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损失单位如何赔偿

律师回答
摘要:员工因个人原因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应承担赔偿责任。合同无约定时,应根据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可通过扣除工资实现,但每月扣除不得超过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员工如果是因为个人原因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根据合同中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合同中无约定的应根据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经济的损失应从每月工资中扣除,扣除的工资不得超过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延伸阅读
员工损失的赔偿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员工损失的赔偿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是指在员工遭受损失时,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相应的赔偿。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规,员工损失的赔偿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员工应及时向单位报告损失,并提供相关证据。其次,单位应进行调查核实,并与员工进行协商,确定赔偿金额。然后,双方应签订赔偿协议,并按协议约定的方式和时间进行赔偿。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或仲裁。根据法律规定,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经济赔偿和其他补偿措施。具体赔偿金额和方式将根据损失的性质、程度以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确定。
结语:根据合同约定或实际损失,员工应承担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并从工资中扣除,扣除额不得超过工资的20%。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可要求员工赔偿经济损失,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工资的20%。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员工损失的赔偿程序包括报告损失、调查核实、协商赔偿、签订赔偿协议,若无法达成一致,可申请调解或仲裁。具体赔偿金额和方式将根据损失性质、程度和法律规定确定。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单位如何赔偿被开除员工的损失?

单位开除员工的赔偿标准及员工被辞退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辞退赔偿根据员工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违法辞退则需双倍赔偿。员工被辞退的情况包括协商解除、患病或负伤不能工作、不能胜任工作、合同无法履行等。被辞退和主动...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雇员工,如何赔偿损失?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员工赔偿计算方法以及被单位无故辞退后员工的应对措施。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解除劳动合同规定应支付赔偿金,计算方法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被单...查看全文

职工造成单位损失应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如果职工因个人原因造成单位损失,单位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部分作为赔偿,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单位需按最低工资标准来支付。...查看全文

用工单方如何赔偿损失?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若非因《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原因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应按一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具体支付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劳...查看全文

未交社保的单位如何赔偿损失?

单位不交社保只能要求补缴,没有赔偿。用人单位不及时为员工参加社保只会受到处罚,并不涉及员工的赔偿问题。社会保险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查看全文

员工粗心损失4000如何赔偿

员工粗心损失4000,赔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无统一标准。故意造成全额赔偿,过大过失部分赔偿,比例由法官确定。一般过失无需赔偿。先协商解决,不成再起诉。按劳动合同约定赔偿,标准不同。可从工资中扣除,但不超过当月工资的20%。...查看全文

员工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单位可以主张赔偿吗

员工造成单位经济损失,单位可要求员工赔偿。赔偿可从员工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不得超过工资的20%。如扣除后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标准支付。...查看全文

单位可以扣除员工工资来赔偿员工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吗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查看全文

单位丢失员工档案时应该如何赔偿?

单位丢失职工档案,责任由机关、企事业单位承担。 单位把我的档案弄丢了怎么办 档案被单位丢失只能补开就业关系证明,如果个人与单位(包括委托管理档案的人才服务机构、职业介绍所等)有存放档案的相关协议,单位把个人...查看全文

公司倒闭员工损失是否由单位赔偿?

公司要倒闭了员工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按照一定标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金。 公司破产员工可以获得下列赔偿...查看全文

擅自离职的员工怎么赔偿单位损失?

律师分析: 在要求劳动者实际履行赔偿义务时,根据相关规定,只能要求劳动者进行限额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要求员工赔偿损失的情形

劳动者赔偿情形及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反竞业协议或与多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可以因期满、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用人单位破产、关闭、解散等情况终...查看全文

单位失火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单位失火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进行赔偿。损害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协商不一致的,赔偿费用应当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确有困难的,可以分期支付,但是被侵权人有权请求提供相应的担保...查看全文

员工给单位造成损失要如何负责

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29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司法实践中,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交通事故、操作失误等,...查看全文

员工给单位造成损失要如何负责

法律分析:一、员工给单位造成损失要如何负责1、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2、《劳动合同法》第29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司法实践中,...查看全文

施工单位损坏设备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一、施工单位损坏设备如何赔偿1、施工单位损坏了设备的,一般按损坏设备的实际造成的损失赔偿,如承担维修设备、置换设备等的责任。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财...查看全文

单位违反合同规定,如何赔偿损失?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及注意事项,以及辞退员工的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需支付经济补偿,按工龄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非法解除合同需支付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的两倍。解雇需遵循公正原则,不能歧视员工,应...查看全文

单位如何赔偿因辞退职工而导致的损失

单位辞退职工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则支付赔偿金,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查看全文

员工擅自离职给单位带来损失,如何挽回损失?

员工擅自离职造成损失单位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追偿:实际损失、过错程度、赔偿金额、限额赔偿和违约金法律依据。 员工擅自离职造成损失单位的追偿应考虑实际损失、过错程度、赔偿金额等因素,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如何赔偿工伤员工?

公司辞退工伤员工需按劳动合同法支付经济补偿,并根据国家工伤保险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期间公司不得辞退员工,但治愈后未请假无正当理由不上班可自动离职。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