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班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律师回答
摘要:不加班扣工资违法,用人单位不能强迫员工加班或克扣工资。加班应事先与员工及工会协商,员工有权拒绝加班。妊娠期、怀孕7个月以上、哺乳期的女员工不得安排加班。加班工资按国家规定支付,晚上150%,双休日200%,法定休假日300%。加班费基数可由企业和职工协商确定,否则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工资标准计算。
一、不加班扣工资算违法吗?
算违法,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不能强迫员工加班,更无权克扣工资。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必须事先与员工及工会进行协商。一般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劳动者是有权拒绝的,加班是劳动者自愿的,用人单位是不能强迫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如用人单位事先未与员工及工会协商或者用人单位安排的加班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员工有权拒绝加班。同时有以下情况的不得安排员工加班:
1、妊娠期的女员工,不应延长其劳动时间。
2、女员工怀孕7个月以上,用人单位不能安排她们加班。
3、女员工在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能安排她们加班;哺乳期指的是女员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
二、公司支付加班工资的标准是多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即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是200%,国家法定休假日是300%。但这只是国家规定的比例,加班费发放额的关键是工资基数。
职工加班费的基数可以由企业和职工协商来确定,否则企业应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企业计算加班工资的工资基数,首先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如果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没有约定的,职工代表可与用人单位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
延伸阅读
结语: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障员工权益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不得强制加班,更不能扣除工资。加班应事先与员工及工会协商,员工有权拒绝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需支付加班费,标准为平时150%、双休日200%、法定假日300%。加班费发放额的关键在于工资基数,可由企业和职工协商确定。保护员工权益,切实履行法定义务,是用人单位应遵守的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五条 【劳动合同的逾期终止】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安排员工加班不给加班费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律师分析: 安排员工加班不给加班费属于违法行为,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查看全文

安排员工加班不给加班费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安排员工加班不给加班费属于违法行为,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查看全文

安排员工加班不给加班费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安排员工加班不给加班费属于违法行为,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查看全文

周末加班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工作时间延长需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般每日不超过一小时;特殊原因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三小时,每月不超过三十六小时。礼拜天强制加班不合法。...查看全文

工作加班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工厂无权罚款,可拒绝交纳罚款并申请劳动仲裁。员工加班需事先通知并得到同意,原则上不可强制加班。根据《劳动法》第42条,特定情形下可延长工作时间。根据第43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延长工作时间。...查看全文

强制加班属于违法行为吗

强制加班违法。加班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查看全文

上夜班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拒绝上夜班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行为,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之一。...查看全文

夜班劳动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劳动合同约定了不上夜班的情况除外,单位变更工作岗位应与劳动者协商并征得同意。若双方未明确约定,需协商解决。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者可追究单位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应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查看全文

周末加班是否属于违法?

公司无权以休息日开会未到为由扣职工工资,其他扣工资行为也属于违法。员工在试用期内也受《劳动合同法》保护,企业解雇员工需有能力上的原因。开会打电话被开除需支付加班费才合法。公司不应扣病假工资,需履行正常请假手续。下班后开会需支付加班...查看全文

在家辅导班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个人在家开办补习班需要经过教育部门审查和批准,符合工商管理部门规定,通过硬件设施验收、消防和卫生合法检测。开办个人补习班需申请办学许可,教师需持教师资格证。 个人在家开辅导班需符合法律规定,申请办学许可及教师资格证。 个人开设补习...查看全文

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警用装备如手铐、警棍、警用催泪喷射器等仅限警方使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违法持有手铐等装备虽不构成犯罪,但违反了治安处罚法规定,可能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包括罚款或行政拘留。...查看全文

像幼儿园经常加班园长又不给加班费属于违法行为吗?

幼儿园加班不给加班费违法吗 对于私立的幼儿园肯定违法的。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而劳动法也规定,用人单位由于...查看全文

不发工资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违法,可以先跟单位协商解决工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查看全文

不付运费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运费拖欠属于合同纠纷,应到法院起诉,而非报案。需提供拖欠证据,如签名认可的运单或欠条。起诉后,经过调解、开庭、判决程序,可申请执行并由法院执行局强制执行,确保运费收回。若拖欠金额大,可申请法院诉前保全,提前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确...查看全文

侮辱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侮辱行为是不道德行为,辱骂则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则构成犯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别人造谣我的名声怎么办...查看全文

强拆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司法强拆不违法,暴力强拆违法。司法强拆是指在房屋征收补偿过程中,征收人与被征收人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达成补偿协议,在征收人依法作出补偿决定后,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搬迁的,由作...查看全文

堵门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恶意堵门属于民事侵权行为阻碍通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扰乱秩序的行为将受到警告或者罚款的处罚,情节较重者可能被拘留。聚众实施此类行为的首要分子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查看全文

员工拒绝加班是否属于旷工行为?

员工拒绝加班不算旷工,法律规定了不能拒绝加班的法定情形,如自然灾害、事故紧急处理、设备故障抢修等。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二条,有特定情形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限制。...查看全文

在家加工卫生纸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如果没有正规执照和手续,可能涉嫌非法经营。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查看全文

什么是违法行为?将借条添加或篡改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借条的添加和篡改是违法行为,但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不良行为不等同于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包括违反法律和犯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法规,而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民事法典保护民事主体的权益,不得侵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