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意外死亡后,单位如何进行赔偿?

律师回答
摘要:单位职工的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意外死亡待遇需咨询当地人社局;工作时间、工作地点意外死亡需根据是否从事工作任务遭遇事故伤害来决定是否为工亡,相关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1、单位职工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意外死亡,按非因工死亡待遇处理,对此,全国尚无统一政策,建议咨询当地人社局。2、单位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意外死亡,则要看是否是从事工作任务遭遇事故伤害的,是则应当认定为工亡,抢救费用和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不是按非因工死亡处理。
延伸阅读
职工意外死亡后,单位如何保障家属的权益?
职工意外死亡后,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家属的权益。首先,单位应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并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其次,单位需要协助家属办理相关的保险理赔手续,确保家属能够获得合理的赔偿。同时,单位还应当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家属度过困难时期。此外,单位还应当关注家属的生活和经济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援助,确保家属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最后,单位还应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对职工安全的管理和预防工作,以减少类似意外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保障职工和家属的权益。
结语:在单位职工意外死亡的情况下,根据是否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遭遇事故伤害,待遇处理有所不同。对于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地点的意外死亡,需要咨询当地人社局以了解具体政策。而对于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意外死亡,如果是从事工作任务遭遇事故伤害,则应认定为工亡,相应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不是从事工作任务导致的死亡,则按非因工死亡处理。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家属的权益,包括与家属联系、协助理赔手续、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关注家属生活经济状况,并加强对职工安全的管理和预防工作,以保障职工和家属的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员工意外死亡用工单位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员工意外死亡,如果被认定为工伤,且单位没有为其缴纳工伤保险的,用工单位要按规定来赔偿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如果不被认定为工伤,且单位有责任的,则要依法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费用。...查看全文

员工意外死亡用工单位如何赔偿

员工意外死亡,如果被认定为工伤,且单位没有为其缴纳工伤保险的,用工单位要按规定来赔偿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如果不被认定为工伤,且单位有责任的,则要依法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费用。...查看全文

职工死亡单位不进行工伤赔偿家属如何向单位索赔

起诉 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 申请劳动仲裁条件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查看全文

职工死亡单位不进行工伤赔偿家属如何向单位索赔

法律解析: 首先应确认工伤死亡赔偿的法定数额,然后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查看全文

职工死亡单位不进行工伤赔偿家属如何向单位索赔

法律分析:首先应确认工伤死亡赔偿的法定数额,然后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查看全文

职工死亡单位不进行工伤赔偿家属如何向单位索赔?

律师分析: 首先应确认工伤死亡赔偿的法定数额,然后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查看全文

员工意外死亡用工单位要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一、员工意外死亡用工单位要如何赔偿(一)如果不是因公死亡,只有社保发放丧葬补助金;(二)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视同工伤,用人单位不承担费用,工伤保...查看全文

意外死亡如何进行社保赔偿?

社保不涵盖意外死亡赔偿,仅工伤保险可赔偿。社保仅限于规定范围内按比例报销疾病医疗费用。突发疾病或严重意外事故导致身亡,未发生医疗费用,无法获得社保补偿。...查看全文

退休职工死亡后,如何进行赔偿?

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的赔偿项目和计发办法。根据不同情况,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包括工亡补助金、病故抚恤待遇和烈士的抚恤待遇。计发基数根据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和退职人员的不同情况确定。此外,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驻外非外交人员和港澳地区内派人...查看全文

职工因工死亡单位如何赔偿

职工因工死亡的赔偿包括: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职工月平均工资;    &nb...查看全文

职工因工死亡单位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职工因工死亡的赔偿包括:_x000D_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职工月平均工资;_x000D_ 2.供养亲属抚恤金;_x000D_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查看全文

工死亡后如何进行赔偿?

工伤死亡赔偿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申请工伤认定是获得赔偿的前提。如果企业不赔偿,可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仲裁请求,如仲裁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赔偿数额计算需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查看全文

职工意外死亡单位应该怎么赔偿?

律师分析: 1、单位职工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意外死亡,按非因工死亡待遇处理,对此,全国尚无统一政策,建议咨询当地人社局。2、单位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意外死亡,则要看是否是从事工作任务遭遇事故伤害的,是则应当认定为工亡,抢救...查看全文

职工因工死亡后单位应该如何赔偿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查看全文

员工下班后意外死亡用工单位如何赔付?

律师解答: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才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下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是否构成工伤,需要看是否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上下班途中”,就是职工以上下班为目的、...查看全文

员工下班后意外死亡用工单位如何赔付?

法律解析: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才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下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是否构成工伤,需要看是否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上下班途中”,就是职工以上下班为目的、...查看全文

员工下班后意外死亡用工单位如何赔付?

法律解析: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才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下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是否构成工伤,需要看是否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上下班途中”,就是职工以上下班为目的、...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后如何进行赔偿?

工伤死亡职工的近亲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份,供养亲属抚恤金按比例发放,不得高于职工生前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后如何进行赔偿?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后,单位应如何赔偿?

公司购买工伤保险可减少企业赔偿责任,由社保基金负责赔付。工伤保险可提供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比例发放,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