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收款先开发票有风险吗?如何避免未收款先开发票可能带来的风险

律师回答

未收款先开票的法律风险
      1、有可能会产生“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的不必要麻烦。
      此处不赘述。
      2、可能会导致付款人“赖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出卖人仅以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税款抵扣资料证明其已履行交付标的物义务,买受人不认可的,出卖人应当提供其他证据证明交付标的物的事实。
      北京高院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中也规定,普通发票可以作为付款凭证,而增值税发票不可以直接作为付款凭证,需要其他证据进行佐证。
      合同约定或者当事人之间习惯以普通发票作为付款凭证,买受人以普通发票证明已经履行付款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该司法解释明确了两个问题:
      第一,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单独作为付款的证据,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只表明买卖双方合同成交,但既不能证明买受人已经付款,也不能证明出卖人的物货已经交付;
      第二,普通发票可以作为已经履行付款义务的证据,买受人可以凭普通发票证明已经付款,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因此,对于普通发票,如果没有收到款项,不要轻易提前开票。在未收到款的情况下先开发票,很有可能被法院认定为买受人已经支付款项,但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却是:你不开发票,人家就不付款给你,这该怎么办呢?

建议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解决
一、签合同之时,就在合同相应条款中明确。比如,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买方收到卖方的发票后,再行付款;或者约定:本合同中发票的开具并不表示付款行为的完成,双方均认可以银行转账作为实际付款的凭证;还可以约定:卖方申请付款时应当先向买方开具发票,买方收到发票后再行办理付款事宜。
二、如果双方在签订合同之时没有约定类似上述内容的条款,可以要求买方出具一个“收到发票后再行付款”的书面文件进行说明,当然要加盖公章;如果是个人就要签字捺印;
三、如果买方不愿出具书面文件,仍要求先开发票才付款,可以通过微信记录、电话录音、电子邮件等方式,来保存买方提出的先开票后付款的要求。双方交流的相关内容,也可以证明是否是先开票才付款。
      对于普通发票可以作为付款凭证的法律规定,经营者在实际商务往来中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尽管现实中单独的发票来证明付款义务并不容易,但这种可能性在诉讼中仍然存在。

请看以下摘选的案例
      2016年5月,甲公司就乙公司拖欠工程款一案向法院提起诉讼。乙公司辩称:其中一笔450万元款项已经支付,有甲公司出具的发票为证。一审法院认为:发票只是完税凭证,不是付款凭证,不能证明付款的事实,也不能证明收款的事实,甲方应当履行付款义务。
      二审法院予以改判,理由为:
      发票应为合法的收款收据,是经济活动中收付款项的凭证。一审法院认为发票只是完税凭证,而非付款凭证,不能证明付款事实的存在,是对发票证明功能的曲解,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四条:“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乙公司持有甲公司出具的收款发票,应当认定乙公司已经向甲公司支付了工程款450万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未开票收入太多,有风险吗?

个人不可开具发票,需前往地方税务局代开。步骤:1.填写《代开发票申请表》;2.提供合法身份证明和购物确认证明或购销合同。税率约为8%。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三联构成:发票联用于核算采购成本和进项税额;抵扣联用于报送和备查;记账联用于核算...查看全文

企业如何避免发票风险

1.项目填写不齐全,起运地和到达地不填写 很多企业账上的公路运输发票都存在起运地和到达地不填写的情况,甚至这些发票中多数都是地税机关代开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公路运输发票的很多内容都有明确的栏次去填写,而这两项找不到填写的地方,于是...查看全文

签完合同后,未发货未收款,先开具发票的,竟然是虚开发票?

机关事业单位岗位晋升,循序渐进是基本原则。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官方解释,就是原则上要逐级晋升,确因结构或工作实际需要破格的,应向组织部门报批,经组织部门审核同意后才能动议晋升。破格也只能破一级,原...查看全文

先开发票后收款合法吗

一、先开发票后付款的行为法律允许吗 先开发票后付款的行为不被法律认可,存在大量风险。 尽管在生活实践中,存在大量的先开发票后付款的交易习惯,但是我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3条明文规定,“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查看全文

企业如何避免假发票风险?

