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后面临法律纠纷,应对策略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企业注销后被起诉,债权人的债权能否得到法律保护取决于具体情况;债权人起诉应提供与被告存在债权的证据材料以及逾期不履行义务的证据。 企业注销后被起诉的处理方式和债权人起诉所需的证据;清算组在清算期间的职权包括财产清理、债权债务处理、税款清缴以及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一、公司注销后被起诉了怎么办?
一般而言,企业注销登记后,法人资格终止。不能以该项企业作为被告进行诉讼。
但债权人的债权能否得到法律保护,主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企业注销登记时经过清算的:企业被注销登记时,清算主体或第三人在工商管理部门承诺企业注销登记后遗留的债权债务由其负责的,债权人可以做出承诺的清算主体或第三人为被告,要求其承担清偿责任。
2、企业未经清算即被注销登记:第三人在工商管理部门的注销登记中承诺偿债,债权人既可以对清算主体或承诺偿债人择一而诉,要求其承担清偿责任也可以二者为共同被告要求二者承担共同清偿责任。另一种情况,被注销登记的企业为债权人的,如有权利义务承受人,可应其申请直接变更其为诉讼主体无权利义务承受人或权利义务承受人表示不参加诉讼的,终结诉讼。
债权人起诉应提供什么证据:
1、能证明与被告之间存在债权的证据材料,如合同、借条、收据、欠条等相关证据。
2、债权人已履行给付义务或者其他约定义务而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义务的证据,如银行汇款凭证、或者在场证人证言等相关证据。
3、如有担保人或介绍人,必须要提供担保人或介绍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若是单位担保,须提供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情况如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可把配偶另一方也列为共同被告。
二、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的职权
(一)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二)通知、公告债权人
(三)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四)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
(五)清理债权、债务
(六)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七)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情况,对于公司注销后被起诉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若企业注销时经过清算,债权人可要求清算主体或第三人承担清偿责任;若企业未经清算即被注销,债权人可选择诉讼对象并要求其承担清偿责任。债权人起诉时需提供与被告存在债权的证据材料以及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义务的证据。清算组在清算期间需进行财产清理、债务处理、税款清缴等职权行使,同时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2014修正):第四章 会计师事务所 第二十七条 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分支机构,须经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21修正):第三章 审计机关职责 第二十二条 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以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遇有涉及国家财政金融重大利益情形,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经国务院批准,审计署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金融机构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或者审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注销公司后,公司商标侵权纠纷应对策略

商标侵权公司注销后无法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根据公司法规定,若公司未经清算已注销登记,债权人可以以股东、董事等为被告提起诉讼。注销前需清算债权债务,但在注销过程中,需分别办理社保、税务等账户注销手续。商标注册人申请注销注册商标或部分...查看全文

公司被转让后面临诉讼,应对策略有哪些?

公司转让后被起诉,应积极应诉。债务起诉流程包括选择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支付令和破产还债。当事人可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但不得违反规定。法院可根据申请对财产进行保全,要求行为或禁止行为。如债权关系明确且合法,法院应在15天内发出支付令;...查看全文

企业注销后面临诉讼应对策略

企业注销后的诉讼问题和清算组的职权。 企业注销后,债权人的债权能否得到法律保护取决于清算情况;债权人起诉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清算组在清算期间有多项职权,包括处理财产、债务和参与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公司注销后的应对策略

根据《公司法》规定,分公司注销后的债务应由总公司承担。公司设立分公司的,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分公司的债务可以先以分公司管理的财产承担,不足以承担的,由总公司承担。总公司解散分公司后...查看全文

面临兼并,员工应对策略有哪些?

单位裁员时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若工作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查看全文

面对买房纠纷的应对策略

买房纠纷处理要点:一、房屋面积差异纠纷,根据合同约定处理;二、开发商逾期办房产证纠纷,可起诉要求退房;三、广告与实际销售不符纠纷,购房者应以实物为准。购房者应谨慎对待广告,最好到现场观看。...查看全文

被告公司注销应对策略

被告公司注销后,诉讼终止或中止。注销公司需成立清算小组,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或法院确认。清算期间,不得进行非清算相关经营活动,未清偿前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和解是双方协商解决纠纷;调解是通过第三方居中解决纠纷;仲裁是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诉讼是向法院起诉解决纠纷。...查看全文

债务人面临违约,应对策略有哪些?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的解决途径有协商和诉讼两种方式。协商可以尝试分期还款等方式解决。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债权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向法院起诉,获取判决并申请强制执行。另外,债权人还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来索要欠款。...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纠纷:应对策略有哪些?

购房合同签订后反悔需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违约方应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合同解除后,未履行部分终止履行,已履行部分可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除非另有约定,解除权人可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欠款6000元面临诉讼,应对策略有哪些?

本文讲述了如果借款逾期未还或在两次催款后仍未还款,当事人将面临起诉。在多次催款后仍未偿还贷款,当事人将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当事人仍不还款,案件可能被移送公安机关侦查,成为刑事案件。在公安机关侦查后,案件将送至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查看全文

买卖纠纷诉诸法庭,应对策略有哪些?

被起诉后积极应诉是解决纠纷的好选择,包括提交答辩状、证明被告身份、搜集证据、准时出庭并如实陈述案情。双方应遵循平等互利和协商一致原则,通过协商解决纠纷。若无法解决,可选择仲裁或法律程序。避免采取消极拖延等方式逃避问题,如扣发货物或...查看全文

欠款纠纷诉诸法院,应对策略有哪些?

如何应对欠别人4000块钱被起诉的问题?可以选择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向法院起诉。欠债未还可能导致法院判决归还并强制执行,甚至构成刑事责任。在应诉时,应委托专业律师,收集有利证据并提交答辩状,参加庭审保护自己权益。同时,可以协商...查看全文

公司面临劳动仲裁时的应对策略

公司被员工申请劳动仲裁不会影响其证信力,也不会被列入黑名单或受到任何处理。最多,上级主管机关可能会建议公司加强管理和改进公司的约束机制建设,以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被申请是法定的权利与程序义务。...查看全文

应对公司间债务纠纷的策略

公司间债务纠纷可通过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仲裁或起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条,合同纠纷的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根据第3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如被告住所地...查看全文

公司合同纠纷诉讼应对策略

本文讲述了当事人遇到诉讼时需要采取的一些措施。首先需要判断案件是否属于法院管辖范围,如果不符合规定可以在答辩期内提出异议。其次,需要审视对方诉讼请求的合法性,并结合事实和证据进行答辩,同时提交相关证据。如果需要法院调取证据,可以书...查看全文

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与应对策略

公司经营范围超出营业执照范围会受到罚款的处罚,最高罚款金额为三万元。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将会被罚款1万元以下。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如果企业超出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将会受到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的处罚,...查看全文

面对装修合同纠纷的应对策略

装修合同纠纷处理:和解、调解或仲裁是解决纠纷的途径。未达成和解或调解的,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可向中国或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无仲裁协议或无效时,可向法院起诉。判决、仲裁裁决和调解书需履行,拒不履行可请求法院执行。...查看全文

物业费拖欠面临诉讼,应对策略有哪些?

本文讲述了被告方因拖欠物业费被诉至法院,根据法院判决需按期缴纳物业费。如果业主与物业协商和解,则可以避免诉讼。如果无法协商或和解,业主应当积极应诉,自行或委托律师收集证据进行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同时,需要注意不交物业费的误区,如...查看全文

公司劳动争议注销应对策略

劳动争议中,公司注销后,诉讼当事人会发生变化,可将用人单位、出资人、开办单位或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劳动争议需先进行劳动仲裁,不服仲裁裁决可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