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员工离职后能获得补偿吗?

律师回答
摘要:即使工伤后离职,职工仍然可以获得赔偿。其中,工伤保险基金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将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若工伤职工出现丧失享受待遇条件、拒绝接受劳动能力鉴定或拒绝治疗的情况,将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拒绝治疗的。
即使工伤后离职,职工仍然可以获得赔偿。其中,工伤保险基金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将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若工伤职工出现丧失享受待遇条件、拒绝接受劳动能力鉴定或拒绝治疗的情况,将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工伤职工哪些情况下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拒绝治疗的。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二、什么情况下工伤职工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在工伤保险待遇期间,如果工伤职工痊愈或者死亡、失踪改为享受工伤死亡待遇或者按照残疾等级享受工伤致残待遇等情形,将不再具备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
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劳动能力的鉴定是确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确定不同程度的补偿、合理调换工作岗位和恢复工作等的科学依据。因此,没有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就无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3.拒绝治疗的,职工遭受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后,有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的权利,也有积极配合医疗救治的义务。
延伸阅读
工伤赔偿金要写一张收条吗?
劳动者拿到工伤赔偿金的,可以写收条,也可以不写收条。劳动者经社保行政部门等认定为工伤的,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相关的工伤保险待遇。
结语:工伤职工在工伤保险待遇期间,如果出现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丧失享受待遇条件或拒绝治疗等情形,将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应当积极配合工伤保险工作,确保工伤职工能够及时获得合理的工伤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离职后能否获得补偿?

工伤认定后离职能要到赔偿,无社保可直接协商或起诉单位要求支付赔偿。鉴定结果出来后申请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社保大约一个月后有第一笔赔偿。离职后可再向社保申请医疗补助金,最后一笔是单位支付的就业补助金。工伤鉴定后不需辞职即可获得赔偿。...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时能获得补偿吗?

员工主动离职一般没有补偿,但如果用人单位损害员工权益导致离职,则有经济补偿。未转正辞职一般无赔偿,除非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员工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查看全文

员工试用期离职后能获得补偿吗?

试用期离职无需补偿金,除非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可在试用期间解除合同的情况包括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规、严重失职、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违法犯罪等。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包括劳动者解除合同、双方协商...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后能获得工资吗?

工资是根据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支付给员工的报酬,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员工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发放应得工资。...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时能获得经济补偿吗?

员工提出辞职,根据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若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行为,应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确定。...查看全文

离职能获得工伤赔偿吗?

工伤过后离职可获赔偿,按劳动年限支付经济补偿。申请工伤赔偿需向办理机构提交申请,符合规定办理后获回执,材料不全可补充,不符合规定则退还材料。...查看全文

工伤后离职,能否获得赔偿?

工伤受害者有权获得一次性赔偿和工资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不论自愿离职与否,公司都应进行赔偿。根据伤残程度,赔偿标准分为四级,最高可达27个月本人工资。如果公司未给予赔偿,可向劳动局投诉,并提供劳动合同或工资条等证...查看全文

离职员工能否获得社保补偿?

厂里未为员工买社保,员工辞职后可要求公司补偿。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如未按规定缴纳,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维权,要求补缴社保费用,否则公司需赔偿员工。...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员工离职能获得补偿吗?

被辞退人员有权获得辞退费,而自愿辞职则没有补偿。根据人事部的通知,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在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时,应按照一定标准发放辞退费。工作一年以上不满五年的人员可获得当年基本工资总额的60%,工作五年至十年的人员可获得当年...查看全文

工伤十级两年后离职能否获得补偿?

实际工商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后能获得哪些赔偿?

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应按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补偿金,如果未提前通知或预发工资则需支付双倍经济赔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社保费必须缴纳到社保机构,可申请企业补缴未缴费用。月工资为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用人单...查看全文

工伤后主动辞职能否获得补偿?

工伤后主动辞职无法获得经济补偿金,但若有工伤伤残,可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费、违反规章制度、劳动合同无效等。用人...查看全文

工伤辞职后能否获得经济补偿?

员工因工伤辞职,是否能获得经济补偿金取决于劳动者辞职方式和用人单位是否有重大过失,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解除、用人单位违约解除等,而劳动者提前通知解...查看全文

合同期满后员工离职能获得经济补偿吗?

合同期满员工离职,经济补偿金的主旨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在以下情况下有权主张经济补偿:主动离职后用人单位降低工资要求续签但劳动者不续签而离职;劳动合同被解除或终止的情况。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查看全文

离职后能否获得工伤赔偿金?

工伤后辞职仍可获赔偿金,包括医疗费、伤残补助金、就业补助金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需在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工伤职工可在1年内直接向社保部门提出申请。赔偿费用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伤残补助金按等级支付...查看全文

离职后是否能获得工伤赔偿?

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分阶段,不构成伤残的可复工结算,构成伤残的需劳动能力鉴定结算费用,离职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辞职并非立即获得赔偿,需依法程序。...查看全文

员工被辞退后能获得补偿吗?

辞退员工补偿需支付代通知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需提前30天通知员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若劳动者存在过错,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支付补偿金,但劳动者须支付违约金。辞退违纪职工应坚持教育为主、惩罚...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时能获得赔偿金吗?

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有赔偿金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若违反劳动保护、未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费等情况,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月工资超过本地...查看全文

员工离职后能否获得经济赔偿?

劳动者被解雇后,用人单位是否应支付补偿或赔偿取决于具体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 1.无合法理由解雇的应支付赔偿金(2N); 2.符合规定解雇的应支付经济补偿金(N); 3.未提前通知解雇的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和代通知金(N+1); ...查看全文

离职员工还能获得工资吗?

被辞退员工有权要求领取工资,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工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工资支付情况,对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可要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辞退需要给员工赔偿的情况包括:劳动条件不合法、患病不能工作、经营不善裁员、...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