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是否涉及赔偿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劳动者主动提出和用人单位先提出两种情形。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时,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而用人单位先提出解除时,需要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又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另一种是用人单位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在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情形之下,用人单位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在用人单位先提出情形之下,用人单位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延伸阅读
劳动合同解除后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后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劳动合同解除是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如经济困难、技术变革等,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金。补偿金的数额一般与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工资水平等因素有关。然而,如果劳动合同解除是由于劳动者的原因,如违反劳动纪律、严重失职等,用人单位有权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和双方协商来确定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结语: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后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劳动合同解除是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金。补偿金的数额一般与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工资水平等因素有关。然而,如果劳动合同解除是由于劳动者的原因,用人单位有权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和双方协商来确定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二项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涉及违纪补偿问题?

违纪开除劳动合同不需要补偿,但需支付合法工资;员工违法解除合同赔偿包括费用、损失等;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遵守规定并提前通知,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违反国家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员工可无需经济赔偿被开除。遵守规则是每个人的责任,自由权也有限...查看全文

兼职合同解除是否涉及赔偿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兼职劳动合同解除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以及用人单位除名职工时应注意什么,除名处分需要注意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兼职劳动合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终止,是否涉及赔偿问题?

劳动合同到期解除合同需要赔偿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和第87条的规定,如果公司不续签合同,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员工不续签合同,根据劳动条件是否降低而定。经济补偿金额取决于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月工资...查看全文

劳务合同终止是否涉及赔偿问题

劳务合同终止需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46、47条,非法终止需赔偿,如用人单位破产、吊销执照、续订不同意等。劳务合同的法定终止条件包括期满、用人单位破产、吊销执照、解散等。此外,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死亡或法院宣告失踪等情况...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问题

法律分析:如果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话,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一般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标准为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满半年按一个月补偿;不满六个月的,补偿半个月的工资。但是补偿...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及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经济补偿标准,如果单位无正当理由单方辞退,需支付双倍赔偿金;双方协商解除合同时,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劳动者有特定情形,如不胜任工作、患病等,用人单位可提前通知解除合同并支付一个...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及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解除是否有补偿,取决于解除合同的原因和方式。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合同,若存在法定补偿情形,则应补偿;若不存在法定补偿情形,则无补偿。用人单位主动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应补偿;若未经协商一致且劳动者无违法情形而强行解除,...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被解除的赔偿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满一年,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经济补偿按职工...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工伤赔偿问题

工伤期间不能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解除需支付二倍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8条,从事职业病作业、患职业病或工伤致残的劳动者有保障。伤残等级决定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赔偿费用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交通食宿费、辅助器...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是否签定涉及法律问题?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违法,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签订合同并获得双倍工资补偿;劳动者违反合同离职需赔偿用人单位的费用和损失,包括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查看全文

不签劳动合同是否涉及法律问题?

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包括被认定为违法用工,面临罚款等。同时,劳动者也可能会因为缺乏劳动合同保障而受到损失。如果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赔偿。在此,建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一定要...查看全文

解除合同是否涉及赔偿损失?

单方解除合同需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规定,解除后未履行的终止,已履行的可恢复原状或补救,并有权请求赔偿。违约解除时,解除方可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除非另有约定。如一方不履行或不符合合同约定,应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查看全文

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赔偿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公司应按年限支付劳动者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提前30日解除合同,需支付3个半月工资。未购买社保的单位应补缴。...查看全文

兼职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问题

兼职员工可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无需补偿。劳动者在试用期不符合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或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影响工作任务且不改正时,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孕期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问题

怀孕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法: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解除合同,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怀孕女职工在严重失职、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或试用期内可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过错解除的赔偿问题

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方式及情形。根据《民法典》规定,用人单位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合同并支付一个月工资。劳动者过错包括试用期不符合条件、严重违规、失职等,单位过错包括未提供保护、未支付报酬等。过失性辞退无需赔...查看全文

解除长期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有权要求经济补偿。根据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计算。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支付的经济补偿应为标准的二倍。月工资是指劳动...查看全文

个人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问题

个人解除劳动合同赔偿规定及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注意事项。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若用人单位违约导致劳动者解除合同,则应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员工解除合同时应注意书面协议、解除时间和正常出勤等事项。...查看全文

劳动者患病解除合同赔偿问题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查看全文

劳动者患病解除合同赔偿问题?

律师分析: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