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间接故意在法律中的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探讨了犯罪的间接故意的定义和情况,并与过于自信的过失进行了区分。 间接故意包括为了追求合法或非法目的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以及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的情况。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相比,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认识上处于不肯定状态。 提炼的信息:本文讨论了犯罪的间接故意,包括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情况,与过于自信的过失进行了区分。
一、犯罪的间接故意有哪些情况
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
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
(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二、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区别的关键在于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所抱的心理态度不同。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不仅不希望发生这种结果,而且是完全反对这种结果的发生,相信是可以避免的,发生这种结果是违背其主观意愿的,出乎其意料之外的。而间接故意,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既不希望也不反对,既不追求,也不防止,发生与否均不违背其主观意愿。
第二,促使和支配行为人实施行为的主观认识因素也不同。过于自信的过失中,行为人虽在一开始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曾有预见,但真正促使实施行为时,其认识上却是相信可以避免的,认为不会发生这种结果,而不再是认为仍有可能发生,而在间接故意情况下,行为人无论在行为前,还是在行为过程中,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一直处于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不肯定的状态之中。
第三,过于自信的过失中,行为人认为危害结果不会发生,具有一定主客观条件为依据的,只是对这些条件的作用作了轻率的、过高的估计,误认为凭这些条件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危害结果。
延伸阅读
结语: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社会危害结果,但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其包括为了追求合法目的放任危害结果、为了追求非法目的放任另一危害结果、以及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的情形。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相比,间接故意的关键在于对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不同,以及促使行为人实施行为的主观认识因素不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乐观态度,而间接故意是对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是否存在间接故意犯罪中止

间接故意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刑法第24条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行为实施未终了时自动...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犯罪的认定

法律分析: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该结果的发生。故意犯罪中包括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前者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后者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

律师分析: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成立的条件包括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导致社会危害,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则是一种犯罪故意的类型,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社会危害...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在犯罪未遂中的表现形式

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形态,与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相比,其认识和意志因素上存在差异。间接故意是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持放任态度,而过失犯罪是轻信可以避免。二者的区别在于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因此在量刑上过失犯罪较轻。...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触犯法律嘛?

律师解答: 如果是间接故意,这个时候还是会进行处罚,并且处罚会根据具体的情节来进行处罚,所以坚决故意是触犯国家法律的,间接故意不只一种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情节来进行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触犯法律吗?

法律解析: 如果是间接故意,这个时候还是会进行处罚,并且处罚会根据具体的情节来进行处罚,所以坚决故意是触犯国家法律的,间接故意不只一种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情节来进行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触犯法律吗

法律解析: 如果是间接故意,这个时候还是会进行处罚,并且处罚会根据具体的情节来进行处罚,所以坚决故意是触犯国家法律的,间接故意不只一种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情节来进行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触犯法律吗?

律师分析: 如果是间接故意,这个时候还是会进行处罚,并且处罚会根据具体的情节来进行处罚,所以坚决故意是触犯国家法律的,间接故意不只一种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情节来进行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不存在犯罪目的吗

间接故意犯罪目的可能与犯罪结果不一致,所以无犯罪目的。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的发生但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存在过于自信的过失及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的行为既然已经知道危险结果的发生,则已存在犯罪目的,不管是否放任,只要结果一经发生...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

本文介绍了旧中国法学家和德国、日本、前苏联刑法学者对间接故意犯罪是否有未遂的看法。他们认为,间接故意犯罪在实际上和逻辑上都不可能存在未遂。我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份子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客观特...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在法律中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故意杀人罪的法律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其中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存在犯罪既遂吗

法律分析:间接故意是存在犯罪既遂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嫌疑人的间接故意,虽然主观上没有犯罪的积极行为,但犯罪嫌疑人通过消极的行为方式来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是存在既遂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法律中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怎么理解?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1.认识因素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直接故意是希望或必然发生。3.定罪意义不同,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4.直接...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法律区别

犯罪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者的区别在于直接故意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并积极追求;而间接故意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并放任结果发生。尽管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更大,但在量刑处罚时并没有区分,量刑标准一样。...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故意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吗

法律分析:我国《刑法》对于故意是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的。对于直接故意的犯罪的间接故意的犯罪都应当处以相应的刑事处罚。《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故意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吗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与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直接故意是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查看全文

直接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概念及区别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在于心理态度和认识程度。直接故意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努力实现犯罪目的;间接故意是放任心态,对结果发生与否持无所谓的态度。直接故意可以是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可能发生;间接故意只...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认定规定?

法律解析: 实施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属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认定规定?

律师解答: 实施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属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