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在中国,法律法规对孕妇在怀孕期间的待遇是怎样的呢?对于停薪留职的规定有哪一些,对于孕妇,如果仍在在工作,法律中规定的对孕妇在工作中不得出现的要求有哪一些呢?如果你还不了解,那么,现在的带你了解关于对怀孕期间停薪留职政策的内容,希望...查看全文
怀孕期间公司要求停薪留职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要求女职工停薪留职的,是属于变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女职工可以要求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查看全文
怀孕期间女职工享有保护,包括不解除劳动合同、减轻劳动强度、休息和产假等待遇,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法解除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女职工在怀孕期享有劳动保护,不得从事过重劳动,不得延长工时,七个月以上不得安排夜班。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每增加一个婴儿增加15天,流产也有一定产假。...查看全文
劳动法对女职工哺乳期间的假期及待遇进行了规定。女职工在哺乳期间,用人单位应安排每天1小时的哺乳时间,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禁止安排从事体力劳动和哺乳期禁忌的工作,也可请哺乳假。工资按不低于生育津贴的60%支付,不...查看全文
孕妇怀孕期间被辞退,用人单位需支付两倍经济补偿金,包括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两倍,并应支付怀孕、产期、哺乳期的工资。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哺乳期离职补偿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孕、产、哺乳期解除女职工劳动合同,违法解除需赔偿2倍工资款及经济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了赔偿情形,包括劳动者解除、单位解除、不同意续订等。哺乳期被辞退属单位违法解除,要求补偿2倍工资款及经...查看全文
法律解析: 在我国不仅已婚的妇女很少做“全职太太”,就是结婚后怀孕的妇女,也很少怀孕后在家里一直待产,绝大多数怀孕的妇女和其他女职工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查看全文
律师分析: 在我国不仅已婚的妇女很少做“全职太太”,就是结婚后怀孕的妇女,也很少怀孕后在家里一直待产,绝大多数怀孕的妇女和其他女职工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在我国不仅已婚的妇女很少做“全职太太”,就是结婚后怀孕的妇女,也很少怀孕后在家里一直待产,绝大多数怀孕的妇女和其他女职工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查看全文
妇女怀孕及哺乳期间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和经济补偿,符合生育政策的夫妇可获得延长产假和福利待遇,少数民族地区可制定自身生育政策。领取生育津贴需满足条件,提供相关证件办理生育登记手续。津贴按产假期限和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妊娠7个月以上按9...查看全文
律师分析: 怀孕期间离婚的政策: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查看全文
工伤职工因工死亡待遇: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工资一定比例发给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查看全文
法律分析:1、不得与女职工解除。《劳动法》第29条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双方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也应顺延至产后一年,才能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但女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 ...查看全文
女职工怀孕期间被辞退,属于违法辞退,除过失性辞退外,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查看全文
法律分析:怀孕女职工权利:_x000D_ 1、产假,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_x000D_ 2、工资福利,如果用人单位为女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的,产假期间,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生育津贴;如果未参加生育...查看全文
第一,怀孕女职工有不被解聘的法律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就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9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查看全文
劳动法规定女职工产假为至少14周,包括产前2周休假、难产增加2周、多胞胎每增加1个婴儿增加2周。流产未满4个月享受2周产假,满4个月享受6周产假。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未参保由用人单位支付。哺乳期间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查看全文
中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了对怀孕女职工的特殊保护措施,包括禁止降低工资、辞退、解除劳动合同,不得安排加班及夜班劳动,医疗费用由单位负担等。违反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将面临罚款和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1、如果是产假,当然是三个月,按底薪算。计件按过去三个月的平均工资算。2、如果是病假,所有月薪工人以月薪为计算基准,所有计件工人则以其过去三个月的平均工资为计算基准。但工人所有之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的80%,如果低于此标...查看全文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
认证律师公司事务、公司事务
已服务15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