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工伤后,如何依法依规办理手续?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申请流程及赔偿责任:工伤发生后,先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再根据结果申请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单位应在30天内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工伤职工可在1年内直接向社保部门提出。未按时申请的费用由单位承担。
生工伤,首先要申请工伤认定,其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以便计算赔偿数额,然后根据工伤认定结果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依法申请赔偿。#160;法律法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延伸阅读
工伤赔偿流程及合法权益保障
工伤赔偿是指在工作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导致的损伤,雇主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工伤赔偿流程主要包括报案、鉴定、评定和支付等环节。首先,受伤员工应及时向雇主报案,并尽快就医治疗,确保伤情得到记录和证明。其次,根据工伤保险制度,需要进行工伤鉴定,由相关部门评估伤残程度和与工作相关性。然后,根据评定结果,由雇主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在整个流程中,受伤员工应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获得应有的赔偿。同时,雇主也应尽职尽责,确保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赔偿义务,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工伤赔偿是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职业病造成的损害,雇主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流程包括报案、鉴定、评定和支付等环节。受伤员工应及时报案并就医治疗,确保伤情记录。工伤鉴定评估伤残程度和与工作相关性。根据评定结果,雇主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赔偿金。员工应维护权益,确保获得应有赔偿。雇主应尽责履行赔偿义务,保障员工权益。工伤赔偿旨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良好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
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遭遇工伤,如何依法依规获得退休年龄赔偿?

工伤退休年龄赔偿待遇根据退休人员的待遇处理,如果未办理退休手续,可按工伤进行处理。工伤职工可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但随着享受基本养老金年限增加,补助金递减。单位返聘退休人员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权益和义务。退休人...查看全文

遭遇工伤,如何依法处理劳务纠纷

劳务纠纷处理方法包括协商、调解和诉讼三种途径。劳务纠纷与劳动纠纷在处理方式、时效制度、案件受理费和举证责任等方面存在差异。劳务关系因工受伤赔偿纠纷提起民事诉讼需要准备原告诉权、法律关系、事实和其他支持原告请求的证据。这些证据需合法...查看全文

遭遇工伤,如何依法获得赔偿?

用人单位购买社会保险的情况下,社会保险赔偿主要费用,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间工资和伤残职工就业补助金;未购买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承担所有赔偿费用和治疗期间费用,争议可通过仲裁解决。...查看全文

遭遇工伤,农民工如何依法维权?

农民工工伤维权及工伤赔偿类型: 农民工工伤维权包括申请工伤认定、工伤等级鉴定、要求工伤待遇等,并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争议。工伤赔偿类型包括工伤治疗费用、伙食补助、交通食宿费用、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医疗补助...查看全文

如何依法办理手续

离婚程序包括准备起诉书、法院立案、调解、开庭和等待判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调解或起诉离婚。法院应进行调解,若调解无效且存在重婚、家庭暴力、赌博等不良行为,可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遭遇工伤,农民工如何依法获得赔偿?

建筑工地农民工的工伤应由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承担赔偿责任。工伤保险基金将支付住院治疗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并经办机构同意的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等。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规定。...查看全文

如何依法办理离婚手续?

诉讼离婚程序包括:提交起诉状和证据、法院受理、调解、法庭审理、判决。调解可导致和好协议或协议离婚。法庭审理后根据原告请求和证据作出判决,可再次调解。一审结束后,不服判决可上诉至上级法院进行二审。...查看全文

遭遇暴力如何依法维权?

被人打了,及时报警。加害者需承担刑事责任,受害者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流程:报案、调查、检察院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法院审理。民事流程:准备起诉状、开庭、调解或宣判、申请强制执行。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费、被抚...查看全文

遭遇家暴,如何依法离婚?

离婚起诉状需明确诉讼请求、理由和证据;法院先调解,有效则终止审理,无效则判决离婚。法院判决考虑子女利益和具体情况,若有家暴证据,很可能判给当事人。...查看全文

遭遇欠薪,如何依法维权?

单位欠薪,可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克扣工资需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无故拖欠工资可举报给劳动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将承担行政责任,并需支付工资、经济补偿,赔偿金可达支付金额的1-5倍。...查看全文

遭遇工伤保险事故,如何依法获得赔偿?

员工报工伤保险赔付的流程及依据:员工在受伤后,单位需及时向工伤经办机构报告并填写相关申请表。申请待遇审批时需提供工伤认定结论、就医申请表、住院结算单等材料。如需转院就医,需提供专科或三级医院的转诊意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单位应...查看全文

遭遇职场性骚扰,如何依法处理?

性骚扰赔偿缺乏明确法律规定,常以和解方式解决,金额协商。性骚扰形式包括口头、动作和环境方式,不限于异性间,也适用于同性。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生活者,可处拘留或罚款。...查看全文

遭遇工伤后如何处理?

工伤解决方式包括尽快就医、申请工伤认定、复议或行政诉讼、劳动能力鉴定、工伤理赔、劳动仲裁和诉讼等;工伤单位承担医疗费用、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认定工伤通常需要15到60天,但复杂案件可能延长。...查看全文

遭到辱骂后如何依法处理?

当事人被辱骂后动手打人是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打人者将面临拘留和罚款的处罚,如果造成对方轻伤以上,还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面临三年以下的刑罚。...查看全文

遭遇非法集资,如何依法维权?

刑事判决书中可以直接判决赔偿经济损失,被害人还可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或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追回经济损失。 刑事判决书中直接判决赔偿经济损失,被害人还可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或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追回经济损失。 重点信息提炼:刑事判决书可直接判决...查看全文

遭遇非法强拆,如何依法维权?

面临非法侵害威胁时,应向公安机关提出保护请求,保留送达回执;遭受侵害时立即报警求助;被侵害后要求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适时向法院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查看全文

遭遇老公出轨,如何依法处理财产?

离婚财产分配原则: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夫妻共同财产需同居期间所得且依法共同所有。出轨可能导致偏向无过错方。...查看全文

遭遇拖欠工资,如何依法申请补偿?

拖欠工资被迫离职如何申请补偿,劳动者可协商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经济补偿。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适用范围。在工资拖欠案件中,劳动者只需证明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需保存支付工资证据,否则应支持劳动者主张。...查看全文

民工遭遇劳务纠纷,如何依法维权?

劳务关系纠纷解决途径包括友好协商、机构调解、仲裁和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纠纷当事人可选择仲裁或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事人应按约定履行义务,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补救措施和...查看全文

遭遇工伤,如何办理工伤赔偿?

劳动关系认定可依据工资支付记录、身份证明、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及证言等,司法实践中还可使用公司文件和录音证据;工伤赔偿金额需通过劳动能力鉴定等级确定,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供相关材料,残疾影响劳动能力需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补偿包括医疗费、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