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通过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来解决职场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不影响今后工作,但需注意经济赔偿。用人单位提出解除需支付补偿金,劳动者提出并协商一致则无需支付。双方应书面确认并避免非法解除。法律依据为《劳动法》第24条和《劳动合同法》第36、46条。
一、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影响今后的工作吗
不影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要注意,如果用人单位进行解除的劳动合同,需要先给劳动者进行一定的经济赔偿。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进行解除的,需要双方进行协商处理这类事件。
1、如果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要支付劳动都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协商一致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所以,如果劳动者有辞职的想法,用人单位应尽量让劳动者提出书面的辞职报告,或者在离职的审批表中,写明是劳动者提出的解除动议。
2、与员工协商一致后,进行书面确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尽量先协商,双方基本达成一致后,进行书面确认。不可以直接发书面解除通知,如果劳动者提出劳动仲裁,很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解除。
二、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24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都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4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今后的工作一点也没有影响。我们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要注意,如果用人单位进行解除的劳动合同,需要先了劳动者进行一定的经济赔偿。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进行解除的,需要双方进行协商处理这类事件。
延伸阅读
结语: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不会对今后的工作产生影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然而,如果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双方协商一致,就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如果劳动者有辞职的意愿,用人单位应尽量让劳动者提出书面的辞职报告或在离职审批表中明确劳动者提出的解除动议。双方应进行协商,并在达成一致后进行书面确认,以避免非法解除的风险。根据《劳动法》第24条和《劳动合同法》第36条的规定,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解除劳动合同后对今后的工作没有任何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五条 【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能否通过仲裁解决无劳动合同问题?

劳动者应注意收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以便日后维权时能提供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可以收集的证据包括社保清单、个税完税证明、工资账单、工作证明等。根据相关法规,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然而,仲裁结果可能不...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协商问题

劳动合同可即时解除,不需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合同,无需事先告知。其他情形下也可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能否通过口头协商解除?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主旨是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虽然口头协议风险较大,但可以通过口头方式进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包括提出解除、达成一致、通知工会、办理工作交接、结算薪资和经济补偿、劳动合...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期满能否通过协商解除?

劳动合同到期自然终止,不需要再协商解除。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包括合同期满、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用人单位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等。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时,经济补偿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果...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协商一致解决仲裁问题?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后,如果双方已达成离职补偿一致且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再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可能面临败诉结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三十七和五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需提前通知用...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诉讼来解决还款协议问题?

根据还款协议书明确约定的还款数额,可以依此起诉,但需满足起诉条件,包括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原告、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管辖的条件。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包括借款合同、借款协议、...查看全文

解决公司解除劳动合同问题

解除劳动合同后,当事人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劳动法规定的时效和手续,以确保经济补偿、社保转移等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文章还列举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和条件,包括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等,以及用人单位与...查看全文

法院能否通过协商强制执行来解决欠款问题?

法院强制执行可以协商还款,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后,法院不再强制执行;无法达成协议则进行强制执行。民事执行是人民法院在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时,通过强制手段实现法律文书内容的诉讼活动。被执行人或财产在外地可委托当地法院执行,超过15天不执...查看全文

劳动局能否解决辞职问题?

劳动者有权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以暴力、威胁或违章指令强迫劳动者,否则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必须提供书面证明解除或终止合同,否则将承担责任并赔偿劳动者。...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解散法人来解决公司问题?

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如果公司持续2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无法作出有效决议、董事长冲突无法解决或其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解决公司经营困难。...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袭击警察来解决问题?

警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只有当遭到罪大恶极、通缉时间长的嫌疑人使用暴力抵抗,并对警察的生命安全构成紧急威胁时,才可以击毙已确认有犯罪行为的嫌疑人,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补写借条来解决问题?

补写的借条应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并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合同书形式订立的合同需双方签名、盖章或按指印,之前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即成立。若法律或约定要求书面形式但未满足,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即成立。...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纠纷能否通过协议解决?

劳动争议不能约定管辖。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应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不属于劳动争议范围的纠纷包括社会保险金、公有住房转让、伤残等级鉴定、职业病诊断、家政服务、个体工匠...查看全文

劳动者协商解除合同的赔偿问题

劳动者协商解除合同的赔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合同并双方协商一致时,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补偿金;而如果由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消除醉驾案底来解决酒驾问题?

犯罪案底无法消除,醉驾入刑后将形成档案保存备查,根据《人民检察院诉讼档案管理办法》,诉讼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销毁前需整理装订结论性法律文书并永久保存。...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找家人来解决欠债问题?

欠债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找家人偿还债务不合适。解决方法包括诉前财产保全、起诉和执行。诉前财产保全是紧急情况下保护权益的措施。起诉包括写起诉书、立案、开庭审理、法院判决和执行判决。执行判决需要在判决生效后2年内提起强制执行。如果...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仲裁解决合同违约问题?

本文讲述了合同不履行的三种情况和相应的解决方式。首先,当事人可以采取沟通调解、仲裁、诉讼的形式进行解决。仲裁是其中一种解决方式,但需要双方达成合意并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机构。律师建议,在签订合同时按照《仲裁法》的规定约定好仲裁机构,以...查看全文

离职后能否通过劳动仲裁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能申请劳动仲裁吗?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后,必须在一年内提出申请。...查看全文

离职后工资结算问题,能否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离职结算工资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涵盖各种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可中断和继续计算。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无故扣...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解散公司来解决公司内部问题?

解散公司的两种方式:一是股东自行解散,通过股东会决议解散并组成清算组;二是向法院提起解散诉讼。解散公司诉讼的原告需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其他股东可以以共同原告或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提起解散诉讼的条件包括公司经营困难、继...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