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超期判决书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认定超期是指在要求作出工伤认定时,用人单位、伤者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超过了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工伤认定流程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工伤认定申请有特定的时效规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若未提出,则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提出。
根据工伤认定超期判决书规定,工伤认定超期是指在要求作出工伤认定时,用人单位、伤者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超过了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伤认定申请时效。这一规定表明,如果用人单位或伤者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要求作出工伤认定时超过了规定的时效,那么就属于工伤认定超期。
一、工伤认定流程
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工伤认定申请既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申请人不同,申请的先后顺序也不同。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才可以提出。但是提出时间从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不得超过一年。
二、工伤认定有哪些具体的时效规定
工伤认定时效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其他。
延伸阅读
未经工伤认定怎么主张权利
未经工伤认定一般不能主张权利。工伤认定和工伤等级鉴定是处理工伤劳动争议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必要前提条件。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结语:工伤认定超期是指在要求作出工伤认定时,用人单位、伤者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超过了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根据工伤认定流程和具体时效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或伤者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要求作出工伤认定时超过了规定的时效,那么就属于工伤认定超期。因此,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以免错过申请时效。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认定期限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工伤认定申请期限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特殊情况可延长。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可在一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省级社保部门应办理工伤认定,未申请期间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延期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工伤认定延期的相关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延期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延期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查看全文

刑事判决书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判决书应在五日内送达给当事人、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并可以送达给被告人的近亲属。如果收件人拒绝接收或签字盖章,可以邀请邻居或见证人在送达证上签字,即认为已经送达。没有送达家属的义务。 刑事判决书的送...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标准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工伤认定标准的主旨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的规定,明确了工伤的法定情形和视同工伤的情形。工伤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等七种情形,以及突发疾病...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时效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应由用人单位负担工伤待遇等费用。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申请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是指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单位申请时效为一个月,超过时限可延长;若伤害结果发生时间与事故发生时间不一致,以伤害结果发生时间为准;错过时效不影响劳动者权利,可向法院提起...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延误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延误的规定有: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期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刑事判决书送达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刑事判决书需送达当事人、检察院、辩护人、代理人,应署名并注明上诉期限和法院。判决书一般在上诉期后生效,上诉期为十日。二审维持原判后即终审裁定,送达后生效。判决生效后,法院约两周内向看守所送达执行令,开始执行。...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撤销的相关规定

工伤认定决定书撤销的条件: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隐瞒事实、提供虚假材料,或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产生影响;工伤认定部门严重违反程序规定;职工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其他。...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职工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有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的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查看全文

进行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

工伤认定应向用人单位保险参保地或应参保地人社局申请;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或诊断为职业病后30日内提出认定申请,可适当延长;未按规定提出申请,工伤职工可在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工伤认定应及时提出申请,...查看全文

重庆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

工伤认定标准由法律规定,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包括加班加点和因工外出期间;工作场所包括单位内外相关区域;上下班途中也属于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受伤包括生产活动导致的伤害和单位设施不安全导致的意外伤害。...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对应该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以及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作了如下规定: 第十四条规定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职工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有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的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申请的相关规定

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及途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后30日内提出申请,可适当延长至90日。若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工伤职工等可...查看全文

认定工伤决定书是什么样子的?

工伤认定决定书范本 申请人:---- 职工姓名:----性别:----年龄:---- 身份证号码:------------ 用人单位:---------- 职业/工种/工作岗位:------------ 事故时间:-------...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决定书的效力是什么?

律师分析: 已生效的工伤认定书,可以证明该劳动者之伤为工伤,可以依法享受工伤待遇。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决定书的效力是什么

已生效的工伤认定书,可以证明该劳动者之伤为工伤,可以依法享受工伤待遇。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查看全文