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真丝、缎面上,刺绣着仕女、花鸟、老虎,它们犹如一幅幅图画,或浓艳,或淡雅,技艺精巧,神形兼备,栩栩如生。这些美轮美奂的湘绣精品,是如何绣制出来的那些飞针走线的绣女又是何等姿容?
初春,寒意未消。为寻觅湘绣文化,我参观了两个湘绣博物馆:一个是湖南湘绣博物馆,一个是沙坪湘绣博物馆。
我在那里,逡巡,驻足,倾听,迷醉。
湘绣是以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长沙战国楚墓就发掘出了刺绣残片,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信期绣""长寿绣""乘之绣",针法细腻,图案精美。1898年,长沙司门口 " 吴彩霞绣坊" 成立了,这是湘绣史上第一家绣庄,绣坊主人是胡莲仙和她的儿子吴汉臣、吴勋臣。彩霞绣坊,应是绣品色彩艳丽,色阶丰富,宛若彩霞,而得名吧。寡居的胡莲仙,1878年带着儿女从湘阴来到长沙,以刺绣为生。她手艺了得,绣制的生活类绣品,销路大开。
如今,要寻找早期绣品已经不易。省博物馆收藏的《牧童骑牛湘绣斗方》清新淡雅,绣制精湛,极具水墨画效果。这幅绣品的绘稿者是清末画家杨世焯。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宁乡人杨世焯,湘绣可能永远只是民间的日常用品。杨世焯,比胡莲仙小十岁。他的水墨画造诣很高,尤工花草人物,中晚年潜心研究传播湘绣。他将中国画移植到湘绣上,这一点睛之笔,湘绣从此鲜活、高雅、艺术起来。
湘绣之美,还在于针法多变。湘绣是针与线的爱情,是针尖的芭蕾。一部湘绣发展史,也是一部针法发展史。绣女们以针为笔,以线为色,一针一线,绣尽万物风华,绣出了才情与传奇。
湘绣独有的传统针法叫"掺针",这要归功于清末绣女李仪徽。这位嫁作长沙妇的平江女子,早年寡居,不得已寄寓在叔祖父的"超园"。 超园有藏书室,她每日临习作画,琢磨刺绣,逐渐悟出新法:将丝线不同颜色和色级进行搭配,色阶逐变又融合无痕,画面就更逼真生动。
这样,多变的针法与文人画相结合,湘绣开始飞腾。
20世纪初, 湘绣即在国内外获得多项殊荣:1911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最优奖, 1915 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
人们惊赞湘绣人物的"惟妙惟肖",写意山水的"色晕墨润";盛赞湘绣艺人的"神手";慨叹传颂湘绣的"针绝"。" 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这就是对湘绣的赞誉。2006年,湘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南湘绣博物馆里,四幅花鸟条屏精致高雅。仿古色缎料上,紫藤、牡丹、菊花、梅花跃然画外,比翼双飞,各具姿态。观赏着这幅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结婚时陈列的湘绣条屏,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突然,一只 《饮水虎》 迎面而来,它双目炯炯,左前掌探入溪水中,抓地有力。老虎、竹叶、溪流、岩石,相映成趣,令人叹为观止。该绣品 1982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入选国家珍品。这幅绣品主要采用湘绣独有的_(péng)毛针法。 这位创新者是湘绣艺人余振辉,她在掺针的基础上总结和完善了_毛针法,使绒毛历历在目,老虎栩栩如生。
创新是民间艺术赖以保存和发展的永恒法则。20世纪70年代末,一种双面全异绣出现了,即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面,绣出形象、色彩、构图、针法完全不同的两种形象。这种出神入化的手法,被誉为"令人不可思议的魔术般的艺术"。
眼前的这幅《杨贵妃》,1981年绣刺。只见一幅透明的尼龙绸上,一面是妙龄的杨玉环,端坐深闺,拨动箜篌,排遣幽怨;另一面,宠极六宫的杨贵妃,闲抚琴弦,怡然自得。
一幅《武陵源》,这面是青翠欲滴的春天,那面是银装素裹的冬天。
双面绣《锦绣潇湘请你来》更是令人惊叹。在重量仅50克, 约 0.713平方米的绣品上呈现了锦绣潇湘的画卷,是湘绣微技艺的创新之作。2011年11月,它搭载"神八"飞上天。
从平针、掺针到_毛针,从单面绣到双面全异绣。千丝万缕中、一针一线里,湘绣吐故纳新,在传承中创新。
湘女多情,绣女巧思,她们用心灵在刺绣,也赐予了湘绣一次次新的生命。
