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是否可以约定担保条款

律师回答

劳动合同中不能约定担保条款。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直接管理,听从用人单位的安排,劳动者的工作实质上代表了用人单位的经营活动。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担保合同,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将经营的风险转移到了劳动者身上,用人单位作为管理者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了,劳动者作为担保人,承担不合理的风险,这明显违反了公平原则。另外,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担保条款,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但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为了获得工作的机会往往不得不作出让步,接受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承担不合理的风险,这实质上并不是劳动者的真实意思表示。风险提示: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中约定不平等条款是否有效

劳动合同中约定不平等条款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劳动合同订立应遵循公平原则,核心含义就是要求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免除己方法定责任如“一律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生死病老都与企业无关”等条款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无效不能由用人单位或员工认定,而应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认定。如果劳动合同的条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认定劳动合同无效,同时还可依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单位支付加班工资,缴交社保,承担工伤责任等。

劳动合同有哪些约定条款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了必须具备的条款内容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这类约定条款的内容,是当国家法律规定不明确,或者国家尚无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协商约定的一些随机性的条款。劳动行政部门印制的劳动合同样本,一般都将必备条款写得很具体,同时留出一定的空白地由双方随机约定一些内容。例如:可以约定试用期、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事项、用人单位内部的一些福利待遇、房屋分配或购置等等内容。随着劳动合同制的实施,人们的法律意识,合同观念越来越强,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条款的内容越来越多。这是改变劳动合同千篇一律状况,提高合同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

竞业禁止属于劳动合同约定条款吗

1、竞业限制可以属于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该条款是选择性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约定;而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等则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2、法律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合同中怎么约定服务期

劳动合同中只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约定服务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延续至服务期满。

劳动合同中如何约定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在规定劳动合同中可以设定违约金的两种情形的同时,还规定了两种情形下违约金支付的具体标准:1、《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2、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可以设定违约金,具体的违约金数额法律没有做出限制,需要当事人事先明确约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违约金的确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1、违约金的数额的设定都要求应当遵循公平原则,根据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等因素合理确定。2、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最多不得超过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3、约定的违约金数额畸高的,当事人可以要求适当减少。双方当事人因违约金发生争议的,可以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4、违约金约定的规范性、合理性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找到一定的平衡性非常重要,法律应当就约定违约金确立一个前提条件,即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岗位性质等合理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中能否约定担保条款

一、劳动合同中能否约定担保条款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直接管理,听从用人单位的安排,劳动者的工作实质上代表了用人单位的经营活动。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担保合同,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将经营的风险转移到了劳动者身上,用人单位作为管...查看全文

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担保条款可以吗

法律分析: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担保条款不可以。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直接管理,听从用人单位的安排,劳动者的工作实质上代表了用人单位的经营活动。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担保合同,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将经营的风险转移到了劳动者身上,用...查看全文

劳动协议中能否约定担保条款?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中不能约定担保条款。劳动合同应当约定工作数量、质量,劳动者的工作岗位等内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劳动者的标准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的数额及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劳动协议中能否约定担保条款?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中不能约定担保条款。劳动合同应当约定工作数量、质量,劳动者的工作岗位等内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劳动者的标准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的数额及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劳动协议中能否约定担保条款?

律师解答: 劳动合同中不能约定担保条款。劳动合同应当约定工作数量、质量,劳动者的工作岗位等内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劳动者的标准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的数额及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哪些条款?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除了必备条款外,双方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约定条款是双方协商一致后纳入合同的内容,需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否则无效。不同行业、单位和岗位的情况不同,约...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是否有效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满足以下条件则有效:意思表示真实;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解除的条件,但不能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方法包括:劳动者与雇主协商解除、劳动者提前通知、雇主因过失辞退、雇主无过失辞退、雇主经济性裁员、以及其他方式。...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是否可以在合同中约定?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解除条件,但需遵守法律规定。劳动者必须订立劳动合同,否则可能承担不利后果。单位无法强制劳动者签订合同,但存在风险,如解除劳动关系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或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建议及时订立劳动合同,以避免风险。...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约定单位承担违约金的条款是否有效?

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承担违约金条款的有效性问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禁止约定违约金,但劳动法律法规并未干预此类约定的有效性。只要双方真实意愿表达,无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情况,该约定应适用合同法理念,具有约束力。...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是否需要约定合同终止条款?

劳动合同中不需要约定合同终止条款,只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中是否可以约定解除条款?

借款合同中可以约定借款合同解除的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六百七十二条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查看全文

合同中的保全条款可否约定

一、代位权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危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障自己的债权,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 1.代位权行使的条件。结合《合同法》及《合同法解释...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约定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

法律分析:设置服务期约定、竞业限制规定的可以约定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在劳动合同中,只允许就劳动者进行专项培训服务期事项和禁业限制事项约定违约金,此外用人单位不得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在劳动合同中更改条款?

劳动合同变更需经双方协商一致,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合同由双方各执一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履行合同义务。...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可以不约定吗

法律分析:可以。对于某些事项,法律不做强制性规定,由当事人根据自由意愿选择是否在合同中约定。这些条款的签订完全取决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自愿,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约定相关内容,也可以不约定,因此可以称之为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用人单位与...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可否约定解除条件?

劳动合同可约定解除条件,但需符合法律规定。劳动者必须订立劳动合同,否则可能导致解雇并承担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无法强制劳动者签订合同,但存在风险,如解除劳动关系需支付补偿金,或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劳动者应及时签订合同以避免不利后果。...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是否有效约定不平等条款?

劳动合同中约定不平等条款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劳动合同订立应遵循公平原则,核心含义就是要求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自行约定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中自行约定违约金条款一般是无效的。但若因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约定了违约金的除外。法律...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自行约定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

律师分析: 劳动合同中自行约定违约金条款一般是无效的。但若因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约定了违约金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