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践中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敲诈勒索罪的定义、关键问题和相关法律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要挟等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敲诈勒索罪需要注意行为人实施的威胁或要挟内容、作用方式和罪过形式,以及构成要件和刑罚等问题。敲诈勒索未达数额较大标准的行为只能予以治安处罚,而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敲诈勒索罪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如果行为人实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要挟等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应注意下列问题:
1行为人实施了敲诈勒索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所谓敲诈勒索,是指以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此处应把握三点:
(1)威胁或者要挟的内容,可以是暴力侵害人身,毁坏财物,也可以是损坏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揭发隐私及违纪、违法等。行为人扬言要侵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管理人,也可以是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
(2)威胁或者要挟的作用,是对被害人的精神进行强制,使其产生恐惧心理,被迫在一定期限内或者当场交出财物;
(3)威胁、要挟的方式没有限制,既可以向被害人当面实施,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或者他人转达等其他方式实施,但只要使被害人知道即可。
2构成本罪以勒索财物数额较大为必要条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本罪的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未达此数额标准的敲诈勒索行为,只能予以治安处罚。
3本罪的罪过形式为故意,并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如果行为人实施威胁、要挟,是为了取回自己被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或者是为了索回自己的债务,因缺乏犯本罪的故意,而不能定本罪。
4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以下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威胁的手段对他人进行敲诈勒索,使对方给与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敲诈勒索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敲诈勒索罪属于刑罚较轻的犯罪行为,但仍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对于敲诈勒索行为,我国刑法采取高压打击的态度,依法严厉打击。
结语: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要挟等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行为人实施了敲诈勒索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所谓敲诈勒索,是指以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此处应把握三点:
(1)威胁或者要挟的内容,可以是暴力侵害人身,毁坏财物,也可以是损坏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揭发隐私及违纪、违法等。行为人扬言要侵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管理人,也可以是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
(2)威胁或者要挟的作用,是对被害人的精神进行强制,使其产生恐惧心理,被迫在一定期限内或者当场交出财物;
(3)威胁、要挟的方式没有限制,既可以向被害人当面实施,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或者他人转达等其他方式实施,但只要使被害人知道即可。
2. 构成本罪以勒索财物数额较大为必要条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本罪的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未达此数额标准的敲诈勒索行为,只能予以治安处罚。
3. 本罪的罪过形式为故意,并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如果行为人实施威胁、要挟,是为了取回自己被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或者是为了索回自己的债务,因缺乏犯本罪的故意,而不能定本罪。
4.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八条 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敲诈勒索与抢劫的认定:罪责要件、司法实践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在威胁的方式、时间、内容以及非法取得财物的方式上存在差异。抢劫罪的威胁是当面直接发出的,要求当场交出财物并实现威胁内容;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传达,要求在以后的某个时间实现威胁内容。抢劫罪的威胁...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认定标准及实践经验

这段内容介绍了敲诈勒索罪的基本特点和认定标准,包括犯罪主体的定义、敲诈勒索罪的主要特点、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对犯罪团伙的认定以及团伙敲诈勒索与犯罪集团的区别。此外,还介绍了敲诈勒索罪不同情况下的保释规定。...查看全文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在于行为表现和受害人的主观状态。诈骗罪强调“骗”,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实施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与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处理方式

敲诈勒索加诈骗罪的判决根据涉案金额的大小,判处3~10年有期徒刑。敲诈勒索罪的基准刑是三年,根据涉案金额的不同,判决可以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到十年有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诈骗罪的判决也根据涉案金额的大小,可以是3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的特点与实践

敲诈勒索罪的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有不同标准,最高刑期为十年。数额巨大或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2021年敲诈勒索罪的司法实践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敲诈勒索罪和偷油罪、诈骗罪的区别以及相应的刑罚。敲诈勒索罪有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三个量刑标准,分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则处以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而偷...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未遂的刑罚及其司法实践

敲诈勒索罪的主旨是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才构成犯罪,而使用带有一定威胁成分的语言催促债务人偿还债务不构成敲诈勒索罪。对于敲诈勒索罪的未遂犯,根据情节轻重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犯罪的既遂有行...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在司法实践中的把握原则是什么?

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涉案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以上,但若有特殊情形,标准可降至1000元以上。特殊情形包括:曾受刑事处罚、一年内受行政处罚、针对弱势群体、威胁公共安全或严重侵犯人身权利、涉及黑恶势力、以特殊身份敲诈勒索、造成其他...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区别在于,抢劫罪强调暴力胁迫与财物转移占有之间的时间联系紧密,而敲诈勒索则不强调这一点。另外,抢劫罪涉及暴力手段,而敲诈勒索则不能有直接暴力手段。敲诈勒索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抢劫罪审判实践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刑罚标准及区别。抢劫罪以暴力或胁迫抢劫财物,刑罚较重;敲诈勒索罪以威胁或要挟勒索财物,刑罚较轻。抢劫罪有入户、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银行等情形,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刑罚更重。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当面或通过书信、电话...查看全文

揭秘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素及司法实践

敲诈勒索罪的主要特点是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行为人通过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威胁可以是明示或暗示的,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或第三方传达。被害人可以直接交付财物,也可以因恐惧而默许行为人...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的刑事司法实践与裁判要领

敲诈勒索罪是指通过暴力或胁迫要求他人交出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敲诈勒索罪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等。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不同,刑罚将在三年以下、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或十年以上,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涉及敲诈勒索的未成年人司法实践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数额较大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14至18岁的犯罪者,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网络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及司法实践

网络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至5000元以上;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者,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主从犯的司法认定

敲诈勒索罪主犯和从犯的划分: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对集团罪行承担刑责,但不承担集团成员超出计划的罪行责任;其他主犯按组织、指挥或主要参与的罪行处罚。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包括次要作用和辅助作用...查看全文

强迫交易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该段内容讨论了强迫交易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在客观方面上,强迫交易罪行为人对被害人可使用暴力、威胁方法,而敲诈勒索罪...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敲诈勒索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别在于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方面的不同。强迫交易罪适用于自然人和单位,主观上是为了达成交易牟取利益;而敲诈勒索罪只适用于自然人,主观上是为了非法占有财物。客体方面,敲诈勒索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而强迫交易罪...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的认定?

律师分析: 敲诈勒索罪可以通过以下四个要件进行认定: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查看全文

什么是敲诈勒索罪?如何认定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查看全文

什么是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如何认定?

本文介绍了我国刑法第274条敲诈勒索罪的定义、刑罚以及认定该罪需要注意的问题。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司法实践中认定敲诈勒索罪需要注意行为人实施了敲诈勒索的行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