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超过一年的情况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认定申请需在事故伤害或职业病诊断后的一年内提出,超过时限无法认定工伤。但可按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要求单位支付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提出认定申请,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申请时限。
不能,超过一年是无法申请认定工伤的,但可以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标准,要求单位支付赔偿。根据规定,工伤鉴定应当在受伤后一年内。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等,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延伸阅读
工伤认定期限是否可以延长?
工伤认定期限是否可以延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工伤认定期限一般是在工伤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进行认定。然而,在特殊情况下,认定期限可能会延长。例如,如果工伤的性质复杂,需要更多时间进行调查和鉴定,认定期限可以相应延长。此外,如果工伤事故中的伤害后果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评估,认定期限也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批准。因此,如果您的工伤认定期限已超过一年,您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以申请延长认定期限的可能性。请注意,具体的延长期限和条件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建议您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顾问或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
结语: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应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之日起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般来说,工伤认定期限为一年。如果认定过程需要更长时间,可以向社保部门申请延长期限。建议您咨询劳动保障部门,了解具体的延长期限和条件,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根据相关规定,您仍可以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要求单位支付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超过一年的工伤认定如何处理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后,先到人社局申请,再到劳动仲裁委申请,但可能会被以超时不予受理为由拒绝。如果单位同意赔偿,仍可获得赔偿金。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和单位。如需依据司...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如何处理

如果发生工伤职工超过工伤认定一年时效的情况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进行处理,方法如下:第一种是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第二种则是,若出现协商不成的,工伤职工可以在诉讼时效内提起民事诉讼。一、工伤厂里不赔偿应该怎么样...查看全文

员工发生工伤超过一年未认定工伤如何处理?

工伤发生一年后员工到局申请工伤认定的,社保局不能受理;单位同意赔偿只需出具证明到社保局评残,评残等级决定待遇;单位不同意赔偿的员工可向法院起诉,法院出具介绍信后再到社保局评残。...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超过工伤认定期限的情况

根据《工伤认定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在30天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工伤职工、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在1年内可以直接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为一年。超过了工伤认定时效,职工就不能申请工伤赔偿;职工只有被认定为工伤,才有可能进一步主张权利。超过工伤认定的补救措施:1、通过工伤保险赔偿案由获得救济。2、伤者直接通过一般民事损害赔偿案由获得...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定损超过10000的情况?

车辆维修前需确定损失部位的维修方式,保险公司主要以修复为主。维修前需确定费用金额,并尽可能在同一地点进行定损和维修,以及注意定损地点与维修地点要尽可能在同一家维修单位。...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超过期限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工伤认定申请过期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再次申请工伤认定;非基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主观原因工伤认定申请过期的,可以延长申请时间;最后申请时间仍然过期,可以按人身损害赔偿提起诉讼。一、已...查看全文

超过一年未认定工伤如何维权

法律分析: 对劳动者而言,超过一年未进行工伤认定只是会导致其无法获得行政救济,但是,其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救济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提起行政诉讼、申请劳动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超过15年工龄被辞退的情况

超过15年工龄被辞退,赔偿一般为支付12个月工资,故意辞退赔偿24个月。经济补偿金需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支付,超过本地平均工资三倍的部分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可在一次性补偿收入中扣除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超过工伤认定期限的工伤案件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若用人单位未按时提出申请,从业人员可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提出申请。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目前无限制,但国家或地方可另行规定。申请时限一般为事故发生或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查看全文

超过工伤认定一年时效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工伤认定一年后诉讼时效过了,不能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用人单位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查看全文

超过工伤认定期限,如何进行处理?

超过工伤认定期限后,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期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受伤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直接向社保部门提出认定申请。超过认定期限不予受理的,劳动者可主张人身伤害赔偿,并需在三年内提起民事诉...查看全文

超一年没认定工伤的怎么处理

超过一年未认定工伤的维权,如果存在法定的时效中止、中断的事由,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如果不存在法定中止、中断事由且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确认工伤情况,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待仲裁庭出具裁定或者不予受理通知后,直接向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遭遇工伤后超过一年,该如何处理?

工伤超过一年后,受伤职工可以通过人身损害赔偿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时效,可以考虑按照人身损害标准要求赔偿。劳动者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维护自身权益。即使错过工伤认定时效,仍有救济方法,但赔偿数额可能存在差异...查看全文

超过一年时限的工伤认定申请处理指南

工伤认定申请超过1年期限后,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人身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供有效的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申请书、身份证和工作证、事故情况材...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咋办

法律分析: 一、如果工伤认定超过一年,应当先到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人社局可能会以超过1年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并给当事人一份《不予受理通知书》,再到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委也不予受理。如果单位同意赔偿的,职工还是可以有赔偿金的。...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中如何处理没有证据的情况?

没有证据怎么做工伤认定的规定如下: 发生工伤事故后如果公司拒绝认定工伤,职工可以在事故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如果有劳动合同,职工直接去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就可以了,当然作为职工是需要有证据证明,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这是职工的举...查看全文

处理工伤超过一年的方法

工伤超过一年后的处理方式及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相关情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可依法主张人身损害赔偿或申请延长申报时限。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可在一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不计入工伤鉴定期限的情形包括不...查看全文

工伤一年没有做工伤认定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过了一年工伤认定期限的,失去了享受工伤待遇的机会,因为单位的原因没能及时的申请工伤认定,由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查看全文

工伤一年没有做工伤认定如何处理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应当在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认定,工会和工伤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为1年。 申请工伤认定有时限,作出工伤认定决定有期限。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