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定金合同生效时间的技巧

律师回答
摘要:定金合同的生效时间是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交付定金的期限就是定金合同的履行期限,因此在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时,就是定金合同生效的时间。定金条款的缺失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当事人可以约定附条件或附期限来影响合同的生效或失效时间。
一、定金合同的生效时间如何算
1、定金合同的生效时间的的计算方式: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交付定金的期限就是定金合同的履行期限,因此在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时,就是定金合同生效的时间。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二、定金条款未约定对合同效力是否有影响
1、不影响。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2、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3、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延伸阅读
结语:定金合同的生效时间是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作为定金合同的履行期限,因此在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时,即为定金合同生效的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和第五百八十七条的规定,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定金条款的未约定不影响合同的效力,而当事人可以约定附条件或附期限来影响合同的生效和失效时间。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计算验车时间的技巧

汽车年检时间根据新车入户的时间而定,如机动车行驶证的登记初始日期是2015年6月,那么,汽车年检时间就是每年6月。同时,按照新修订的《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在机动车检验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查看全文

未签订合同的诉讼时效计算技巧

未签定合同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最长保护期限为20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查看全文

计算工伤误工时间的技巧

本文讲述了如何确定误工时间以及骨折100天误工费的计算方法。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伤受害人的误工时间。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误工费根据受害...查看全文

罚金贪污的计算技巧

贪污罪罚金计算方式: 1、犯贪污罪判刑三年以下,罚款10-20万元; 2、犯贪污罪判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罚款20万元-犯罪数额2倍; 3、犯贪污罪判刑十年以上或无期徒刑,罚款50万元-犯罪数额2倍。...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生效日期的推算技巧

劳动合同的生效日期是在双方确认无误并签字盖章后开始计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协议解除、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法定情形下单方解除、过失性辞退、无过失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按期限可分为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和以完成工作任务...查看全文

未签合同工资的计算技巧

劳动者没有签劳动合同时,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单位违法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最长一年;劳动者可获得11个月双倍工资。离职时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年限计算。月工资高于平均工资三倍的,补偿标准为三倍平均工资,最长十二年。...查看全文

计算追诉时效期限的技巧举例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后,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限内未行使权利,届满后将失去胜诉权利。举例来说,甲向乙借款,约定1年期限。如果乙在约定期限之前未起诉,甲可以主张诉讼时效届满,法院将不会判乙胜诉。...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违约金的相关规定和计算技巧

合同违约金的标准和计算方法应根据实际损失确定,一般不超过损失的30%。根据《民法典》规定,违约金可由当事人约定,但应合理且不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请求法院增加或减少违约金,但需要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具体支付标准应由双方协商认定,...查看全文

计算保证金数额的技巧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数额根据不同情况而定,起点为一千元,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收取500以上。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经济状况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保证金数额。对经济犯罪、侵犯财产...查看全文

定金合同的生效时间怎么算

法律分析:定金合同的生效时间的计算方式:一般在当事人实际交付定金时生效。但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且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查看全文

定金合同的生效时间如何算

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合同是合同当事人在订立主合同时,为了保证主合同的履行,签订从合同约定一方当事人预先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收回...查看全文

定金合同的生效时间怎么算

法律分析: 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生效。定金合同当事人应在签订定金合同后一定期限内交付定金,交付定金的日期就是履行定金合同的期限,当事人应在合同中约定清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查看全文

计算有绩效加班费的技巧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根据劳动法,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工...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试用期计算技巧

劳动合同试用期的签订与解雇赔偿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一个月,不得超过劳动合同期限的1/3,且同一用人单位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对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在被不合理解雇时可以要求赔偿,但...查看全文

欺诈团伙的金额计算技巧

诈骗犯罪需负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了不同数额的刑罚标准。单独个人或团伙诈骗均适用。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数额巨大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数额特别巨大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罚金...查看全文

计算退休金的方法和技巧

这段内容详细介绍了计算退休金的计算方式及组成部分。基本养老金是由退休地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加上月工资和平均工资两者相加,除以二,再乘以缴费期的百分比得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个人缴费累计存储除以每月的月数得到的金额。而过渡性养老金则是...查看全文

定金合同生效时间怎么算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查看全文

定金合同生效时间怎么算

法律分析:一、定金合同生效时间怎么算1、《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2、签订合同注意事项(1)审查主合同的效力...查看全文

生效合同时间如何计算?

合同的生效时间的计算方式:依法成立的合同一般自成立时生效;以批准等手续为生效要件的,在手续办理完成后生效。合同不是一签定就生效的,一般签订合同后合同会成立,只有不以批准等手续为生效要件的,合同才会自签定成立后生效。...查看全文

计算工资税的技巧

9000工资税收计算方法:假设五险一金为0,扣税545元。应纳税额=(工资-“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具体计算:9000-3500=5500,5500×20%-555=545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