣工资吗

用人单位应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工资,非法扣款或拖延支付需承担责任。员工离职时,单位应确认原因并履行解雇程序,避免争议。如员工违反保密或竞业限制,单位可申请仲裁要求赔偿。若单位支付培训费而员工未履约,可要求赔偿。员工未办理离职手续直接...查看全文

公司员工自动离职公司可以不发工资吗

法律分析:公司员工自动离职公司不可以不发工资。劳动者有上班提供劳动,就享有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办理相关离职手续并领取工资。若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一般为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查看全文

公司员工自动离职公司可以不发工资吗

公司员工离职后,公司必须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获得相应劳动报酬,可以与公司协商离职手续并领取工资。如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法》第50条,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拖欠工资。...查看全文

离职1年还可以起诉公司拖欠工资吗

法律分析:一、离职1年还可以起诉公司拖欠工资吗可以。按规定,老板拖欠工资超一年的,并不意味着员工将不可以继续追讨,具体处理如下:1、如果员工没有离职,双方依然存在劳动关系,员工可以随时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追讨工...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后公司还能起诉员工吗

可以。已离职并拿到公司出具的《离职证明》,不影响公司在法定时效内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