企业使用假发票会面临罚款和无法扣除费用的风险,需要依法纳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发票的真伪鉴定由税务机关负责。如果公司无法鉴别发票的真伪,可以向税务机关提请鉴定。如果被认定为假发票,除罚款外,相关费用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需...查看全文

未开票收入申报有税务风险吗

律师分析: 未开票收入指的是个人或企业从事某些业务时没有发票或者收据而获得的收入。未开票收入的申报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因为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的财务数据进行核实,如果发现未开票收入被隐瞒而未申报缴税,就可能会被处以罚款甚至是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先款后货怎么避免风险

1、供货商说不付款就不发货,购货商先付了款,供货商去找理由延迟发货。      2、货是看过了,货款也付了,货到后,发现质量问题或者货不对板,货款退不回来了。...查看全文

未开票收入申报有税务风险嘛

律师解答: 未开票收入指的是个人或企业从事某些业务时没有发票或者收据而获得的收入。未开票收入的申报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因为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的财务数据进行核实,如果发现未开票收入被隐瞒而未申报缴税,就可能会被处以罚款甚至是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开假发票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开了假发票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用于骗取税款的其他发票,涉及税款在1万元以上或抵扣税款5000元以上的,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根据税款数额和情节的不同,刑...查看全文

先开发票还是先付款?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先开票后收款或先付款再开票都是正常的,根据税收法律规定,税务机关应先征收税款再开具发票。购买方不付款项成为债权,可通过法律诉讼解决,但权利举张不要超过2年。...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先打款应该如何规避风险

《合同法》规章,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先打款说明你们之间有了口头形式的协议,也属于合同形式的一种。《合同法》规章,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如果是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与自然人...查看全文

企业应该避免发票风险

1.项目填写不齐全,起运地和到达地不填写 很多企业账上的公路运输发票都存在起运地和到达地不填写的情况,甚至这些发票中多数都是地税机关代开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公路运输发票的很多内容都有明确的栏次去填写,而这两项找不到填写的地方,于是...查看全文

没有收到款可以开发票吗 没有收到款可以开发票吗

法律分析:没收到钱可以开发票的,因为有些单位不见发票是不付款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查看全文

可以先开发票后付款吗

法律分析: 一般不可以先开发票后付款。但是增值税发票可以先开后付款,如果发票已开,对方不付款,税票不以随意作废,需要收回发票联和抵扣联,且发票开具日期为当月才可以作废。当月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可以作废,销售方没有抄税...查看全文

自然人代开发票有风险吗?

代开发票风险与税收的强制性与无偿性。代开发票需注意虚开、地点和个税问题。自然人代开发票环节不征收个税,发票上需注明个税由支付方扣缴。税收具有强制性,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受法律制裁。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无偿性体现在政...查看全文

未实际发货能先开增值税发票吗

针对以上案例会有以下问题: 1、会计上如何确认? 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有明确的要求,货物的所有权转移是最重要的标志,货物未完工交付,明显不具备此条件,会计不能确认收入。会计上只能确认预收账款。 2、增值税如何规定? 增...查看全文

开票员有风险吗

亲亲您好,开票员只是从事开票的工作,不危险哦 亲亲您好,每个公司对开票都有一套流程的,开票员按照流程开票就可以,没有什么危险的哦,云数据校验开票信息,有效规避人为干预人为干预是导致企业虚开发票税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企业虽然正规经营,...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预售款风险?

购房者对尚未完工的房屋支付全额预售款,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些风险表现在:房产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能如期竣工,楼商能否顺利拿到产证,配套是否能跟上等等。如何既买到称心的房屋又能减少预售款风险呢?购房者应当好好把握...查看全文

未到期的实收资本可能带来的风险

间接担保和直接担保的区别在于形式:间接担保是根据合同约定,买方承担按期支付最低金额的义务,与实际收到的产品无关;直接担保是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确保协议履行和权利实现的法律保证措施。...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先打款应该怎么规避风险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先打款说明你们之间有了口头形式的协议,也属于合同形式的一种。《合同法》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如果是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与自然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