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经济性裁员的法律规制

律师回答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规定

(1)企业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并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登记备案后组织实施。在三十日内,与占全部职工人数10%以上或三十名以上的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办理裁减人员的有关手续。

(2)企业裁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①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实施裁员计划的原因,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

②制定裁员实施方案,提出被裁减人员名单,确定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明确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

③将裁员方案提前30天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根据其提出的合理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④向劳动行政部门提交《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报告表》,报告裁员方案,并提供企业财务审计表、劳动工资报表、法院裁定书或企业主管部门确认意见。听取劳动行政部门意见后,企业向全体职工正式公布裁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3)企业应给予被裁减人员一次性的经济补偿金。其标准是在本单位工作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本人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如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按企业平均工资支付。

(4)企业裁员顺序为:

①外来劳务工;

②农民合同制职工;

③劳动合同即将到期的城镇劳动合同制职工。

在按照上述顺序裁员时,应在同等条件下,先裁减本单位工作年限较短的职工,后裁减本单位工作年限较长的职工。

(5)企业不得裁减下列人员:

①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②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③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④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规定不得裁减的情况;

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6)列人员非本人自愿,企业一般不应裁减:

①在本单位连续工作10年以上并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②在本单位连续工作20年以上,且男满50周岁、女满40周岁的;

③夫妻一方已下岗或失业的;

④现役军人配偶、烈士遗属(配偶)、市级及市级以上劳动模范、残疾人配偶、侨眷;

⑤参与集体合同谈判的职工代表。

(7)被裁减的人员解除劳动合同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具备条件的可申请失业救济金。

(8)企业从裁员之日起,六个月内需新招人员的,必须优先从本单位被裁减人员中录用,并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录用人员的数量、时间、条件以及优先录用人员的情况。

(9)在六个月内被原企业录用的被裁减人员,其所领取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扣除一年工龄的经济补偿金后,余额退还企业,但其本企业工龄应连续计算。

(10)企业经济性裁员应接受工会监督,听取工会的合理意见。如企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裁减人员,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

以上,就是我国的专门针对企业经济性裁员的一部法规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阅读之后都能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对此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来网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规定概述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规定及注意事项: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裁员需提前30天向工会或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经报告后可裁减人员。裁减人员后6个月内录用人员时,应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注...查看全文

企业经济性裁员规定概述

公司实行经济性裁员政策,裁员人数需满足一定条件。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且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以及其他因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都属于经济...查看全文

法律如何规定经济性裁员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当企业需要裁减人员时,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后报告劳动行政部门。裁减人员应优先留用固定期限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以及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但有需要扶...查看全文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规定有:1、用人单位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需要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2、用人单位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查看全文

法律对经济性裁员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法律对经济性裁员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员。...查看全文

劳动法经济性裁员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了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包括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转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后仍需裁减人员,以及其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重大变化。...查看全文

经济性裁员限制对象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医疗期内的患病或非工伤劳动者、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离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查看全文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标准?

律师解答: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规定有:1、用人单位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需要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2、用人单位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查看全文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标准?

法律解析: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规定有:1、用人单位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需要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2、用人单位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查看全文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规定有什么

法律分析: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规定有,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企业应给予被裁减人员一次性的经济补偿金,其标准是在本单位工作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本人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法律依...查看全文

企业经济性裁员有什么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合法裁减人员需提前30日通知工会或职工,听取意见后报告劳动行政部门,适用情况包括企业破产重整、严重困难、转产技术革新、经营方式调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等。...查看全文

经济性裁员的补偿规定?

法律解析: 经济性裁员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经济性裁员的补偿规定?

法律解析: 经济性裁员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公司经济性裁员的规定?

律师分析: 公司经济性裁员的规定是一次经济性裁减人员数量为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如果一次性裁减人员达不到这个人数或比例要求的,则不属于经济性裁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经济性裁员的补偿规定?

律师解答: 经济性裁员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公司经济性裁员的规定

法律解析: 公司经济性裁员的规定是一次经济性裁减人员数量为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如果一次性裁减人员达不到这个人数或比例要求的,则不属于经济性裁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优化企业经济性裁员策略的法律规定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规定,如果企业需要裁减人员超过20人或者不足20人但占职工总数10%以上,需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他们的意见。裁员方案需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裁减人员的情况包括: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困难、转产...查看全文

经济性裁员的法律依据及情形

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情形及注意事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可以在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转产等情况下进行裁员。裁员人数必须达到法定标准,征求工会或全体劳动者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时需提前30天通知被裁员工,否则...查看全文

经济性裁员补偿标准的法规规定

经济性裁员补偿标准及条件: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用人单位应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未支付需额外支付50%。补偿金以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月平均工资为基准。经济性裁员需满足实体性条件(破产、困难等)和程序性条...查看全文

简述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制

一、一人公司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1、一人公司法律上的规定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自己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相互独立时,应当对于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一人公司具有法人的资格。 2、法律依据:《公司法》 第六十二条, 一人有限...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