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的区别有哪些

律师回答

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的区别有哪些一、客观方面区别故意杀人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杀人行为。第一,杀人的行为方试多种多样,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第二,故意杀人罪是结果犯,只有人被杀死,才成立犯罪既遂。第三,若像投放危险物质罪、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杀人,没有危及公共安全才构成本罪,如果危及公共安全则构成公共安全方面的罪。第四,正当防卫等正当行为致他人死亡的,如果符合正当防卫行为的条件,不构成本罪;第五,对尸体实施杀人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属于对象的认识错误和不能犯未遂。过失杀人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只有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本罪。二、主观方面区别故意杀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过失杀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梳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三、主体区别故意杀人本罪的主体为已满14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过失杀人主体是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对过失重伤进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应直接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定过失致人重伤罪,即使过失致人重伤中不包括致人死亡的情况。四、处罚区别犯过失杀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故意杀人的:1、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何区别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

从主观上区别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故意杀人,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或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问: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怎么判刑?答: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有哪些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1、认识因素不同过失致人死亡罪,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轻视能够避免而予以放任,无认识上的过失。间接故意杀人罪,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且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有认识上的错误。2、意志因素不同过失致人死亡罪,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间接故意杀人罪,持有意放任、无意防止的态度。3、行为因素不同过失致人死亡罪,确有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想防止而未能防止。间接故意杀人罪,无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能够防止而不防止。

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的区别

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的客体是单一客体,即公民的生命权。(2)犯罪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一种手段,二者之间存在目的与手段的内在联系;后者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权利。

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是什么

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认识因素上,对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认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直接故意的杀人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间接故意杀人,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不存在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他人死亡才属于间接故意杀人的情况。2、在意志因素上,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在直接故意中,行为人是希望即积极并追求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甚至顽强地实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在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他人死亡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态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放任,就是对结果的发生与否采取听之任之,任其事态发展的态度。在放任的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不会想方设法排除障碍来积极追求或是努力争取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如交通肇事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交通事故发生后,不采取积极抢救而将生命重危的被害人拉到野外抛弃,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

如何区分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

故意杀人,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直接故意)或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过失杀人,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而没有预见到,造成被害人死亡(疏忽大意的过失)或是已经预见但是轻信能够避免,而造成被害人死亡(过于自信的过失)。问: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如何判刑?答: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的区别有哪些?

故意杀人和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在于主观恶性和客观要件。故意犯罪主观上有明确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而过失犯罪主观上表现为过失。过失犯罪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而故意犯罪不一定要求结果发生。处罚方面,过失犯罪的法定刑较低。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查看全文

过失杀人和故意杀人的区别

法律分析:过失杀人和故意杀人的区别为:_x000D_ 1、概念不同,过失杀人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致他人死亡的行为;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有故意致人死亡的行为;_x000D_ 2、过失杀人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故意杀人...查看全文

过失杀人和故意杀人的区别?

律师分析: 客观方面区别故意杀人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杀人行为,过失杀人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只有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本罪。主观方面区别故意杀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动机不影响...查看全文

过失杀人和故意杀人的区别

法律分析:客观方面区别故意杀人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杀人行为,过失杀人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只有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本罪。主观方面区别故意杀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动机...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的区别

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的区别      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区别。一、客观方面区别 &nb...查看全文

过失杀人和故意杀人的区别

过失杀人,是由于行为人已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进而产生了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责任,他却没有有效地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的区别

法律分析: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的区别在于主观上不同,故意杀人,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杀人,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而没有预见到,造成被害人死亡或是已经预见但是轻信...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有哪些

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认识因素上,对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认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直接故意的杀人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的区别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而过失杀人罪又称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致他人死亡的行为。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杀人罪的区分

本文介绍了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判罚规则,并列举了不同情况下的刑罚。故意杀人罪对死亡结果持乐观或放任的态度,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发生持否定态度,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文...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杀人的区别有哪些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杀人的区别有哪些 间接故意杀人罪与自信过失杀人罪虽然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都预见到可能产生的后果。但是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一)、区别的关键在于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所抱的心理态度不同。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

律师分析: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观方面。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故意杀人是行为人想让被害人死亡的心态,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是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有排斥的心态。通过阅读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因为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两罪的区别十分微妙,因此我们...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

法律分析: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观方面。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故意杀人是行为人想让被害人死亡的心态,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是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有排斥的心态。通过阅读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因为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两罪的区别十分微妙,因...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故意杀人和过失致人死亡侵犯的都是他人的生命权,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剥夺他人的生命,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具体区别如下: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故意杀人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分析: 故意杀人和过失致人死亡侵犯的都是他人的生命权,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剥夺他人的生命,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具体区别如下: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故意杀人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与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查看全文

蓄意谋杀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蓄意谋杀和故意杀人罪没有区别。我国并没有蓄意谋杀这个罪名,如果有蓄意谋杀的行为的话,一般会构成故意杀人罪。所以,蓄意谋杀只是故意杀人罪的一种情形。 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有哪些区别 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的客...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杀人的区别

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在主观故意和刑罚规定上存在差异。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人主观上属于过失,刑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人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若致人重伤或造成严重残疾则刑罚...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及其在刑法中的界定。故意杀人是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严重的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行为。与之相比,过失致人死亡罪是由于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导致他人死亡,相对量刑较轻。刑法明确规定,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希...查看全文

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1、认识因素不同过失致人死亡罪,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轻视能够避免而予以放任,无认识上的过失。间接故意杀人罪,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且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有认识上的错误。2、意志因素不同过失致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