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间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女职工在试用期怀孕或违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用人单位可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兼职影响本职工作或以欺诈、胁迫方式订立合同,用人单位可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
如果女职工是在试用期内怀孕或尚在产期、哺乳期的则可能因为不符合录用条件为被用人单位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一)项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和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而且不用赔偿。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女职工如有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或其他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行为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女职工怀孕、在产期或哺乳期的也不在保护之列。不过需要提醒用人单位的是首先单位要有规章制度,其次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合法有效的,并且劳动者已经学习并签收了规章制度最后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关于“劳动者的哪些行为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详细规定。这样在女职工出现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况时用人单位就可以此依法辞退并通知该女职工。
3、有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行为。
如果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在工作中有严重失职行为或者营私舞弊的而且由于上述两种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也可以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4、兼职影响本职工作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即使是在孕期、产期或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也可以无条件的予以辞退。
5、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手段订立劳动的合同。
因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不管是否是在孕期、产期或哺乳期的用人单位都可以无条件的解除劳动合同。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延伸阅读
结语:女职工在试用期内怀孕或尚在产期、哺乳期的,不符合录用条件可能被解雇。女职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包括经常迟到、早退、旷工等行为,即使怀孕、在产期或哺乳期也不受保护。女职工在工作中有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同时兼职并对本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或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无条件辞退。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可以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女职工也可能被解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八条 【施行时间】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关系,妇女在怀孕期、 生育 期和哺乳期等“三期”未满前,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 此间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应改变。可见,国家对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女职工的法律保护是十分符合实际情况的...查看全文

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关系,妇女在怀孕期、 生育 期和哺乳期等“三期”未满前,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 此间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应改变。可见,国家对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女职工的法律保护是十分符合实际情况的...查看全文

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关系,妇女在怀孕期、 生育 期和哺乳期等“三期”未满前,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 此间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应改变。可见,国家对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女职工的法律保护是十分符合实际...查看全文

哺乳期离婚的相关法律规定

哺乳期离婚规定及离婚诉讼中哺乳期孩子的归属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或法院认为必要的除外。法院通常会将哺乳期孩子判给母方。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在特定情...查看全文

哺乳期离婚相关法律规定

哺乳期男方离婚需满足特定条件,否则不可起诉。双方需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经确认自愿且处理好子女和财产问题后,可获得离婚证。离婚请求可由有关部门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进行调解,若感情破裂且调解无效,则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哺乳期解雇赔偿的相关法律法规

哺乳期女职工在劳动合同法规定下享有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合同,需支付哺乳期女工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每满一年工作支付一个月工资。若女工存在法定过错,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合同的...查看全文

哺乳期劳动仲裁相关法律规定

哺乳期被辞退的女职工申请劳动仲裁时,需提交申请书,包括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信息、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证据等。申请书可口头申请,需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包括交申请书、委托律师、举证证明、审理裁决和裁决决定等。裁决书可在收...查看全文

哺乳期离婚赔偿相关法律规定

离婚补偿的条件有:1)夫妻双方实行分别财产制;2)一方为家庭付出较多义务;3)请求补偿的权利人只能是夫妻双方;4)离婚时提出补偿请求。补偿方式主要为金钱,也可使用有形财产或房屋不动产。若一方照顾老人和孩子较多,法院通常会支持补偿请...查看全文

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查看全文

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律师分析: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

当事人能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1.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2.债务人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仍未履行;4.债务人迟延履行或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查看全文

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标准?

律师解答: 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关系,妇女在怀孕期、 生育 期和哺乳期等“三期”未满前,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 此间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应改变。可见,国家对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女职工的法律保护是十分符合实际情况的...查看全文

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标准?

法律解析: 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关系,妇女在怀孕期、 生育 期和哺乳期等“三期”未满前,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 此间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应改变。可见,国家对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女职工的法律保护是十分符合实际情况的...查看全文

哺乳期的法律规定

根据相关规定,女职工在婴儿未满一周岁的哺乳期间,不得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以及其他哺乳期禁忌的工作。此外,她们也不得加班或从事夜班工作。对于怀孕不满4个月而流产的女职工,应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享受15至30天的产...查看全文

哺乳期间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不合法。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如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有权依法解除与怀孕女职工的劳动关系: 1、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2、...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哺乳期妇女的相关规定

根据相关规定,对于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雇主不得让女职工加班或者安排夜班工作。此外,雇主还应在每天的工作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的哺乳时间。如果女职工生育多胞胎,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的哺乳时间应增加1小时。另外,雇主不得因...查看全文

哺乳期期间的法律法规规定持续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明确规定了哺乳期妇女的权益,包括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每天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多胞胎每增加1个婴儿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用人单位应建立卫生室、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困难...查看全文

孕期劳动合同解除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职业病危害作业、职业病或工伤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疾病医疗期内、孕期产期哺乳期、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退休不足5年等。违反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经济赔偿。总结来说,认为职工在“四...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

购房合同解除条件包括:双方协商一致、开发商逾期交房、房屋主体质量问题、违约等。根据民法典和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买受人发现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可退房并要求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债权债务终止的情形包...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

买卖合同买方可解除,需满足协商一致或约定的解除条件。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和第五百六十三条,解除事由包括不可抗力、明确表示不履行、迟延履行、违约行为等。解除合同应注意违约性质、自我保护、交易成本和合同目的等因素。不适当履行应...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