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律师回答
摘要: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区别在于,抢劫罪强调暴力胁迫与财物转移占有之间的时间联系紧密,而敲诈勒索则不强调这一点。另外,抢劫罪涉及暴力手段,而敲诈勒索则不能有直接暴力手段。敲诈勒索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一、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区别
1、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2、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抢劫罪是“当场”,而敲诈勒索没有这个要素,抢劫罪强调暴力胁迫与财物转移占有之间的时间联系紧密,敲诈勒索则不强调这一点;
第二、抢劫罪其中涉及“暴力”手段,而敲诈勒索则一定不能有直接暴力手段,否则就是抢劫了;
二、什么是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敲诈勒索罪是一种重要的侵犯财产罪,其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
三、什么是抢劫罪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抢劫罪的主体。
四、抢劫罪的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延伸阅读
结语: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在法律上有明确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或要挟的方式,强行索取公私财物。而抢劫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在当场将财物抢夺走。抢劫罪强调了暴力手段和财物转移占有之间的时间联系紧密,而敲诈勒索则不强调这一点。此外,敲诈勒索不涉及直接暴力手段,否则就属于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是侵犯财产的重要罪行,其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而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抢劫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必须具有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三条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不满五张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涉及信用卡五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在辨认前向辨认人展示辨认对象及其影像资料,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物品的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个物品的照片。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八条 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在于行为表现和受害人的主观状态。诈骗罪强调“骗”,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实施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查看全文

抢劫勒索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第一,是否是当场。抢劫罪强调当场劫取他人财物或者实施暴力行为和转移财物的占有的时间极为紧密。而敲诈勒索罪不强调当场;第二,抢劫罪是暴力实施,并且足以压制被害人的反抗。而敲诈勒索实施的暴力程度要轻一点;第三,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不同;...查看全文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法律分析: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在于:抢劫罪故意的内容是抢劫,而敲诈勒索罪故意的内容是敲诈勒索;抢劫罪占有的财物只能是动产,而敲诈勒索罪占有的财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抢劫罪除使用威胁手段外,还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判断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可以从暴力威胁的时空特征及程度上进行,两者的区别是:(1)从暴力、胁迫的时空特征上看,抢劫罪中的暴力、胁迫具有当场性,即行为人对被害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被害人若不交付财物,那么...查看全文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律师分析: (一)犯罪客体的区分。两罪都在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的同时,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但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具体内容却不完全相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公民的生命权与健康权,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范围明显要广,还包括公民的名誉权等。如果行...查看全文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区别 (一)犯罪客体的区分。两罪都在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的同时,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但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具体内容却不完全相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公民的生命权与健康权,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范围明显要广,还包括公民的名...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与抢劫罪的区别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在于客观表现方式。抢劫罪是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立即抢走财物或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是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与抢劫罪的区别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在于客观表现方式。抢劫罪是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立即抢走财物或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是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及比较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抢劫罪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胁迫强行劫取财物,而敲诈勒索罪是通过威胁和要挟强行索取财物,可以是当场取得也可以是通过心理施压让被害人主动交出财物。...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及特点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暴力威胁的时空特征及程度。抢劫罪的暴力、胁迫具有当场性,威胁直接转化为暴力的可能性大,而敲诈勒索罪更多表现为威胁,可以通过揭发隐私等方式勒索财物,但暴力程度较抢劫罪轻,被害人仍有选择的意志自由。...查看全文

强迫交易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该段内容讨论了强迫交易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在客观方面上,强迫交易罪行为人对被害人可使用暴力、威胁方法,而敲诈勒索罪...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敲诈勒索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别在于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方面的不同。强迫交易罪适用于自然人和单位,主观上是为了达成交易牟取利益;而敲诈勒索罪只适用于自然人,主观上是为了非法占有财物。客体方面,敲诈勒索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而强迫交易罪...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抢劫罪审判实践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刑罚标准及区别。抢劫罪以暴力或胁迫抢劫财物,刑罚较重;敲诈勒索罪以威胁或要挟勒索财物,刑罚较轻。抢劫罪有入户、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银行等情形,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刑罚更重。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当面或通过书信、电话...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威胁方式、威胁内容和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抢劫罪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直接发出威胁,以侵害人身为手段,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达,威胁内容广泛,可以涉及人身伤害、财物损毁等,取得财...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与抢劫的认定:罪责要件、司法实践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在威胁的方式、时间、内容以及非法取得财物的方式上存在差异。抢劫罪的威胁是当面直接发出的,要求当场交出财物并实现威胁内容;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传达,要求在以后的某个时间实现威胁内容。抢劫罪的威胁...查看全文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比较与区别

敲诈勒索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或要挟的手段,强迫被害人交出财物。而抢劫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当场将财物抢夺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抢劫罪强调了暴力胁迫与财物占有之间的时间联系,而敲诈勒...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及关键要素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在于暴力威胁的时空特征及程度。抢劫罪中的暴力、胁迫具有当场性,威胁直接转化为暴力,压制被害人反抗;而敲诈勒索罪更多表现为威胁,可以包含一定程度的暴力,但被害人仍有选择权。...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与抢劫的区别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是: 第一,抢劫罪的威胁是对被害人当面发出的。而敲诈勒索罪,可以是由威胁者当面对被害人发出,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邮、捎话等方式发出的。...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与抢劫的区别?

抢劫和敲诈勒索区别如下:1、行为的方式不同:抢劫是由行为人对被害人当面威胁使用暴力,且明示实施;敲诈勒索的威胁,既可以当面,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形式发出;2、行为的内容不同:抢劫一般是以杀害、伤害等...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及多次抢劫罪行的认定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在于威胁的方式、实现威胁的时间、威胁的内容以及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等方面有所不同。对于多次抢劫行为的认定,应以每次抢劫行为均已构成犯罪为前提,综合考虑犯罪故意的产生、犯罪行为实施的时间、地点等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