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完成后,单位未按时赔偿,如何维权?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应支付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伤残津贴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如用人单位不支付,可先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三十八、三十九条、四十一条规定,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以上费用,若用人单位不予支付,可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延伸阅读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工伤赔偿权益?
当单位未按时赔偿工伤赔偿金时,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自己的权益。首先,您可以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顾问或律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您的权益。其次,收集相关证据,例如工伤鉴定报告、工资单、医疗费用收据等,以证明您的工伤和应该获得的赔偿金额。然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单位按时支付赔偿金。在诉讼过程中,您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并与律师一起准备和提交诉讼文件。最后,根据法院或仲裁委员会的判决,如果单位仍不履行赔偿义务,您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障。请注意,法律程序可能会有一定的时间和费用成本,但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可以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有责任支付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伤残津贴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费用。如果单位未按时支付,您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咨询劳动法律顾问或律师,收集证据并提起诉讼,最终申请强制执行,确保您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请注意,法律程序可能需要时间和费用,但维权是保障您权益的重要途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四十一条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认定后单位未能按时赔偿,如何维权?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适用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用人单位拒绝或无力赔偿时,劳动者可以申请先行支付。职工可通过工伤认定、协商、仲裁和起诉等步骤维权,确保获得应有的工伤保险待遇。...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后,单位未按时赔偿如何处理?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拒绝或无法支付工伤赔偿时的救济途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可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先行支付。劳动者可以通过工...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后,单位未按时评定残疾,如何维权?

工伤认定后单位不给评残,劳动者可自行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工伤鉴定,提供相关资料。法律依据为《工伤保险条例》。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提供申请表、工伤认定决定书、被鉴定人身份证复印件和完整的病历材料。住院者需提供住院病志原件,非住...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后单位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1、企业会给其支付:(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二)等级伤残每月的伤残津贴。除此,若之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还会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工伤保险基金会支付如下费用:(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查看全文

经过工伤仲裁,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赔偿,如何维权?

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方承担执行费。申请人需提供资料,如裁决书、注册信息等。法院执行庭有权执行,可查封对方财产。申请人需写申请书、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及对方资产情况。申请人应积极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告知...查看全文

单位未按时支付如何维权

拖欠工资有两种维权方式:向劳动执法监察部门反映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根据法规,用人单位应支付拖欠工资并加付赔偿金。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不得克扣或拖欠。...查看全文

离职后单位未按时发放工资,如何维权?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确认劳动关系,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要求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提前通知,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要求经济赔偿金。同时,劳动者应该保留相关证据,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完成后,待遇何时到位?

工伤鉴定后,及时申请伤残鉴定可获得伤残赔偿,约30天可拿到赔偿款。工伤赔偿项目包括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生活护理费和一次性伤残补偿金。伤残补偿金按不同级别伤残的本人工...查看全文

完成工伤伤残鉴定后,如何获取赔偿金

工伤伤残鉴定后至少需八个月才能获得赔偿,包括劳动部门审核、工伤认定和鉴定结论等过程,共约240天。工伤伤残等级鉴定费用先由鉴定人垫付,然后可以向责任方主张赔偿。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流程包括申请、审核、体检、鉴定意见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等...查看全文

工伤赔偿协议达成后,单位不履行如何维权?

工伤赔偿协议达成后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劳动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合法途径解决。如果调解不成或仲裁裁决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做完后辞职单位会赔偿吗

法律分析:工伤鉴定伤残等级后劳动者主动辞职的,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工伤职工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查看全文

2023工伤鉴定轻伤单位如何赔偿

工伤轻伤单位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用和误工工资等。根据《社会保险法》,工伤医疗费用、康复费用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而工资福利、伤残津贴等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伤残鉴定一般在医疗终结后进行,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期限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一年后,...查看全文

工伤赔偿流程:鉴定完成后如何领取赔偿金?

工伤鉴定完成后的赔付流程是:根据鉴定标准计算赔偿金额,如果单位投保了工伤保险,则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直接发放待遇。若未投保,则根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查看全文

2023工伤鉴定未完被辞退如何赔偿

工伤鉴定未完被辞退需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工伤未鉴定完成被辞退属非法,劳动者可获双倍经济补偿,每年支付2个月工资。 发生工伤致残公司不申请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公司不申请伤残鉴定时,劳动者本人或近亲属可自行申请。近亲属包...查看全文

单位未签合同,如何维权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在雇佣劳动者后一个月至一年期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在劳动合同期满后一个月内未与劳动者续签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作为赔偿。...查看全文

单位不按时发放工资,如何维权?

通过电话投诉、申请支付令、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途径索取拖欠工资,并要求单位加付赔偿金。在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证据可以包括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等。工作证或同事证言等也足以证明劳动关系的...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完了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律师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三十八、三十九条、四十一条规定,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完了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法律分析:工伤鉴定完了单位不赔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完了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三十八、三十九条、四十一条规定,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完成后如何处理?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确定工伤保险待遇。提供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所需材料。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建议协商解决,若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不服可起诉法院,进入工伤赔偿诉讼程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