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金合同中,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律师回答
摘要:定金合同应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可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电传等,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也视为书面形式。定金合同可作为债权担保,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无效。实际交付数额多于或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依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延伸阅读
定金形成是否需要书面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定金的形成通常需要书面合同的约定。书面合同可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并提供证据以证明定金的存在和支付。书面合同应包括定金的金额、支付方式、退还条件等重要条款,以确保交易的透明和公平性。然而,特定情况下,法律也允许口头约定形成定金,但这可能存在争议和风险。因此,为了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议双方在定金形成时尽量采用书面合同的形式。如有更多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建议。
结语: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定金应以书面形式约定,确保交易的透明和公平。书面合同应包括定金的金额、支付方式、退还条件等重要条款,以保护双方权益并提供证据。口头约定形成定金可能存在争议和风险,建议尽量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需更多建议,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确保合同双方的权益

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应包括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和从业经纪人员情况,明确服务项目、内容、要求和完成标准,规定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明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约定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查看全文

合同未规定违约金,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合同未约定违约金的处理方式是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规定,违约方造成对方损失的,赔偿额应相当于实际损失,但不得超过预见的损失。约定的违约金过低可请求增加,过高可请求适当减少,需在诉讼...查看全文

在劳动合同变更时,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属于违约行为,必须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来实现,特别是岗位调整应征得劳动者同意。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事故抢修、工作需要等,用人单位才可不经劳动者同意变更工作岗位。...查看全文

签订合同时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合同补充协议应注意当事人一致、形式严格、避免与原合同矛盾。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对质量、价款、履行地点等未约定或不明确的内容可协议补充,否则按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根据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一致可变更合同。...查看全文

合同期满后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合同履行期限过后,未履行的一方将构成合同违约,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和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合同附期限的在期限届满时生效或失效,违约方需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对方可要求其在期限届满前承担违约责任。...查看全文

租赁合同被解除,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租赁合同未到期解除的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合同约定了违约金,应按约定支付,过高或过低可调整。如无约定,需根据实际损失承担责任。房屋租赁合同到期不付房租,出租人可从押金中扣除租金,超过三个...查看全文

离职时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离职不一定需要签离职协议,只需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不能以未签离职协议为由拒绝解除合同或不支付工资。离职后,保密协议的签署需由双方协商决定。劳动合同可约定保守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相关事项。离职后,竞业限制期不得超过两年。《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合同条款模糊不清,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合同内容约定不明,可以制定补充协议。根据《民法典》,当事人可以协商补充质量、价款、履行地点等内容;若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可依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若仍无法确定,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通常标准履行。...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纠纷,确保双方权益?

借款时应写明借条,注意借条的关键要点,如借款种类、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补写的借条具有法律效力,应包括出借人、借款人全名、还款期限、利率等内容。欠条应包括出借人、借款人全名、金额、时间、利息、还款日期等要素,并需有签字和担保人签...查看全文

如何在厂房租赁合同中确保各方利益?

厂房租赁合同要明确,包括租赁物的各项条款。选择适合自身需求和实力的厂房投资,考虑城市规划和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注意细节问题,如土地租赁合同和相关法规等。...查看全文

遇到店面租赁合同空白,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店面租赁合同空白时的处理方法:与房东协商,将协议拟好的内容如实写入空白合同,双方签字盖章并注明日期,内容包括期限、范围、租金、支付方式、使用注意事项等。...查看全文

劳务外包时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劳务外包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劳务外包的好处包括降低管理成本、灵活用工机制、专业化服务等。劳务外包工并非临时工,他们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由...查看全文

女方如何确保在子女抚养权中拥有合法权益?

女方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方法取决于孩子年龄,未满2周岁时母亲一般获得抚养权,2周岁以上女方需证明自身情况优于男方,8周岁以上法院会考虑孩子意愿,女方如能得到孩子同意可获得抚养权。...查看全文

如何保障双方权益?

婚内财产协议需注意约定的效力问题:约定财产归子女所有可能被认定无效,因未履行赠与义务;约定谁提离婚谁无财产可能限制离婚自由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夫妻可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或共同所有,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若约定归各自所有,...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

投保人对自己、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其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劳动关系的人具有保险利益。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时,投保人也具有保险利益。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利益为保险标的。被保险人是享有保险...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如何确保双方财产权益?

在离婚诉讼中,申请人民法院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查封、冻结等保全措施,以防止对方隐匿、转移、变卖财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对方有意转移共同房产或变卖股票,可以申请法院对房屋或股市账号进行查封。...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购买房产时,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购房合同需夫妻双方签字,除非婚前有财产归属约定。贷款风险由开发商或购房者承担,需谨慎对待合同附件的条款。恋人或夫妻共同买房需双方签名,顺序决定按揭贷款主贷人。家人应共同参与合同查看,售楼员提供解答。附件中的户型图应明确尺寸、设备位...查看全文

智能合约如何保障双方权益?

电子合同签名方式包括传真、电子邮件等,符合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要约和承诺可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快速通讯方式达成。《电子签名法》要求电子签名由签名人控制且可被发现的改动有效。...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达成后,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离婚调解书需经双方签收才有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离婚调解书是法院调解双方达成的协议,具有约束力且可强制执行。若未经双方签字,调解书无效。另外,如调解后仍有矛盾,可在调解书生效六个月后起诉离婚。即使一方拒收调解书,离...查看全文

如何撰写借款协议以确保双方权益?

《个人向公司借款合同的书写》主旨:该文章指导个人与公司签订借款合同的书写步骤,包括填写基本信息、协商具体内容(贷款种类、金额、利率等)、保证条款、违约处理以及合同生效时间等。合同一式多少份并签字盖章后即生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