如何鉴别湘绣与其他绣种的区别?为何湘绣能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绣种闻名于世呢?湘绣如何更好地走向未来......2020年10月17日下午,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明做客湖南图书馆湘图讲坛,开讲《文化拉近湘绣和世界的距离》,带领读者更透彻地理解湘绣这一湖湘文化艺术瑰宝。
从“百年进步奖”到“誉满全球”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带有湘楚文化特色,刺绣的总称。它植根于湖南大地,所以冠名以“湘”,与苏绣,粤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如何鉴别湘绣与其他绣种的区别?曾应明介绍,其核心在于刺绣的“针法”与绣线的“配色”。
“掺针”即是湖南湘绣最具代表性针法,也是区别于国内其他区域绣种的重要标志,它支撑起湖南湘绣“七十二针法”体系的脊梁。湘绣的线色虽然浓烈,在国画蓝图上,人们利用二百多种绣线,以及每一个绣线从深到浅的十多个“色阶”,透过七十二针法的变换、线色的调节,形成它“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民间技艺与文化博大精深,单绣种而言就有许多,为何湘绣就能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绣种闻名于世呢?
曾应明认为,这与湘绣多次成功走出国门有关。1911年湖南湘绣组团参加意大利都灵博览会,与欧洲十字绣同台竞技,首次公开亮相的湖南湘绣《荷鹤图》,开创了湖南湘绣将“诗、书、画、绣、印”五门艺术综合于一体的先河,一举夺得博览会“百年进步卓绝奖”。
意大利都灵博览会获得的巨大成功,极大地促了湖南湘绣向海外发展。1933年的美国芝加哥万国博览会,湖南湘绣派出了大规模的展览阵营,长沙市锦华丽绣庄选送的人物绣像《罗斯福》,被美国著名报刊《万朝报》以“誉满天下”为题称赞。铜官芙蓉商号参展的《乐燕图》,以八百里洞庭的磅_气势,芦燕凌云的气吞山河,水天一色的秀美风景,画龙点睛的书法题诗荣获博览会“百年进步纪念会金奖”。
以“绣”为媒,构建湘绣文化产业链
在湘绣的文化输出史上,不能不提湘绣充当新中国第一号“国礼”一事。
2019年,由湖南湘绣城与潇湘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电影《国礼》,就还原了这一段历史。1949年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时,带去了四十套湘绣被面、枕套,还有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金奖的《乐燕图》绣画等,其中湘绣《斯大林绣像》,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礼品”清单第1号。
曾应明认为,湘绣之所以选定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号国礼”,其深刻的意义在于文化。在诸多的湖湘符号中,“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的湖南湘绣,无疑是一张当之无愧的“国家级文化名片”。
如何更好做亮这一文化名片?曾应明认为,在艺术湘绣之外,日用湘绣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湘绣业界,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将日用湘绣视为是一种“下里巴人”生活用品,贬称为“粗绣”。殊不知,正是这种生活的必需品,贯穿了整个中国刺绣的全过程。
曾应明说,从民间到宫廷,出土与流传下来的刺绣产品,无一例外地不是日用消费品。这就说明一个问题,“绣”是一门艺术,只有与它的载体结合,才有传承的意义与前途。
七十一年前,毛泽东主席送给苏联的湘绣“国礼”,其中四十套湘绣被面、枕套,深受苏联民众喜爱,因而在其境内掀起一个大规模订购湘绣制品的热潮,史称“湘绣对苏贸易”。1978年改革开放,湘绣行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迎来一波湘绣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全新发展模式。
“要将文化与科技融合,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湘绣文化产业链。”曾应明说,湘绣艺术还是很受大众喜欢的,需要用人民大众喜欢的方式去展现它,用年轻人喜欢的高科技,如游戏、短视频、直播、影视等新方式,把湘绣艺术发扬光大,以“绣”为媒,将湘绣文化产业链延伸到我们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