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未出庭应诉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一、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未出庭应诉如何处理
      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负责人未出庭应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向监察机关、被诉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向监察机关、被诉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一)行政机关负责人未出庭应诉,且未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
      (二)行政机关有正当理由申请延期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准许后再次开庭审理时行政机关负责人仍未能出庭应诉,且无正当理由的;
      (三)行政机关负责人和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均不出庭应诉的;
      (四)行政机关负责人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五)人民法院在庭审中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进行解释或者说明,行政机关负责人拒绝解释或者说明,导致庭审无法进行的。
      有前款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录在案并在裁判文书中载明。

二、行政诉讼证据有什么特点
      1、行政诉讼证据所要证明的最终事实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人民法院在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时,主要审查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依据;二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法律依据。相应地,当事人所提供证据的证明对象包括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两个方面。
      2、行政诉讼被告必须自始至终地承担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法定举证责任。
      3、行政诉讼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证人和原告收集证据,作为被告代理人的律师也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4、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有收集证据的权力,而无收集证据的义务,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判断证据。
      依据《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行政机关的负责应该出庭应诉但没有出庭的,人民法院应当向监察机关、被诉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吗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是指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应当在第一审、第二审、再审等诉讼程序中出庭参加诉讼,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情形:不可抗力;意外事件;需要履行他人不能代替的公务;无法出庭的其他...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法律分析:该解释立足于解决“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增设了许多重大的新制度、新规定,对于更好地发挥行政诉讼在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建设社会...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行政机关如何应诉行政诉讼 一是要撰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二是要整理好证据材料。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行政机关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三是要按期...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法律分析:该解释立足于解决“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增设了许多重大的新制度、新规定,对于更好地发挥行政诉讼在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建设社会...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如何应诉行政诉讼

一是要撰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二是要整理好证据材料。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行政机关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三是要按期提交答辩状以及证据材料。...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如何处理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行政机关应这样处理行政诉讼:_x000D_ 1、行政机关应当撰写答辩状。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_x000D_ 2、行政机关应...查看全文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是否可以出庭应诉

一、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是否可以出庭应诉      被诉行政机关的负责人,要出庭审理案件,如果负责人不能出庭审理的,要向法院证明...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中被诉行政机关的出庭责任

行政诉讼中,被告是指被起诉的行政机关本身,而非其工作人员。人民法院应保障公民、法人和组织的起诉权利,不受行政机关干涉。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出庭应诉,不能出席时可委托工作人员代为出庭。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设行政审判庭,以事实和法...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的处理

法律分析: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负责人未出庭应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向监察机关、被诉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二条 有...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应如何应对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对于行政诉讼,要准备好关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答辩状和相关证据,其中包括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供人民法院进行合法性审查。 行政机关如何应对行政诉讼 一是行政机关要撰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如何应对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 行政机关可以通过下列行为来应对行政诉讼:依法提交其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依法提出答辩状;按时参加庭审;以及依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中规定的义务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人...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如何应对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具有双重身份:一重身份是作为国家行政权的行使者,对社会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另一重身份是机关法人,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参与各种法律关系,接受其他行政机关的管理。 我们在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具有原告资格时,要注意区分该行政机关是以哪一...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如何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行政机关这样进行行政诉讼:首先,行政机关应当撰写答辩状。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其次,行政机关应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如何行政诉讼?

律师分析: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如何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制度

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并由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负责人就相关内容回答记者提问。      问1:...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该如何应对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行政机关应对行政诉讼首先要准备好针对原告所撰写起诉状的答辩状。其次应当对于可以证明自身所作出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证据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准备,以供人民法院对于合法性进行全面审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是指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应当在第一审、第二审、再审等诉讼程序中出庭参加诉讼,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 行政诉讼法第三...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负责人必须出庭吗

法律分析:   行政诉讼负责人不是必须出庭,只是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根据《行政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查看全文

行政机关如何积极应对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行政机关应当这样积极应对行政诉讼:首先,行政机关应撰写答辩状。行政机关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其次,行政机关应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